揚州泰州未來還可能合併嗎?

惡霸老特


歷史上有名的哲學學派一一泰州學派,學派創始人王艮戶籍在東臺。《水滸傳》,《三國演義》創作人或稱集成者,施耐庵,羅貫中都是明初鹽民起義領䄂張士誠的幕僚,張士誠定都姑蘇,受經濟富裕影響,生活安逸腐敗,被明太祖朱元璋打敗後,施和羅寄情山水,集歷史說書等曲藝傳說和故事,形成歷史名著。張士誠鹽民出身,初在東臺鹽場,起義及後大本營在泰州,當年還在泰州北三里建新城。施耐庵,羅貫中在隊伍失散後,主要活動在興化等地。當年興化與泰州水上交通很興旺的。

泰州與揚州,揚州由於大運河,歷來名聞天下。其繁華之勢獨步九州,當年的江南水鄉,水城,是首先指揚州。揚州雖瘦西湖有傍杭州,廿四橋有仿南京秦淮河之嫌,但那兒是富人的“銷金鍋″。所以泰州名氣歷來遜於揚州。但說來也是,揚州當年最富的鹽商,大都來自泰州。

歷史的進程,水運為主讓位陸路運輸,大家都知道,要致富,先修路,公路優於運河,鐵路又超過了公路,現在又被高鐵取代。這樣蘇中落後蘇南了。繼1983年蘇南三大區蘇鎮南,調整為蘇錫常鎮南五地級市管轄體制,城市經濟快速發展。1996年蘇中揚通分為揚泰通,更主要當年泰州的規模經濟的代表一一春蘭集團的崛起,讓人感到地區經濟發展,就如神話,講故事一般。春蘭每年的訂貨會要在南京省會城市先集中客戶,然後到揚州地級市(上級管轄市),開會招待,(春蘭在揚州建有春蘭賓館,也是什麼四星級,五星級的),與各客戶商(只與大客戶中間商呵)簽訂合同。然後呢,中途用十幾輛大客車拉他們到泰州春蘭生產基地參觀。當年的省委省政府認識到與山東海字號大型企業競爭,就靠春蘭了,也感到行政區劃應適應城市經濟發展狀況。泰州過去多年獨立傾向,一直受抑制,誰知春蘭二三年的成長,就實現了。春蘭,國有經濟,規模發展,全國典型,一時全國各地工業參觀團,包括當時蘇南模式的誕生地蘇州無錫都來了。我們也對國有經濟更有信心了,雖然當時全國國有集體經濟遭受一浪又一浪下崗失業潮。泰州與揚州的分治,是戴著大紅花,喝慶功酒開始的。

泰州分治二十年後,城市面貌有了較快地變化,城市建設是進展較好的。下轄代管縣級市之一的興化,過去的交通狀況得到天翻地覆變化。要說沿江的靖江,泰興由於底子比較好,支持不是太多,而興化在原四個(現三個)縣級市中支持是最多的。可能基層民眾獲得還未那麼滿足,但現在在交通上,興化與泰州關聯更近更方便,更暢通。

要分析泰州二十年發展還不能讓人滿意地方,我感覺,既有地方的原因,也上級政府支持的原因。春蘭漸漸衰弱了(在此不再分析),又培植了揚子江藥業集團,又有了全國僅有的國家醫藥園區一一泰州醫藥高新園區。但是對集聚產業,加快發展仍然沒有那麼快速明顯,全國各地都有生物園區。在沿江開發中,省在規劃設計中,修了一條沿江高等級公路,可以說,這一措施,對沿江造船工業及港口建設,以及各物流園區,影響不小。江陰靖江的跨江聯動,對江北沿江地帶拉動,也效益較好。

從揚州和泰州分治,經濟發展都處於一般常態發展來看,共同的是交通建設佈局有,但支持不突出,鋏路有了,但遲緩了蘇南多少年啊,高鐵有規劃了,還有幾年才得開工建設,過江通道,是揚泰與發達地區聯繫的通道,財富輸送路,過去不通,現在有的通了,又老是堵。與省城南京一橋三橋的建設速度,揚州泰州是無法比和想象的。

揚州泰州的分分合合,無非是自生自滅,經濟自發展了,就分開,尤如權力下放。發展慢了,就合併,數字好看呀。城市經濟是內涵與外延相結合發展的,其內在的狀況,是集聚輻射自然運動,而集聚不僅表現為產業集中,而且分工細化,特別是第三產業,尤其生產性服務業的分工細化,規模越大,細化越深,輻射越遠。這就是城市經濟關聯的紐帶。我想城市的分合最好多一些這方面的分析。

再者,揚泰的分合與城市經濟圈,有密切的關係,揚州與泰州雖只相距57公里,但經濟圈的聯繫來看,南京作為長三角的唯一 一個特大城市,次中心,對周邊影響,鞭長漸及揚州,而泰州更多與長三角中心上海和蘇南的蘇錫常聯繫更多,所以分合變化,受此影響。當然揚泰共建機場,那也是歷史沿革的影響呀。蘇州人的乘飛機,還要在無錫的碩放。待以後會單獨建一個嘛。歷史上揚州八怪,兩個在興化,說明歷史上文化聯繫,現在經濟聯繫是決定城市分合的依據。

泰州的發展,一是城市建設要加速。過去二十年對興化的集聚輻射是明顯的。二是與蘇南的通道要通暢快速高效。現代城市經濟,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這通了,蘇南的經濟發展等高線就可在江蘇中部過江了。南通已經走在蘇中前面了。


天道即人


泰州市原來為揚州市下轄的1個縣級市。1996年地級市泰州市成立,國務院對原揚州市的行政區劃進行了調整,組建新的地級市泰州市!原縣級泰州市變為海陵區,原揚州市下轄的泰興、靖江、興化、姜堰4個縣級市由泰州市代管!當今泰州市由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興化市、泰興市及靖江市構成!在地級泰州市成立之前,國家、省級有關部門也相繼派調查組進行過調查研究,原揚州市對代管泰州等縣級市輻射帶動作用並不明顯!這種"小馬拉大車"的尷尬局面不利於經濟社會的發展!於是才進行了這種行政區劃的調整!因此揚州、泰州不可能重新合併!

江蘇13地級市圖



泰州市概況
揚州市、泰州市簡圖


海闊天空218505852


合併是不可能了。揚州不願意帶著泰州,實際上也帶不動,泰州覺得跟揚州也混不出名堂。以前泰州屬於揚州專區,我們習慣叫揚泰地區,發展比較落後,經多次調整,直到1996年才拆分為地級泰州市,目前GDP接近揚州。

近些年揚州已充分融入南京經濟圈,特別是寧鎮揚一體化頗具成效。到南京已經開通了動車,還有規劃的滬漢蓉高鐵和寧揚城際。到鎮江有規劃的連鎮高鐵,鎮江到南京就更方便了,已經開通運行了滬寧和京滬兩條高鐵。三市的公交卡也早已互通有無。揚州的儀徵市正逐步和南京國家級江北新區對接相連,揚州的發展潛力很大。

泰州位置比較尷尬,雖然和無錫有江陰長江大橋相通,但是很難融入蘇錫常經濟圈,南京經濟圈又夠不上,東面的南通又和上海打的火熱,相對落後的蘇北又入不了泰州的法眼,2022年滬漢蓉高鐵建成會有一片生機。





漂飄12


不要再談揚泰分合之事了,具有關報道稱:成立江北省含通泰鹽三市,其中設海安市,為省會。揚州市現存的江蘇省。其他所涉及的連雲港可能帶附近的市線去與山東相鄰的縣市與山東組合,應該能釐得清吧!


xudb1235


如果儀徵劃給南京,揚泰再次合併是必然的!但是未必全部劃給揚州!江蘇最大的問題一是南京首位度的問題,二是江南江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解決第一個問題可以把儀徵劃給南京,解決第二個問題只能把靖江劃給無錫,泰興劃給常州!


兩面針l蘭進


我個人認為江蘇省轄市太多,應重新劃分,要做大做強,把省轄市重新合併,減少國家和老百姓財政負擔,鄉鎮合併不也很成功嗎?三個鄉鎮四個鄉鎮合併成一個鎮不也很成功嗎?省轄市為什麼不能合併呢?所以我建議鎮江和南京合併,常州和無錫合併,揚州和泰州合併,淮安和宿遷合併,其餘本來就是大市無需合併,江蘇有八個省轄市,做大做強有減輕老百姓和國家負擔,何樂而不為啊,這才是真正對國家和人民有利的大事情啊?


39309孫師傅sunyuexing15


泰州經濟總產值超過揚州不過“朝夕”之事。泰州20歲的新興地級市,揚州近年到處搞公園,經濟方面幾無建樹(沒少見揚州網友吐槽揚州的路)。一個朝霞初升,一個日落西山。泰州角度肯定不願合併的,畢竟地級市能獲得的發展資源,遠不是縣可比的。當初不分開揚州根本帶不動這麼多縣(這才是分開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