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條街比較適合閒逛?

蒲公英


推薦幾條路線,自己走過的

徐家彙—衡山路—東平路—桃江路

徐家彙有天主教堂,還有藏書樓、徐匯公學舊址以及徐光啟墓。徐家彙可以成為繁華的商業中心,它的起點是教育。從徐家彙出來走衡山路。路上的主要建築有百代小紅樓、國際禮拜堂等。東平路和桃江路正好圍城一個環。這兩條路是上海人口中的“戀愛一條街”。東平路9號俗稱“愛廬”,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結婚,宋家買下來這棟建築作為宋美齡的陪嫁之物,蔣介石將之題名為“愛廬”。現在是音樂學院附中,可惜不讓入內;桃江路的一段是卵石、塊石鋪築的路,有種復古情懷。

思南路—田子坊—紹興路

沿著思南路向南,是周公館;繼續可以到田子坊,田子坊地方不大,店鋪多,在激烈競爭下比的就是創意,歸根結底比的是腦子。從田子坊出來奔紹興路。這條不長的路是各出版社的聚集地,也算是中國最具文化氣質的馬路了吧。這條路上有兩處曾經是杜月笙公館,現在一個是菜館,一個是辦公樓。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書店——漢源書店。

溧陽路—山陰路—魯迅墓及紀念館—甜愛路—多倫路

山陰路先生的故居,溧陽路上先生的藏書樓,內山書店舊址,魯迅墓;山陰路上恆豐裡的石庫門裡弄;瞿秋白在上海的一個居所(山陰路133弄12號)就離魯迅陰山路故居百步之遙;溧陽路上也是梧桐蔽天,這條路上有郭沫若故居和魯迅藏書樓;甜愛路,多好聽的名字,年輕人的最愛。路口郵筒 下一個可愛造型,這郵筒也定是戀愛中人的寵兒;多倫路文化名人街。

更詳細的信息可在我的主頁——工科女的留言菲語上搜索“上海”,進行查詢。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魔都的大街小巷,每一條都各具特色,彷彿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不經意地走過浪漫的小道、安謐的街巷與充滿異國情調的路口,與各種歷史建築、精緻小店、美食餐廳不期而遇。細細探尋,終會有那個符合你心意的角落,就讓導覽大師陪伴你一同漫步吧!

衡山路小資情懷文化街

衡山路全長2.3公里,原屬於法租界裡的高檔住宅區。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眾多文化名家、達官顯貴在這裡居住的老洋房就有近2000多棟,道路兩旁繁茂的法國梧桐和林蔭中一幢幢風格各異的神秘老洋房,為衡山路增添了濃郁的異國文化氣息,無不向人們敘述著曾經的歷史和輝煌。曾經的衡山路,有著“東方香榭麗舍大道”之稱,它是上海最繁華的酒吧街,每到夜晚,沿街林立的酒吧燈紅酒綠,成為鑑證夜上海魅力風情的首選之地。

後來,隨著新天地的誕生、鉅鹿路酒吧街的出現、思南公館的興起,衡山路的人氣少了很多,如今的衡山路,顯得有些寂寥,卻多了一份幽雅與文藝的清新氣息。各國風味餐飲、種類繁多的休閒吧坊、娛樂健身、書店畫廊……衡山路,依然不失為上海一條時尚的經典休閒街。

相關閱讀:“衡山路小資情懷文化街”。看看衡山路是如何美麗風情萬種得。

上海最浪漫的出版一條街:紹興路

紹興路位於黃浦區西部,東西走向,東起瑞金二路,西至陝西南路,全長僅480米。紹興路很窄,路寬只有13米左右,兩邊是高大的梧桐樹,路上沒有公交車,十分幽靜。

紹興路原名愛麥虞限路,原為1926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築。“1943年汪精衛政權接收租界時改名紹興路。

紹興路闢築之初,位處法租界中央區,以住宅為主。先後建造有新式里弄金谷村、安寧村、惠安坊、愛麥新村等,沿街還有不少花園住宅,居民層次較高,一些重要的文化機構和文化名人先後落戶於此。

更多相關閱讀:“上海最浪漫的出版一條街:紹興路”。之所以小編加上最浪漫,也許最動人的故事都在於書寫裡。

靜謐的花園馬路:新華路

新華路是位於長寧區,東西走向。東起淮海西路,西至凱旋路。全長2434米,是溝通虹橋國際機場、虹橋路與淮海中路的重要通道。

1998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訪問上海,下飛機後第一站便是新華路。在那個年代,凡有外國元首抵滬,儀仗車就會引著貴賓車輛駛過新華路的林蔭大道。

新華路原名安和寺路(Avenue Amherest),修築於1925年,屬於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築路。新華路的所在地原來是農田。此後發展為安靜的高級住宅區,不少外國僑民居住於此。 1943年汪精衛政府接收租界時,將其改名為察哈爾路。1947年以靠近凱旋路的一座小寺廟“法華禪寺”(至1959年時仍有道士住持)及其北面的古鎮法華鎮改名為法華路。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改名為“新華路”。

相關閱讀:“靜謐的花園馬路:新華路”。徜徉走於其中,心情會像花開一樣舒暢。

滬上最知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陝西北路

陝西北路(新閘路—鉅鹿路段)是陝西北路的精華所在,曾入選2013年第五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它長1000米,寬9.2米。街區以陝西北路為主線,沿線多為獨立式花園住宅,近千米的距離雲集了名人舊居、典型風格建築、革命遺蹟等歷史文化景觀21處。無論建築、環境、人文均體現出海派文化典型特徵,是一條擁有百年曆史、保存比較完整的上海“老馬路”。

相關閱讀:“滬上最知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陝西北路”。你會醉心於這棟無法帶走的“夢幻城堡”馬勒住宅的。

舊時光裡的思南路

思南路是一條很“純粹”的馬路,不通公交車,也沒有燈紅酒綠的霓虹招牌,連路燈都是老式的很清淡昏暗的那種,馬路兩側滿是蒼翠的法國梧桐和精美的花園洋房,十分幽靜。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法租界當局要在法租界的中心打造一片齊整的“東方巴黎”,因而立於法租界核心的思南路,接受了法蘭西的浪漫情懷薰陶,方圓一公里內的獨立式花園洋房,都是經過精心規劃的歐式洋房,講究藝術性,磚石結構,外加每戶一個樓前的小花園,是那種屬於法國中產階層的度假別墅。

與思南路的幽靜相呼應的,是這條路上曾經聚集的眾多名人故居,最著名的是周恩來同志曾經工作和戰鬥過的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周公館,在這條路上住過的還有程潛、李烈鈞、陳群、楊森、薛篤弼、梅蘭芳……哪個名字報出來,都是赫赫有名,何況還集中在一起,多少近代史的大事,就在這裡發生。

這是一片保存完好的舊法租界街區,現已被列為上海11個歷史風貌保護區之一。漫步思南路,去體味那一種濃濃的法式風情的“歲月靜好”……

相關閱讀:“舊時光裡的思南路”。其實這是小編最喜歡逛得一條馬路,安靜而且有幾家不錯的小店適合跟朋友一起閒聊坐坐。

漫遊慢品武康路

武康路位於上海市徐彙區,原名福開森路,以美國傳教士約翰·福開森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築於1907年。武康路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曆史”的“名人路”,沿線有優秀歷史建築總計14處,保留歷史建築37處。2011年6月11日,上海市徐彙區武康路入選由文化部與國家文物局批准的第三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武康路長1183米,路不寬,不長,枝葉繁密,清涼而靜謐,非常適合在炎熱的夏天踱步散心。整條路呈弧線、大致為南北走向,北起華山路,離晚清重臣李鴻章的丁香花園很近,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餘慶路,距宋慶齡故居不遠,再走遠一點還可以去上海圖書館轉轉。

相關閱讀: “ 漫遊慢品武康路”。這條聞名於古今中外的經典路,就不做過多推薦了,本身就是招牌。

豪門齊聚的東平路:靜謐的優雅,低調的奢華

東平路,一條棲息在上海繁華地段的僻靜小路,梧桐蔥蘢,庭院幽深。從岳陽路到衡山路短短的百十米距離中,集中了許多名人豪宅,很巧的是,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在東平路上都有住宅,可想而知,當年的東平路,是怎樣的一番貴族氣派。

如今的東平路,梧桐、洋房與各具格調的高檔西餐廳交相輝映,車輛行人都很稀少,走在路上似乎都怕高聲說笑破壞了她靜謐的高雅。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如今的東平路,由於其雅緻、安逸、靜謐的環境,並且不通公交車,被稱為“申城第一情侶街”。有人說,從東平路的一頭到另一頭,一個人可以一直用最閒適的心情和步調去走。

相關閱讀:“豪門齊聚的東平路:靜謐的優雅,低調的奢華”。看看這條又號稱申城第一情侶街,是怎麼樣得沉鬱貴族氣質。

恬靜溫婉的愚園路

愚園路位於上海西區,是一條極具上海歷史與文脈的曲折街道,它並不寬闊,但卻也不短,從最東端的靜安寺一直延伸到最西端的中山公園附近。作為過去的租界領地,不少舊時上層社會名流,都安居於此。

上世紀初,一位在上海灘被稱作“富甲王侯”的商人,在靜安寺附近興建了一座私家花園宅第,名為“愚齋”,愚園路從此得名。

相關閱讀:“恬靜溫婉的愚園路”。時過境遷,在經過了一系列歷史波折後,如今的愚園路恬靜溫婉而不失昔日風度。漫步在遍植法國梧桐的街道,心中總會升騰起一種深深的懷舊情緒,在這個喧雜的都市中,找到一份暫時的寧靜。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這條在地圖上難覓其蹤的小街,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上卻寫下了濃重的一筆。諸多彪炳史冊的文化名人如魯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等曾在這裡聚首、吶喊、 戰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華藝大、上海藝術劇社、公啡咖啡館這些都是他們的戰場。

一個多世紀來,上海走過了從開埠時期的沙船漁村到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場直至形成今日東方大都市的滄桑歷程,多倫路及其周邊地區從一個側面集中地展示了這個歷程印跡和文化縮影,所謂“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相關閱讀: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瞭解其更多歷史故事哦。

汾陽路 | 異國建築與音樂情調的浪漫

汾陽路位於上海市徐彙區,北起淮海中路,南至岳陽路,全長815米,穿過高樓林立、人潮擁擠的淮海中路,轉個彎就走進了幽靜優雅的汾陽路。

這裡原屬曾經的上海法租界,有許多風格各異的小洋樓,如白崇禧公館、法租界總董官邸海上小白宮……充滿了異國風情的味道。更有著名的高等音樂學府上海音樂學院,以及與之相伴的許多著名琴行,於是汾陽路之於上海,又有了“音樂之路”的美稱。

相關閱讀: “汾陽路 | 異國建築與音樂情調的浪漫”。漫步汾陽路,去感受一下異國風情建築與音樂聖地融合的浪漫情調吧!

你不知道的上海老市井——蓬萊路

南市區有名的一條老馬路——蓬萊路!

111歲高齡,上海縣衙門所在地!

住著上海最早一批的老居民!

上海縣的縣衙門!

從清代到現代的各式民居!

最早的西式蛋糕房紅寶石!

三代人傳承的無名生煎鋪!

沒有文藝精緻的網紅店,沒有獨棟大氣的名人故居,

而這裡卻有上海人最難以割捨的記憶!

記憶:上海縣衙門、清代民居、石庫門、新式里弄…

相關閱讀: “你不知道的上海老市井——蓬萊路”。這是怎麼一段的老上海記憶。


導覽大師


上海最適合閒逛的地方,莫過於靜安區了。


很多人提到上海,就說外灘,浦東、陸家嘴這些地方,其實這些只是新上海的代表,代表著上海最具現代感的繁華。

但是如果真去細細品味大上海的歷史和韻味,那只有在靜安區才能感受到。靜安是真正老上海的地方,百年曆史建築層出不窮,諸多歷史名人故居也都在這裡,比如張愛玲、阮玲玉、徐志摩和陸小曼。


下面說下,靜安區代表性的老上海可以逛的地方:

1、百樂門

說起老上海風情,肯定不能不提百樂門舞廳,這個在各種上海電影電視中,出鏡率最高的地方。


百樂門位於:愚園路218號,被譽為“東方第一樂府”的百樂門大舞廳於1933年正式對外營業,歷史悠久並至今還在營業。

2、湧泉坊弄口


在愚園路395弄24號,有一幢引人注目的花園住宅,高4層,紅色筒瓦。屋頂高低錯落,有凸出的陽臺,圓柱挑樓,像極了歐洲的古城堡。

這座建築就是當年上海灘著名的商人陳楚湘的別墅,陳楚湘就是上海灘“美麗牌”香菸廠的總經理。


3、鉅鹿路

鉅鹿路是上海極富有生活氣息的文藝之路。道路兩旁的參天梧桐讓這條路顯得格外安靜。

鉅鹿路是一條深藏不露的小路,它沒有那些那些奢華的大店,但是這裡的每一個小店都身懷絕技,比如這裡有上海最好喝的咖啡店,最好吃的披薩店,最有情趣的花店。


鉅鹿路有一個小區還曾經住過徐志摩,章太炎,泰戈爾,胡蝶等名人。

如果你想感受老上海的風情,就去靜安區逛逛吧。剛看了房價,靜安的房價目前還是上海最高的地方,均價已在10萬以上。


小川叔


上海有許多街,要麼主打美食,要麼主打文藝,或者適合夜跑,適合慢悠悠閒逛的應該是這幾個吧~

紹興路

這是“上海最文藝馬路”,遍佈著眾多的知名雜誌社、特色咖啡小店和安靜神秘的書店,特別適合文藝青年在這裡消磨時光~

漢源書店

挺出名的一家書店了,由攝影家爾冬強創建,走的是書店+咖啡屋的模式,其中式佈置呈現典型的明清裝飾風格。

張國榮曾在演唱會之前在漢源書店呆了八個小時,有很多人為此特地去漢源書店追念哥哥的風采。

地址:紹興路27號

mephisto書店

mephisto除了是一家書店,還是店主的家;在這兒逛不是買書,而是淘書,很容易找到一些合你胃口但是你卻不知道的書。

這一帶還有許多小而舊的書店:詩集、犀牛書店、會飲,這些書店都要很仔細才能找到哦。

地址:紹興路52弄3C(弄堂進來右轉上三樓)

重慶南路

上海最有名的老弄堂之一。有聖伯多祿堂、鄒韜奮紀念館、蔣光慈舊居,你要是喜歡老上海風格可以來這裡走一走。


重慶公寓

重慶公寓舊稱呂班公寓,是博主們最喜歡去的上海旋轉樓梯之一,李安的《色戒》也是在此處拍攝。

地址:重慶南路185號

老相機制造博物館

老相機制造博物館位於重慶南路308號,內有許多收藏級相機:百年前的萊卡、柯達和寶麗來。絕對是攝影愛好者最想打卡的地方。

地址:安福路300號3樓

陝西南路

全長2360米,有許多法租界留下的影子。除了建築,還有許多新潮的餐廳和買手店,新和舊相當融合。

馬勒別墅

1927年由英籍猶太人馬勒委託當時著名的華蓋建築事務所設計建造的私人花園別墅,為斯堪的那維亞式挪威風格建築,特別有異國風情。

地址:陝西南路30號

凡爾登花園

凡爾登花園也被稱為‘長樂村’,被認為是傳統法國式住宅,豐子愷於1954年遷入,這是他人生最後定居的寓所。

地址:陝西南路39-45弄

福州路

一條有名的文化街,不像網紅馬路那樣處處都是精緻的店鋪,但這條路上的書店都是90年代就開張了,是個淘文具書籍的好地方~

外文書店

外文書店在福州路中間,是一家很有腔調的書店。外表很復古,裡面原版書超級多。

地址:福州路390號

湖南路

沒有到過湖南路的人,很難體會到上海老馬路的靜謐和幽雅。這兒都是連片的30年代建造的洋房,每一幢房子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1984書店

1984獨立書店在湖南路11號,店內幾乎隨處是與 1984 這四個數字相關的物品——同名書籍、電影海報,就連店內的貓咪都起名為奧威爾。

烏魯木齊中路

一條全長880米的馬路,被稱為魔都網紅店最多的馬路。

Fine Cafe&Canteen

Fine Cafe&Canteen是一家日式餐廳,店裡全天候供應早中午晚餐,非常簡單又溫馨的店。招牌富士山抹茶小山丘,每天限量15個。蘸著奶油一起吃,好吃到哭

地址:烏魯木齊中路192號


上海小資美食生活


就是看自己的喜好吧!

比較熱鬧一點的,可以選擇晚上去外灘,夜景很漂亮,而且和步行街很近,可以選擇去逛逛店,吃好吃的。

文藝一點的,建議去田子坊,裡面真的特別適合拍照,隨處都是最美的背景,而且裡面的店很有特色,真的特別美。

古典一點的,建議去城隍廟附近,那裡建築比較獨特,而且特別多賣好吃的。

靜謐一點的,可以去名人故居——淮海中路,領略喧鬧城市不一樣的美。







天涯孤旅MM


這個的話就需要看你自己的選擇了,比起那些經常被人說及的外灘,金茂,東方明珠相比,可能在我看來比較適合閒逛的有這幾個地方,新天地、思南公館、田子坊等。

那麼我就說說我經常去的新天地吧,新天地的話那裡畢竟老外多,而且就在靠近淮海路那裡,許多老外就會乘著週末約上幾個朋友一起看看電影或者一起吃個晚飯或者下午茶來享受那裡的時光,而在離新天地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個名字叫太平湖公園,吃好飯沒事的話也可以去走一走。

思南公館的話或許那邊地方就沒有新天地這麼大,但那裡也非常不錯,位置在復興公園那裡,也有很多很多有關藝術的薰陶,包括還有很多好吃的西班牙菜、意大利菜,日式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下。

那麼最後一個不得不說的就是田子坊了,田子坊的話主要主打吃為主,都是一些各種各樣的小店,地方不算特別大,但是一些各式各樣的小店足以讓女生們眼福。位置是在打浦橋日月光對過。


汪君謙的旅行點滴


上海我最喜歡的幾條街道-一般人都可能忽視的。湖南路,烏魯木齊路的一部分,康平路-以上三條路很少有遊客,但是特別適合慢慢地品味和拍照。上海最有都市氣息最高檔的路:淮海路,可以慢慢悠悠地逛,隨時隨地地停下來休息、喝咖啡、購物、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