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服裝行業好不好做?

娜娜的鼻涕蟲


我是大紅門服裝市場的,家族都是服裝行業的,浙江的服裝廠倒閉,是自由經濟!


1. 目前來說,還是南方人會做生意,服裝行業也是,市場大了分為四類的人群,即江浙商人,廣東商人,安徽商人,河北商人。做生意還是浙江人多!


2. 產業過剩,現在來說,產業過剩問題,是所有行業所頭疼的問題,整個服裝市場已經飽和狀態,服裝行業也從之前的暴利行業,慢慢的在退化,每個老闆當然不想留下大量庫存,庫存意味著壓貨,貶值。整個服裝行業都在減少庫存,而此時也意味著,一些小的廠家資金週轉不過來,壓貨,客戶不能及時送還貨款,淘汰了!


3. 全國平均工資的提升,更多的打工者,已經不是廉價勞動力,隨著整個中國經濟的起飛,用工勞務已經不佔優勢,用工荒是另一種解讀方式,只有合適的工薪,才能留住工人!


4. 市場不景氣,服裝市場現在不好做,每一年都遇見難做的事情,現在市民顧客越來越挑剔,對價格的定位越來越難,有的服裝店是有價無市,受全國的房地產市場影響,市民沒有富裕的錢去購買,所謂購物力下跌,影響到顧客的選擇!


5. 眾所周知,服裝廠也是汙染企業,政府對此類企業的監管力度不斷加重,以前的服裝集約地,現在被整治,沒有資格的企業被撤銷,被停工!


綜上所述,服裝市場已經不是太景氣的行業,未來幾年仍然風雨兼程,隨著越來越多廠家倒閉,對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有益,堅持可持續發展。

網友1:鄭子皓同學媽媽

杭州喬司鎮一服裝工廠,因五堡六堡七堡村政府拆遷,被迫搬到喬司鎮,房租一下漲到21萬,一年365天,去掉過年前後一個月,在去掉每月一天假和國家法定假日共30天左右,等於一年只能幹300天活,(還不能算淡季的情況下)。平均一天21萬%300天=700元,廠裡有1個裁剪,一個大燙,一個廚師,一個包裝,共4人平均一個月工資4000共16000元,等於每天16000%30天=533元。每天最低花費533+700=1233元。外加電費水費運輸費伙食費機器維修費材料費(線)。算了說多了都是淚,今天去市場人毛都沒有,哪來消費。


網友2:用戶12931294412

浙江大型服裝廠倒閉已經不稀奇了,現在看看小加工廠有多少家。現在很大的訂單也不多了。很多小廠都可以加工了,小廠一般都是外地人開辦的。用人基本都是自己一家人或者親戚朋友。個別人是同村或者一個地方互相認識的。工資低而且出活大。工廠偏僻在農村民房租金低。量大了他們老鄉之間可以互相幫助。工廠呢?沒有訂單工人走,有訂單招不到人,開支大工人多不一定出活,管理層白拿工資的多,租金一交一年的壓力大。等等不利的原因太多了。為什麼廣州生意好做生意人很多。因為廣州租金一個月一交基本上老闆壓力不大。很多義烏批發城的老闆都跑廣州來了。租金合理交租合理,批發零售一體化。很多人要房租店面一交一年的一般創業人壓力大。


網友3:修行釋迦至道

紡織行業不好,只是紡織行業不好?我是一個跑業務的,全國各個大街小巷我都跑,曾幾何時,街頭巷尾有現在這番景象?服裝店,家紡店,茶葉店,各種品牌店,包含阿迪耐克都是關門的關門,轉讓的轉讓,倒閉的就直接倒閉了,什麼詞語可以形容?蕭條?經濟下滑?還是?實體經濟沒有,就業崗位就少,人就沒有收入,人心就浮動,人心浮動,拿什麼進行消費,沒有消費,街上哪裡有人?沒有人,實體店把產品賣給誰?實體店賣不出去貨,工廠生產產品給誰?資金又哪裡來?工廠沒有生產崗位,哪裡來就業,沒有就業,企業怎麼不倒閉?!!所以說,動實體經濟是動一發而牽全身!!就奉勸馬雲一句話:你的互聯網不是不好,而是太操急了,是大躍進的另一種模式!!這種操之過急的事,就是對實體經濟的摧毀性覆滅!!所以說線上線下是一個過程,如果真的能夠做好線上線下,你馬雲就是大功一件,做不好就是千古絕唱……實體經濟確實需要改進也需要優勝劣汰,但是不能贏一家而毀全家!


網友4:laft

現在還開辦服裝廠的就是傻子。我一個遠房親戚,6年前去廣東開服裝作坊,剛開始在村裡租房,後來賺錢了買一整棟民房,田裡搭板房當廠房,300多臺機器,在天貓開一個英文名字的服裝品牌,在香港註冊的商標,掛的是一個法國的空殼公司旗下,打歐洲服裝品牌的名頭。場地租金便宜,不用交稅費,不擔心質檢,低成本運作,只需要出廣告費給天貓,銷量很好。他們那邊周圍幾個村都是這種模式,涉及各個行業,快遞公司駐點,大貨車來往繁忙,村裡土豪遍地,村長家淘寶天貓同時開幾個店。


唯衣


首先講講實體店倒閉的一大堆,可又不停有新的開,淘寶的話我也有個店做到兩鑽沒賺什麼錢,可也有人出一兩萬叫我賣,工廠嘛,我也看著很多認識的老闆倒了,但大廠又長期招鐘點工趕貨。感覺是兩極分化,說到底還是看人。

服裝貌似是低門檻的行業,可不是表面的簡單,其中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操作,且變化很快,不是隨便就能入的,即使是從事多年的服裝人也要不停學習,追上時勢才能堅持下去,越做越好,在這與各位服裝人互勉。


璐182970973


我說一下我的觀點,現在的服裝行業非常難做,用舉步維艱都不為過。

傳統的服裝行業是建立在實體店上面的。

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前,我們的大街上,遍佈服裝店,鬧市區有各種規模服裝批發市場,現在是2018年,你再看看大街上服裝店的生意怎麼樣?還有鬧市區的賣服裝的店鋪生意還好嗎?服裝批發市場更是倒閉一家又一家。擺在眼前的現實在告訴你:已經非常不好了。就連專賣店也關了一大片。好多服裝品牌都已經轉戰網上平臺開店,入駐京東淘寶,靠流量和刷單來提高排名到首頁,吸引買家。

舉個例子:美特斯邦威,以前請周杰倫代言的時候,開了很多實體店,專賣店,你看現在還有嗎?還有海瀾之家,海瀾之家主打男裝,目前也關閉了很多家店鋪,也在硬撐著。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這十年間,我國的買賣成交系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是實體店,價格不透明。現在都是網上電商來銷售,價格明碼標價,不合適你就退貨就好。但是以前的實體店,退貨好退嗎?也就是說,互聯網電商對實體店鋪產生了巨大沖擊。互聯網上價格更透明,退換貨方便。還有一個,物流系統茁壯發展,時間和距離已經不是問題了,你今天買的衣服,明天就能到,有的當天就能到。反觀實體店,實體店的話,目前是一潭死水。

大家都擠在網上賣衣服,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不能排在首頁的,銷量一般都不太好。成千上萬家服裝企業,但是能排在首頁能有幾個呢?所以,目前服裝生意是非常非常難做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汽車墜河自救神器鳥哥


🔺賺錢從來都是積少成多的過程 沒有多少人會一夜暴富 每天努力一點點 一個月的收入也很可觀

零成本,靠譜的現在手裡就有一個

第一,不要押金

第二,不用註冊

第三,操作簡單,一分鐘學會

第四,空餘時間就能做,不耽誤正事兒

第五,提現秒到賬,安全可靠

第六,可以積累

每天賺點錢就跟玩兒似的,願意做的,可以聊一聊,賺錢嘛,相互分享,說不定哪個就適合你了呢




就是逆天


在當今網絡發達社會,人才輩出還有什麼行業是好做的?好做的是壟斷行業,山寨行業。一條街做服裝的也不會個個清談,開服裝廠,賣衣服的要有商界頭腦,要有市場調查人員,產品定位,人生活那裡離得了穿,這光鮮的皮殼呢?作生意,是要講些運氣的,事在人為,說的輕鬆,做事就艱幸了。你說不好做,搗騰服裝的人又滿多的。


秋悅大牛


不好做,不知道怎麼回事很多做服裝工廠的都轉行了,我們工廠也是在硬頂著。做電商又不是我們傳統工廠的強項,做實體更加不靠譜,接訂單好接不好收錢,全部都是三角債,工廠工人工資一分不能欠,面料商也是現金買,但是客戶那裡嘿嘿。。。


中山傑麟服飾有限公司


現在的服裝行業不好做,已經到了危機的邊緣。

我所在的商場附近,幾乎都是服裝商場,批貨,進貨,到處是一片繁華的景象。

早上5點多,路邊都是送貨的車,貨物堆成了小山,那些大包裡面都是服裝,還有等著送貨的工人。

以前送貨的工人很多,他們負責把大包的貨物揹著,送到賣服裝業戶的面前,因為要爬樓梯,完全靠的是體力,他們的收入是很可觀的,他們幹完手裡的工作會來吃飯,一大群人,吃飯都挑好的東西吃,再喝點酒,吃飯的錢根本不在乎,如今早已看不見他們的身影了。

那些賣服裝的業戶,購物的人,吃飯都來買,美食城裡人特別多,如今這一切都已經成了過去時。

開始商場裡的服裝攤位,都滿滿的,沒有空閒的地方,想要找到服裝攤位,要從別人的手裡,付轉讓費才能得到,後來就開始有放棄的了。

商場裡的攤位空出來一層樓的時候,商場轉項目經營了,如今已是人去樓空,繁華落盡。

生意是相輔相成,一環套一環,購物的人多,商品週轉率高,送貨的車多工人多,吃飯的人多……

服裝行業就像窗外下的雨,看不到晴天的時候,是什麼讓服裝行業走到了此時的境地?是衣服的質量好穿不壞?是互聯網的影響?是高房價的影響?是物價上漲的影響?是兜裡的錢貶值了?


秋來福到958


無論你進貨挑選什麼款式,定位哪個消費層次,或者加盟什麼品牌等等,在這些之前你如果有個清晰的經營思路:如何留住好的店員,如何留住並服務顧客,如何進行促銷,如何擴大店鋪知名度,櫥窗展示如何吸人眼球,店內陳設如何擺放……



有預案再開店,在實際中不斷完善經營理念,再瞭解一些當下的流行趨勢,懂得一些服裝搭配技巧

,我想服裝行業也是好做的。

一點拙見,見笑。


時尚與歲月無關


我在廣州童裝做了10年了

去年開始訂單越來越少

原因如下

1,自己沒有跟進學習

2,價格競爭激烈

3,實體批發差很多

4,學習才能立足


新田隆硒養生酒坊


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現在街上隨便進個門市店,到大商超裡;哪些衣服都是幾大千,一件短袖也是上百的,而且好多店裡也是貼牌產品。從男士的角度來看比較不出價格相差很大,哪些服裝的品質上有啥區別。

而身邊的女同胞們依然是“買買買”不停,多數看的還是自己喜歡不喜歡;而平均工資不高,所以個人感覺,服裝行業還可以吧。


也歡迎各位網友留言交流,你們平時都在哪些地方買衣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