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提高南京首位度,江蘇省都做了哪些措施呢?

憶笙492


以江蘇的實力如果真心推動南京發展是肯定會見效的。只不過會花些時間,短期見不到成果。而我認為這次張書記和藍市長主動提出提高南京首位度問題,一般是在任內是要見到效果的。

這個見到效果是以什麼為評價呢?是GDP超過蘇州?這個明顯很難,但也不是不可能,並了鎮江,並了儀徵就可以了。實話實說,這種可能基本不存在,如果這樣國家都批了,那早就把南京當直轄市培養了,從國家角度並了馬鞍山和滁州也比並鎮江好啊!所以GDP超蘇州這個首位度不怎麼成立。

那以什麼來評價提高南京首位度,而且還能2年內見效呢?我認為只有一個標準是成立的,那就是在省會標準的比較中超過除廣州外的所有省會。包括超過武漢,成都,杭州。我看了一下2018上半年的GDP排名,南京距離杭州差150億,差武漢580億,差成都670億。差距並不大,但追趕實在不容易。正所謂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帶你們武漢、成都、杭州調整區劃就不帶南京調整區劃嗎?顯然不可能!

我看了下週邊縣域GDP,句容上半年的GDP大概300億不到一點。儀徵大概350億左右,溧陽大概450億左右。

這就很簡單了,南京加句容超過杭州,再加儀徵超武漢,和成都非常接近,稍微努力一下子,江北這邊的發展開始見成果能見到大概200億的突擊增量,還真有可能超過成都,在19年或2020年放出衛星見到奇效。南京的領導政績將十分突出,提撥在望!

所以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很高,甚至方案都以成型報批了,省市都已達成一致開始宣傳南京首位度了,有在為政治上政績上吹風的必要了。

還是一句話,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城市不擴不大!



眼看過去未來


首位度是綜合看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的地位,是看區域影響力和輻射範圍,決不是GDP排名,這也是國家中心城市的定義。西安、鄭州等城市的GDP總量有多少?何以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人活著也一樣,地位靠的是全方位影響力,能組織帶動別人,不是錢最多你就是領導。

在江蘇省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南京經濟已轉型成功,三產比重達60%左右,科技創新企業佔比也超過60%,現代農業全國前三,騰訊、阿里、京東、華為、臺積電、科大飛訊、格力、比亞迪等科技大佬,世界500強企業紛紛入駐。浦東級別的國家級江北新區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南京的地鐵運行里程已經超過深圳排第四,目前仍有多條線路同時建設中。

南京做強自己的同時,正在快速發展對外交通,培養多年的南京經濟圈已初步成型,成員包括江蘇省的鎮江、揚州和淮安,安徽省的蕪湖、馬鞍山、滁州和宣城,南京通往七市的城際輕軌得到省和國家的大力支持,都有規劃建設。南京都市圈的緊密度在全國範圍內是最高的,跨省跨區域輻射這麼多城市,這種量能南京是唯一的,因此南京也被國家認定為: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特大城市,以上這些還不夠首位度嗎?!






漂飄12


南京曾經的首都,曾經的直轄市,曾經的兩省省會,可現在有點沒落,在省內被蘇州碾壓,蘇州人也一直看不起南京,自鳴自己是吳語區,而將南京叫江淮區。

網絡上蘇州人對大哥南京極不尊重,嘲笑其為徽京,無錫也不理南京,這二年稍微好點,因為南京的經濟超越了無錫。南京要贏得同省兄弟城市的尊重就必須要提高南京在江蘇的首位度。

南京應如何提高首位度呢?南京有經濟學者曾建議:弱化蘇州,不能讓蘇州有獨立的機場,強化崑山的作用,讓崑山成省管市,做強太倉港,讓太倉強起來,從而弱化蘇州市區的凝聚力,經濟學家一葉壇說:蘇州屬非典型形城市,市區缺乏凝聚力能力,整個蘇州地區,有幾個相對獨立的城市存在,都把上海當大哥。

南京這一方案,效果初顯。另一個方面南京強化江北新區建設,上升到了國家級層面,發展速度飛快,這二年的南京變化很大。

南京由於受地理位置所限,不得不將安徽的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劃入自己勢力範圍,讓江蘇兄弟詬罵,其實這些兄弟不明白南京的內心,其實是在吸他們的消費。


用戶951997351737


南京處於江蘇西南一角,靠近安徽,這被人詬病地理位置有缺陷,在統籌發展時,總會遇到跨省協調的問題,實際上省內的徐州一樣如此。這當然歸屬於歷史上的犬牙交錯構造,從而相互制衡。南直隸、江南省中心,是必然結果。然而在我看來,並不構成太大的問題,無論是蘇北人還是安徽人在南京的人口其實還真不一定有蘇州、上海、杭州多,現在交通實在太方便。另一方面,協調發展方面,以南京修地鐵命名為S開頭就知道,是可以巧妙藉助這種偽城際線路實現自身發展,修到邊界即可。以目前南京地鐵位居國內第四的長度就可以知道,說南京城市地位不如成都、西安等重要性的是很荒謬的,至少這幾個依舊是平級

提高南京的首位度,面對的主要方面必然是來自成都武漢杭州等城市的競爭,這是南京的對手,我想這是沒有爭議的,次要方面才是吸省內城市的血。吸血是必然,但是在目前這個13兄弟市全面開花發展的局面,提出這個口號,更是一種危機意識。主次矛盾需要分清。

那麼吸兄弟城市的血怎麼吸,蘇南模式延續至今,採用了一種蘇北工業用地指標給蘇南的方法,以一種乾坤大挪移的轉換方式實現了蘇南的發展,這無可厚非,有著歷史和發展的錯位因素,同時很遺憾也造就蘇北、蘇中工業用地的瓶頸化問題。現如今,提高首位度就是吸納人口,幾個月前南京和其他城市一樣打著吸納人才的口號就是這一措施,效果雖比不上天津、西安吸納的量,至少到目前已經實現差不多11萬人到南京就業,數據還可以。根據前不久報道,主要還是安徽、蘇北等,而鹽城、淮安、徐州三座城市的人口來寧居於前列,吸血還是顯而易見的。當然,吸血,並不等於吸收人口這麼簡單,但是吸收人口確實是掏空6個錢袋子,甚至是命。

回過頭來講,既然能吸引到其他城市的比較優質的人口,自然有吸引他們工作甚至定居的重要因素。況且對這些城市都是損害嗎,也許短期會造成新鮮血液的流失,甚至一個城市的沒落,但是從這些人以及他們的後代還有整個國家來講,無論是南京還是其他類似大城市的發展,都是一種城市化的國家進步。當然,對於說接盤俠的,也不能否認,我想能遷移的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杆秤,衡量利益深淺,明淨著呢。

究其本質,南京和其他城市在吸引人口方面的考慮並沒什麼區別,所以提高首位度,也是打造南京的各方面,儘可能在未來的大城市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很多人提到國家中心城市沒有南京,其實杭州深圳不也沒有,發展的一樣好,有什麼意義呢?有值得開心,沒有也並不需要太大沮喪,做好自己就行。在我看來,國中更多處於本來地位以及新一輪經濟潛力的綜合考量的結果,前者是北上廣,後者例子鄭州、成都、西安。他們更能在新一輪中帶領區域發展,一箇中等生努力點進步會更大,而南京杭州做好自己往前衝就是對國家錦上添花了。


小楊風一樣


張書記藍市長這套領導班子對提高南京首位度,工作十分出色,1,抓住南京交通樞紐不放鬆,高鐵,航空,港口,地鐵,過江橋樑等。2,利用舉行國內外各種會議宣傳南京進行招商引資,還釆取在國內一線城市中招商尋找高新項目,同時走出國門尋找創新項目研究院所及總部利用江北新區等優惠政策引入南京落地生根。3,出臺人才落戶優惠政策,使高端科技人才源源不斷擁入南京,4,美化靚化城市基礎建設,為在寧高科技產業提供優美的工作與生活環境。5,利用在寧高校優勢成立新區科研院所,促進軟件及創新產品健康發展等等。通過以上措施,高科技產業及總部經濟象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GDP在快速增長中,增速均在省內首位,相信5到10年經濟總量即可超過蘇州,到那時南京綜合實力接近一線,首位度將會180度大轉變。


吉慶有餘187412372


江蘇省13個城市相對來說的整體發展還是很均衡的,不像安徽陝西湖北等地一市獨大模式。目前蘇錫常寧鎮為首的蘇南五市佔據了江蘇80%以上的gdp份額,蘇中發展勢頭一般,蘇北五市,近年來受環保壓力比較大,大多速度減緩,但也都進入全國百強市。

現在在提南京城市首位度,首先要清楚城市首位度是什麼?主要是看一個地區城市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說白了就是南京能不能帶動地區發展,帶動的快說明首位度高,反之亦然。

個人認為雖然南京是省會,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中心,同時也是也是副省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未來要建設成長三角地區特大城市,跟上海爭鋒的城市,但是他的首位度並不高。

漂漂12:南京經濟已轉型成功,第三產業比重達60%左右,科技創新企業佔比也超過60%,現代農業全國前三,騰訊、阿里、京東、華為、臺積電、科大飛訊、格力、比亞迪等科技大佬,世界500強企業紛紛入駐。浦東級別的國家級江北新區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南京的地鐵運行里程已經超過深圳排第四,目前仍有多條線路同時建設中。

個人認為南京吸引力目前還是對安徽比較大,通過建設城際鐵路,沿江高鐵,快速地鐵到安徽周邊去,快速吸引周邊人才來寧。南京對於蘇南的影響力,特別是經濟上並不高。我猜想一方面是因為長三角有個大哥上海,其次還有個二哥蘇州,這兩位經濟比較強悍。對於蘇中的影響力一般。至於蘇北,個人認為還不如徐州的淮海經濟區影響力大。

我認為南京想擴大首位度影響力,下面3條肯定要做的。

1.南京將進一步擴大高鐵建設,未來也要構建米字型鐵路樞紐網。除了往西的,更建議往北,往東北。儘管走洪澤湖阻礙,但是鐵路網還是建設的,連成一塊,減少距離感。如果說南京想輻射到宿遷,起碼的鐵路是肯定要建設的,我也看到了相關的規劃,目前正一步步的推進中。

2.打破區域束縛,利用政策優勢,版圖擴張,首先向東拿下句容,可以跟鎮江協調給與其他補償。如果往東拿不下句容,想擠入蘇錫常鐵三角還是有點難度的。南京還是有些優勢的,畢竟句容曾經屬於南京,現在也需要更大突破,南京也需要這一塊騰飛的基石。

3.在制定區域政策時,多考慮下蘇中蘇北,多來點機會,比如招生名額,企業招聘等,全省人才流動需要整體推動,整盤棋活了。想提高首位度,個人覺得多少先付出點實際行動,或者釋放點誠意出來。啃骨頭也給點湯喝。現階段蘇北可以種種樹,打打魚,開發旅遊業,但這也不是最終出路,工業化還有現代化都是要有點。共同富裕才是終極目標。

希望南京能擴大影響力,成為江蘇省第一個特大城市。








宿遷朝牌餅


什麼是一個城市的首位度,其是也就是政治地位、經濟發展水平、對周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哪麼,南京作為江蘇省省,江蘇省委有是如何做的呢?如何佈局的呢?

國家和省委給南京的定位是:長三角及華東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國家重要門戶城市,東部沿海經濟帶和長江經濟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南京由是副省級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基地、國家重要的交通樞紐、國家重要的工業城市。

一個省會城市的首位度說白了,也就是在省內一城獨大,在這方面南京不如四川的成都,湖北的武漢,安徽的合肥等省會城市。

在說在江蘇省內還有一個城市在經濟上一直壓著南京,這個城市就是蘇州,蘇州把南京壓得喘不過氣來,威風掃地。蘇州經濟在省內是第一位,可是政治地位不高仍然是個地級市,倒不如經濟不如自已的徐州,這些有說明了什麼,不就是為了提升南京綜合力的據體體顯嗎。




晚秋195087521


江蘇其他地方城市好像沒有享受過南京的集中資源優勢帶來的福利,細想想,尤其在教師和醫療,刑警等地方人才,一旦業內拔尖就被調往南京。然後福澤滁州,馬鞍山,等安徽城市。蘇錫常 通泰楊。幾個沿江城市不靠自身底子硬地緣優勢好的話(靠近上海在江三角範圍內)早被南京吸血給吸死了!


滿腦子都是騷套路


江蘇是經濟大省,南京更是經濟大省的首都,因此提高南京首位度級為重要,首先要毫不猶豫的擴大南京的地盤,在同類型省會城市中南京無論是面積人口GDP都不足以滿足如今的經濟快速發展,所以完全有必要將鄰近的一些城市併入南京,特別是揚州鎮江,安徽的馬鞍山滁州,規範華東唯一特大城市名副其實,否則南京江北國家級新區只能是徒有虛名…


心態決定人生74168280


“省會首位度”是個偽命題。南京的地理位置決定南京不可能成為區域經濟中心。這個區域內有上海杭州蘇州無錫等萬億級城市,相距都不遠,且都在南京東面,所以南京的輻射和影響能力根本就不可能向東擴展。省會城市不一定非要有首位度,比如廣州首位度不及深圳,濟南首位度不及青島。所謂南京省會首位度不過是一種虛榮心,即使南京和鎮江合併也無法超過上海甚至蘇州,南京鎮江合併其實就是1+1=1,沒有任何意義。寧鎮之間的丘陵地貌決定兩市合併肯定無所作為,所以“省會首位度”就是瞎折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