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乾貨

本文來源於會計網(http://www.kuaiji.com/),若想了解更多會計政策、賬務稅務實操、考證信息,可以搜索100多萬會計人都在關注的微信號——會計網(ID:wwwkuaijicom),獲取最有價值的行業信息!

前面說到了財務報表分析和財務成本管理的常見公式,大家都掌握了嗎?今天小K給大家準備好了籌資管理與併購控制的常用公式,請大家收藏備用~

關注公眾號:學會計有方法(公眾號ID:cykuaijicom),175個實用財務表格+財務各崗位工作流程詳解+財務培訓資料+全行業財務管理制度範本+五大類財務報表模板大全,關注公眾號“學會計有方法”,回覆“999”,全部拿到手!

一、籌資管理

1.實際利率(短期借款)=名義利率/(1-補償性餘額比率)或=利息/實際可用借款額

2.可轉換債券轉換比例=債券面值÷轉換價格

股利分配

3.發放股票股利後的每股收益(市價)=發放前每股收益(市價)÷(1+股票股利發放率)

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 通用模式:資本成本=資金佔用費/籌資金額×(1-籌集費率)

4.銀行借款成本:

(K1-銀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籌資總額;T-所得稅稅率;R1-借款利率;F1-籌資費率)

考慮時間價值的稅前成本(K):(P-本金)稅後成本(K1):(K1)=K×(1-T)

5.債券成本:

(Kb-債券成本;I-年利息;T-所得稅率;Rb–債券利率;B-籌資額(按發行價格);Fb-籌資費率)

考慮時間價值的稅前成本(K):(P-面值)稅後成本(Kb)(Kb)=K×(1-T)

6.留存收益成本:

第一種方法:股利增長模型:

第二種方法: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第三種方法:風險溢價法:(Kb-債務成本;RPc -風險溢價)

7.普通股成本:(式中:D1—第1年股利;P0—市價;g—年增長率)

優先股成本=年股息率/(1-籌資費率)

8.籌資突破點=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籌集到的資金額÷該種資金在資本結構中所佔的比重

9.加權平均資金成本:(Kw為加權平均資金成本;Wj為第j種資金佔總資金的比重;Kj為第j種資金的成本 )

10.籌資突破點=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籌集到的某種資金額/該種資金所佔比重

11.(p-單價 V-單位變動成本 F-總固定成本 S-銷售額 VC-總變動成本 Q-銷售量 N-普通股數)經營槓桿:公式一:公式二: 財務槓桿:或(D—優先股息;T—所得稅率)

總槓桿:DTL=DOL×DFL 或

12.(EPS-每股收益; SF-償債基金;D-優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或:每股自由收益無差別點:

當EBIT大於無差別點時,負債籌資有利;當EBIT小於無差別點時,普通股籌資有利。

13.市場總價值(V)=股票價值(S)+債券價值(B)假設 B=債券面值,則:

S=(EBIT-I)(1-T)/Ks Ks—權益資本成本(按資本資產模型計算) Kb—稅前債務成本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或=Σ(個別資本成本×個別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重)

二、併購與控制

1.目標企業價值=估價收益指標×標準市盈率(市盈率模型法)

資本收益率=息稅前利潤/(長期負債+股東權益)

每股股票內在價值=每股股利現值+股票出售預期價格現值(股息收益貼現模式)

2.經營性現金流量=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付現性質)-所得稅=息稅前利潤+折舊-所得稅

企業自由現金流量=息稅前利潤+折舊-所得稅-資本性支出-營運資本淨增加

自由現金流量(CFt)=稅後利潤-新增銷售額×(固定資本增長率+營運資本增長率)

3.(V-目標企業終值;WACC-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目標企業貼現率);FCFt-目標企業自由現金流量)

零增長模型:穩定增長模型:是指(K+1)年的自由現金流量

4.q比率法:q=股票市值/對應的資產重置成本股票價值=q×資產重置成本(q—市淨率)

5.併購價值=目標公司淨資產賬面價值×(1+調整係數)×擬收購的股份比例

或=目標每股淨資產×(1+調整係數)×擬收購的股份數量

6.併購企業每股收益(市價)=併購後每股收益(市價)×股票:)率

併購後每股收益=併購後淨收益/併購後股本總數

=併購後淨收益/(併購企業股數+目標企業股數×股票:)率)

7.併購收益=併購後公司價值-併購前各公司價值之和 S=Vab-(Va+Vb)

併購完成成本=併購價+併購費用=Pb+F

併購溢價=併購價-目標公司價值 P=Pb-Vb

併購淨收益=併購收益-併購溢價-併購費用 NS=S-P-F

或 NS=併購後公司價值-併購公司價值-併購價-併購費用 NS=Vab-Va- P-F

目標企業的價值=估價收益指標×標準市盈率(收益法的市盈率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