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勤廉榜樣|方宗福:心裝百姓,勤廉爲民

為激勵全市廣大幹部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一步培育崇尚清廉、向上向善、見賢思齊、爭創一流的社會風尚, 市紀委機關、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近日評選出欽北區小董鎮中心衛生院副總護士長鄧桂芳等一批欽州勤廉榜樣。今天小布給大家介紹的是:

靈山縣委組織部幹教股股長方宗福。

在靈山縣三隆鎮上樓村和佛子鎮元眼村,傳頌著這樣一位第一書記:他心裡始終裝著百姓,腦海中一直都是助推脫貧,勤與廉是他在脫貧工作路上的“指示牌”,他就是靈山縣委組織部幹教股股長方宗福。

欽州勤廉榜樣|方宗福:心裝百姓,勤廉為民


△ 方宗福在元眼村稻田裡收穫禾花魚

“我是一名普通黨員。無論在哪裡、在何時,我也只是做我所應該做的。”2015年至2018年3月,擔任第一書記的方宗福帶領著鄉親們在致富路上躬耕前行。2017年,他獲得自治區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2018年,先後獲廣西“美麗鄉村”鄉村建設(扶貧)優秀第一書記稱號、全國總工會“五一”勞動獎章。

脫貧路上的“奔跑者”

“勤”是方宗福的標籤之一。無論是爭取扶貧項目,還是開展群眾工作,他都親力親為,堅持把工作落到群眾的心坎上。

當地農民常說:“進村狗不吠的幹部才是好乾部。”基層幹部經常走村入戶,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說話,甚至連家裡的狗也熟悉了,自然能夠和鄉親們說起掏心窩子的話。

欽州勤廉榜樣|方宗福:心裝百姓,勤廉為民


△ 方宗福(左一)深入到貧困戶家中瞭解情況

方宗福就是這樣的幹部,進村入戶、走田地成為他每天開展工作的固定動作。他先後跑熟了全村6個自然村77戶貧困戶,與群眾談生產、聊家常、謀發展……詳細記錄貧困戶致貧原因、幫扶需求、產業發展,對務工情況、收入來源等情況瞭如指掌。

村子底子薄,想要發展談何容易。方宗福一遍一遍地跑部門、跑企業,爭取把許多項目都留在元眼村。

在元眼山自然村黨員符永坤的印象裡,方宗福總是那副熱心腸的模樣。“方書記非常關心村裡的發展,跑項目、引資金,為人態度又好,群眾都願意向他反映問題、找他解決問題。”

欽州勤廉榜樣|方宗福:心裝百姓,勤廉為民


△ 方宗福(右三)深入到糾紛現場解決矛盾

馬仲英是元眼村象田壩自然村的貧困戶,家庭生活困難,對村委動員他發展“稻穀種植+禾花魚養殖”產業有顧慮。方宗福瞭解情況後,請來技術人員對他進行技術指導,還經常到稻田裡過問養殖禾花魚的情況,增強他發展的信心。

馬仲英高興地說:“我家利用1.8畝水田種植水稻與養殖禾花魚,不僅有水稻、魚的收益,還有產業獎補,一舉三得。”

百姓眼中的“實幹家”

實幹,是方宗福開展工作的真實寫照。用當地群眾的話講:沒有方宗福的實幹,元眼村的變化也沒有這麼快。

“窮”這個字,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困擾著元眼村。2016年前,路是原始的水泥路、橋是瀕臨坍塌的危橋、沿江的土地一片荒蕪……不僅基礎設施比較落後,連一個村級文體中心也沒有,群眾文化生活枯燥單一。基礎設施落後、缺少發展資金曾是制約元眼村脫貧攻堅的瓶頸。

欽州勤廉榜樣|方宗福:心裝百姓,勤廉為民


△ 方宗福(左一)參加元眼村黨支部組織的黨員志願者服務活動

為破解“窮”這個難題,擔任第一書記期間,方宗福一門心思謀劃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努力爭取各項產業扶貧和產業發展項目。

在方宗福的積極溝通協調下,元眼村先後落實項目33個、整合各類資金1330多萬元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元眼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1.2公里的村級水泥路、1座嶄新的大橋、4.5公里三面光水渠、1幢村委公共文體中心、6個自然村及村委主幹道186盞路燈、完善村委辦公設施1批、連通校區與美化校園合二為一……”村黨支部書記練祖營高興地說,“這些項目的實施,解決了群眾出行、灌溉、娛樂等問題,大家非常滿意。元眼村還被自治區評為‘美麗村屯’。”

欽州勤廉榜樣|方宗福:心裝百姓,勤廉為民

△ 在元眼村番薯基地,40多名貧困戶和村民忙著挖番薯,一派豐收景象 來源:靈山縣委宣傳部

基礎設施的完善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奠定基礎。在方宗福的規劃下,堅持向優勢資源要發展,把上級扶貧項目與優勢資源有機結合,進行再整合、再組裝,形成獨具元眼村特色的產業發展模式。

欽州勤廉榜樣|方宗福:心裝百姓,勤廉為民


兩年來,元眼村集體經濟走出一條以發展租賃、鄉村旅遊和光伏發電產業相結合的多元化發展道路。依託周邊有大蘆村明清古建築群、靈東天湖等旅遊景點的區位優勢,引進社會資本50多萬元,由村委與老闆簽訂合同開發1個集體水庫,每年租金6.39萬元。成立專業合作社,投入自治區扶持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100萬元,建設花海、燒烤場、竹排漂流、農耕體驗等旅遊設施和項目,提升鄉村旅遊品位;發展“稻穀種植+禾花魚養殖”生態魚產業,牽頭成立禾花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組織引導30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引導8戶貧困戶、26戶農戶養殖禾花魚。爭取扶貧資金40萬元,建成欽州市第一家村級集體經濟光伏發電站,每年增收4萬元以上……

堅持和努力換來了令人欣喜的結果。2016年,元眼村摘掉貧困村的帽子,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從2015年前不足萬元增加至2017年的16.43萬元。

群眾心中的“廉書記”

“村子裡項目多、資金多,哪個環節出現了漏洞,對於集體就是個巨大的損失。”方宗福把心中有戒作為履行駐村第一書記職責的首要準則,始終做到乾淨幹事,與商人保持“親清”關係。“所有項目的實施都必須通過合法程序。只要符合要求,誰來建設都歡迎,但走歪門斜道就不行。”2016年5月,在籌備建設元眼村文體中心時,方宗福嚴辭拒絕了一名建築老闆希望“走後門”的請求。“要不斷敲敲警鐘,讓大家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帶頭廉潔自律之餘,方宗福還堅持把廉潔教育擺在該村支部班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位置。堅持重要事項邀請黨建和廉潔工作站站長全程參加;堅持村委開支、項目建設等必“四議兩公開”;加強對村幹部的教育管理,堅持每季度為黨員上一次廉政黨課,增強支部班子拒腐防變定力。

欽州勤廉榜樣|方宗福:心裝百姓,勤廉為民

△ 方宗福(右三)深入到糾紛現場解決矛盾

過去村子沒有經濟支撐,難出好路子;如今村容村貌“新起來”,貧困戶腰包也真正“鼓起來”。在村“兩委”班子、黨員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元眼村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元眼村從2016年開始,多次被選定為市、縣脫貧攻堅觀摩示範點,成為“十三五”時期貧困村脫貧典型示範村;不僅被靈山縣委評為“五個好紅旗村”,還在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被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評為“五星級黨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