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牌快遞公司EMS重新出山,將與順豐決一高下

百年老牌快递公司EMS重新出山,将与顺丰决一高下

如今中國的快遞業也是群雄逐鹿的時代,不僅有傳統郵政EMS,還有後起的順豐,以及以申通、中通等為代表的“四通一達”。那麼,第一梯隊的順豐和EMS,到底誰才是快遞行業的老大呢?

對於這個問題有網友表示,必須是郵政EMS啊。作為清朝時代就有的郵政,雖然服務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抵不過網點多,能送到的地方多才是王道啊!

不過也有很多網友表示,順豐才是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企業。大多數人都有經驗,如果想要體驗優質的服務,或者著急把快遞又及時又安全的送出去,那麼一定會選擇順豐快遞。互聯網時代,真正具備用戶思維的必定是順豐了。

百年老牌快递公司EMS重新出山,将与顺丰决一高下

但擁有百年曆史的EMS,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應該所向披靡,哪能在快遞市場競爭中節節敗退。8月20日據媒體報道,在中國郵政與中國鐵塔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中國郵政董事長劉愛力表示,EMS(中郵速遞)將在明年引入戰略投資者,啟動IPO,確保3年之內成功上市。劉愛力沒有透露更多其他上市細節。

那這幾年,EMS為何讓自己淹沒在快遞市場中了?

“放任”了順豐這個勁敵

EMS最大的核心優勢為擁有最全面的郵政網絡、分佈最廣的配送網點,但多年來受困於體制問題,導致偌大的網絡卻呈現割據式發展,即每個省各自為政,統一管控難度大,政企不分的體制、官商一體的結構與市場競爭格格不入。

百年老牌快递公司EMS重新出山,将与顺丰决一高下

快遞行業發展早期,順豐、“三通一達”等公司將新疆、西藏等偏遠、易虧損區域的快遞業務均代理給EMS進行派送,江浙滬珠三角地區則自行派送。順豐規模不斷壯大後,開始在偏遠地區不斷建設自營網點,如今縣級覆蓋率已經達到93%。2017年,順豐營收達711億元,高於“三通一達”總營業額,由於快遞單價高,順豐全年的快遞收件數量是這5家公司中最少的。

百年老牌快递公司EMS重新出山,将与顺丰决一高下

EMS和順豐兩者市場均定位為高端的商務業務,順豐是EMS 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從競爭的角度出發,當時 EMS 不應代理這部分虧損業務,幫助競爭對手成長。但由於早期EMS實施地方管理,地方上以前只考核業務量,不考核利潤,管理上的分化讓它競爭意識薄弱,沒有利用自己的優勢打壓對手。

EMS注重郵件的安全,每個環節都有記錄,全程監控,安全性有保障。因此獲得政府部門和國企事業單位企業的大訂單,承接如法院公文、二代身份證,護照速遞、機動車牌照速遞、交通罰單速遞、交通保險回單、銀行票據交換、錄取通知書等函證的分發轉寄業務。儘管到目前這些重要的政府函件順豐還觸及不到,但是在合同文本、發票等商務函件方面的市場已經被順豐蠶食。

綜上,可以認為EMS一方面沒抓住新增的市場機遇,而原有的市場也被部分蠶食。

2015年,EMS開始整體改制。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與31個省郵政公司進行吸收合併。中國郵政及所屬的EMS對管理體制進行調整,由母子公司兩級法人體制改為總分公司一級法人體制,這種改制將有利於加強集團對全網的統一管控力,同時減少管理層級,進行扁平化管理。改制後失去法人資格的省級單位將只負責業務,提高各地分公司的業務關注度,同時大幅減少中國郵政內部不當競爭和損耗。改制後的EMS若完全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經營,其成長空間巨大。

錯過了電子商務發展的黃金時期

百年老牌快递公司EMS重新出山,将与顺丰决一高下

EMS在聚焦內部管理為上市鋪路的同時,錯過了電商發展黃金期,市場份額不斷萎縮。

1999年EMS的市場份額曾高達90%以上,毫無異議成為行業領頭羊。彼時,民營企業才剛剛起步。

2010年是我國電子商務爆發元年,電子商務撬動了當前快遞市場至少三分之一的業務量,伴隨著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發展,快遞行業以年均35%增長率高速增長,民營快遞企業發展開始突飛猛進。

2011年,EMS的市場份額已經下降至30%。電商平臺的快遞業務主要由“三通一達”(中通、申通、圓通)包攬,郵政所佔份額很小。

如今,除了傳統的快遞企業,電商快遞業務還陸續出現不同類型的競爭者。如服務於阿里巴巴菜鳥物流體系的落地配企業——上海萬象、南京晟邦、陝西黃馬甲等,已經包攬了天貓超市的業務。還有部分電商成立的子公司,如京東物流子集團。這些企業無形中給EMS帶來新的壓力。根據國家郵政局《2017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民營快遞企業業務收入市場份額為85.6%,EMS的市場份額進一步萎縮。

百年老牌快递公司EMS重新出山,将与顺丰决一高下

同時在國內企業加速競爭爭搶流量的影響下,我國快遞單價呈逐年下降趨勢變動,由2010年的24.65元/件平均單價下降至2017年的12.4元/件。而“三通一達”等以電商件業務為主的企業快件均價已經降低到3元/件左右。在這樣的行業現狀下,高定價的郵政EMS想要在這激烈競爭的電商業務中分一杯羹恐怕是舉步維艱。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