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Q1:泉州是哪個省份的?

可能很多人是在今年春晚的舞臺上知道有泉州這麼一個地方的,有人說第一次看覺得泉州是個奇怪的地方,他們的穿著、舞蹈、建築、語言等等都很怪異。上春晚舞臺的泉州元素表現得過於複雜化了,是經過多方準備才會鑑於有人在百度上搜泉州是哪個省份的,我就做一下科普:泉州市歸屬於福建省管轄,是“泉、廈 、漳 ” 閩南三角區(Hokkien Golden Triangle)中極為重要的一支。另外,閩南地區是指福建的南部,不是臺灣的南部,地理知識科普完畢。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Q2: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泉州港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是世界千年航海史上獨佔400年鰲頭的“世界第一大港”、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聯合國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馬可波 羅遊記》裡認為可以與亞歷山大港齊名,甚至更加宏偉。正是這座港口,宋元時期給泉州帶來了“ 市井十洲人”、“ 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造就了泉州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造就了這座古城,促成了整座城市多元的文化。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泉州在古早時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港口之一,刺桐花是泉州的市花,泉州這座充滿海洋文化的古城又名刺桐城,泉州港又名刺桐港,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中國古代世界第一大港 。都說這是古代世界的大港了,現在當然是比不了以前了。歷史上曾以四灣十六港著名於世,現又開發了湄洲灣肖厝深水良港。泉州港轄有四灣5個港區16個作業區。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2012年的泉州港正名事件鬧得沸沸揚揚,2012年4月1日,福建省行政區劃內原湄洲灣港的四個港區、泉州港的三個港區以及莆田港,合併組成湄洲灣港。一時輿論譁然,後福建省政府專題會議研究決定保留泉州港。至此,泉州港更名之爭告一段落。

Q3:聽說是個宗教勝地?

泉州的確是一座奇怪的城市,竟然能同時容得下佛教、道教、伊斯蘭教、景教(古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即拜火教或金庸小說裡說的明教)基督教、天主教和拜物教等,於是頭頂“世界宗教博物館”在海內外名聲遠揚。確實,多種宗教共存的現象並不是泉州所獨有的,在中國或者世界其他地方,不同宗教不同派別共存的現象長期、大量存在。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但泉州宗教共存的具體情況絕對是世界少有的。在泉州傳播、發展的幾十種宗教給泉州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在世界宗教發展史上,不同宗教間往往相互排斥、相互抵制,甚至引發戰爭大打出手,而長期以來幾十種宗教竟能在泉州的一座城市、一個街區、同一廟宇中和平共處,不同宗教相互包容,友好共存的和諧的宗教氣氛,使各個宗教得到了充分、自由的發展和交流。

Q4:泉州方言:閩南語

閩南語,起源於福建泉州。閩南語一詞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學術上泛指閩南語系集合,狹義則僅指閩臺之閩南語。通行於福建中南部、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內部高度一致,溝通大致無礙。泉州話,主要分為“府城腔”和“海口腔”,通行於福建泉州地區和臺灣北部及鹿港等沿海地區。閩南語講究七聲八調,隨著時代的開化,一部分人開始缺失母語意識,藏起閩南語說起蹩腳的普通話,母語自信與文化自覺是一定不能捨棄的啊。

Q5:泉州市區一日遊~

從塗門街關帝廟到西街開元寺,從民間信仰到一座城市的生活,清淨而不失繁華。

◆ 泉州中山路騎樓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很多地方都有中山路,泉州“東西兩座塔,南北一條街”,後來南北大街後改稱“中山路”。中山路沿街廊柱式騎樓濃縮了南洋式建築精華,是我國僅有、保存最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建築商業街。騎樓不論晝夜晴雨都方便行人逛街的特點,正所謂“南國多雨天,騎樓可避風”。已成步行街的中山路人來人往,經過整治的騎樓歷經八十多年風雨,依舊完好。開元寺

◆ 開元寺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有人曾評價泉州是一座“半城煙火半城仙”的古城,我想這全體現在泉州人對信仰的熱忱。去年一個大學朋友來泉州,剛好碰上開元寺的“勤佛日”廟會,被這個城市的市民驚呆,整條通向開元寺的舊石板路上,以人擠人的隊形堵了半天。近年來,開元寺已由5元的門票變為免費參觀。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泉州開元寺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的農曆廿六都是“勤佛日”,很多市民前來祈福保平安。市民會很早準備燒香的物品,虔誠祈福燒香後,開始吃齋面,還可以帶一些回家給家人吃,表示一種平安健康。每年農曆十二廿六,是開元寺最為熱鬧的勤佛日。拋開宗教信仰的虔誠不說,光是吃上兩碗可口美味的齋面,再於梵音繚繞的大殿邊閉目聆聽,也讓人身心通泰。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泉州人常說:“站著要向東西塔,躺著要像洛陽橋。”泉州東西塔是泉州的標誌性建築,東塔約48米名“鎮國塔”,西塔約44米名“仁壽塔”,建成的時間比東塔早十年。兩塔歷經多年的風霜雨露而巍然不動。公元1604年的八級地震,也無法動搖動它們的根基。至於東塔為何比西塔高,或說是因為地震的塌陷,或說是有奇妙的神話傳說。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泉州是最世俗的城市:遍地廟宇多神崇拜,滿街小販熙熙攘攘。泉州也是最守舊的城市:禮節繁縟、事鬼尊神、三綱五常。一座祠堂,一本家譜,生的規矩和死的秩序,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不論是廝守舊地的歸人,還是匆匆過客,願都能在這座城市的庇護下平安幸福,得償夙願。

◆ 伊斯蘭教清淨寺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泉州清淨寺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處伊斯蘭教建築,這是一座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伊斯蘭教寺。你會覺得很神奇,在這堵牆外是車水馬龍,一旦你花3塊錢門票走進去,彷彿走進了另一個世界,牆內的你會自然而然心生一種敬畏,似乎一牆之隔就是一種淨化。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門口的門樓就非常特別,穹頂的伊斯蘭文古蘭經裝飾感。年代久遠的石碑,高高挺立的棕櫚樹,讓人有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偶爾有人經過,也是靜靜的看,異域風情在泉州本土似乎融合的恰到好處。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泉州多雨水,多年的光陰在石牆面上留下了黑色的烙印,而門樓的高拱內頂又提醒著我們伊斯蘭教的特質。在這個清淨寺裡還住著伊斯蘭教的教民,溫婉和藹,似乎也被閩南的雨水順和了。

◆ 關帝廟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你很難想象國內最古老的清真寺隔壁就是關帝廟,香火旺到年三十要停一輛消防車在門口。所謂你信你的默罕默德,我拜我的關二爺。不遠處是同治年間的基督教泉南堂,施琅家的後花園改造而成。千年間多元的信仰文化在泉州這座小城中和睦共處,而城市就是一座流動的歷史博物館。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關帝廟也稱關岳廟,是泉州市區香火最旺盛的廟宇。泉州多為商人,以拜關公財神爺為信。雖然關帝廟宇不大,每年到此進香多達有數十萬人,其中不少是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據說在臺灣不少關帝廟、關岳廟、武廟基本上是由泉州關岳廟分爐去的。每年都會有臺灣同胞來泉州這邊舉行謁福會春祭拜大典。

◆ 府文廟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2016年央視春晚東部分會場設在泉州府文廟,為什麼選擇府文廟?據官方回答是:“府文廟集宋、元、明、清四朝代建築形式的孔廟建築群,其歷史悠久,規模宏大,佈局勻稱,建築優美,造型獨特,規制完整,文化內涵豐厚,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閩南古建築藝術的有機結合,為東南地區聞名遐邇的最大的文廟建築群。在府文廟這樣一個充滿閩南文化特色的場地內舉辦春晚,一定十分有意境。”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因為春晚,所以讓這兩隻鵝和全國觀眾見了面,為什麼是兩隻鵝呢?我也沒想通。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府文廟即是文廟和府學,據說歷代從這裡走出的進士不在少數,現在文廟西廡名人紀念館裡的人物就有不少“畢業”於文廟府學。想想相對於中原地帶,泉州這等南蠻之地也算是爭氣了。

「收藏」關於泉州,這些你應該要知道!

這是文廟廣場旁的夫子廟茶館古厝,每晚七點半到九點半,都有南音表演,還有清茶奉送。古厝對面的文化宮舞臺,偶爾也有演出。南音歌仔戲唱著故事裡的故事,引得很多在外漂泊奮鬥的閩南人在年老的時候來到這裡,感受回憶。而如今,聽聽南音這種事卻是難以找到青年同齡人為伴,只能和許多老頭子搖頭晃腦聽南音的古風古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