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吃肉或導致古人類滅絕

科學家稱,現代人類近親——古尼安德特人滅絕或與其愛吃肉這一習性有關。

科學家稱吃肉或導致古人類滅絕

西班牙考古隊曾在一處洞窟內發現尼安德特人繪製的壁畫(圖源:VCG)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8月29日報道,來自德國科隆大學的研究人員稱,生活距今約6.5萬年前的古尼安德特人的衰落與滅絕或與其平時愛吃肉這一習性有關。因此,在不改變吃肉這一習性的條件下,全球氣候變化使尼安德特人無法得到充足食物而出現衰落進而最終導致滅絕。

在研究人員分析完多瑙河中上游地區(尼安德特人當時主要聚居地)距今4.4萬年至4萬年的石筍後發現,在尼安德特人滅絕前,當地氣候條件發生劇烈變化,大多數年份平均氣溫只有零下2度左右並導致當地哺乳類動物出現大規模滅絕。

而對比同時期尼安德特人的生產工具,研究人員發現尼安德特人並沒有使用應對氣候變化的生產用具,也就是說他們的食物種類以及獲取食物的方式並沒有發生改變。

對此,德國科隆大學研究人員Michael Staubwasser稱,現代人類祖先智人就沒有那麼多問題,因為智人平時大多以植物以及魚類為食,這使得當氣候發生變化時他們可以更好地適應環境。考古資料顯示,尼安德特人更適合於居住樹林,但直到冰川時代結束他們都沒有遷移至中歐以及西歐地區,因此這段時間內尼安德特人出現了衰落,隨後在幾百年內就從地球上基本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