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刺桐花,泉州的市花;

刺桐樹,泉州的市樹;

刺桐城,泉州的別稱…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用影像記錄泉州#

花開花謝又一年

刺桐花謝刺桐城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花開花謝,是刺桐對春的問候”

四月裡的泉州

是春暖花開的季節

說不上有什麼特別

卻總有些別樣的情愫存在

興許是那悄然峭立枝頭的刺桐花

正喚醒人們對泉州的愛戀吧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刺桐本不屬於泉州

一場美麗的邂逅

是意外

也是冥冥之中的緣分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溝通海內外的“刺桐港”

因此得名

此後

古城又多了一個淡雅的稱呼

“ 刺桐城 ”“Zayton”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古人用她來預卜年景

若是先長葉後開花,則來年風調雨順

若是先開花後長葉,則來年年景堪憂

虛虛實實

終究是人們對生活的寄託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古時環城載種的刺桐花

縱有一番“忽驚火軍欲燒空”的盛況

那是古人對刺桐城的美好記憶

而今樹影稀疏的遺憾

不免讓人遐想過往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紅花綠葉

自古有象徵美好生命之意

滿目皆春

莫不是這一城刺桐花開

驚現泉城人間四月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城牆內的用力生長

只為遇見

一牆之外的美好

而花瓣凋零、綠葉凋落

卻是刺桐最後的溫柔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刺桐花花期很短

沒有過多的貪戀

用力傾其短暫的一生

只為來年

更好的相見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刺桐花謝刺桐城,法界桑蓮接大瀛”

“卻是南中春色別,滿城都是木棉花” ,在木棉花豔桐城的同時,踏春尋木棉的你,是否曾留意,刺桐花也漸次地開上了零落泉城的枝頭。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古詩有云“刺桐花開刺桐城”,可以想見那花紅似火遍泉城的景象。

可當我們在一片片“烈火燒空”的繁花底下走過的時候,別總是驚呼著:“看,刺桐花開!”那也許只是灼灼木棉。

如今的泉州街頭,木棉似乎比刺桐開得繁盛,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即使只是聽聞刺桐花開的消息,厝邊的人腦海裡便也能浮現那親切的樣子,心頭泛起一陣溫暖。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閩南人大多喜紅,而刺桐剛好花團錦簇,紅得熱鬧。有時刺桐先抽花後萌葉,遠遠望去紅火如祥雲,古泉州人對此尤為喜愛,把它看作五穀豐登的瑞兆。

因此,他們給刺桐起了個妙稱,稱其為“瑞桐”。和滿城紅磚一樣,刺桐也寄寓了泉州人對生活紅紅火火的美好希冀。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刺桐真正作為泉州的市花其實也不過三十幾年的歷史,但千百年來,卻早已是泉州城的象徵。

“閩海雲霞繞刺桐,往年城郭為誰封。” 相傳,五代時的節度使為了重加版築、擴建泉州的城郭,曾環城遍植刺桐樹。而早在唐代,泉州城內外已經普遍種植刺桐樹,行經泉州的各朝各代的詩人,也多有吟詠刺桐的詩作。

晚唐詩人王轂筆下“南國清和煙雨辰,刺桐夾道花開新。林梢簇簇紅霞爛,暑天別覺生精神。“的刺桐風情令人心生陶醉。

後來,千百年來總縈繞在泉州人心頭的“刺桐城”,便聞名於世。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帶著“刺桐城”、“桐城”的美稱,隨著泉州港在海內外海港貿易地位的不斷提升,“刺桐港”漸漸成了古泉州人的驕傲。

如今,望著俏立街頭的刺桐花枝,這份驕傲似乎並不因為港口的式微、歲月的變遷而消減,回望歷史,曾頭頂“東方第一大港”的盛名,懷抱滿城刺桐紅火的我們,又如何不感動、不珍惜呢。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TIPS

木棉花落,刺桐花開。泉州的市花都在哪悄然綻放呢?或許你可以在以下地點找到:江濱北路、刺桐路、華僑大學、仕公嶺、東湖公園、西湖公園、刺桐公園、俞大猷公園、聖墓、豐海路、洛陽橋、青山宮、崇武古城等。

此外,刺桐的樹葉、樹皮和樹根可入藥,有解熱和利尿的功效。

看,刺桐城裡刺桐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