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領讀:巴菲特如何運用估值和安全邊際確定投資好公司最佳時機

大家好,投行大師兄推出了新的欄目【師兄領讀】,每天我們都會推薦值得讀的書,並提供一些書摘或者學習筆記,歡迎大家積極留言,入選精彩留言的同學有機會獲得贈書哦。

擁有寬闊護城河的公司其實非常稀少,全球範圍內也不過幾百家。那是不是找到這些國家就應該買入公司的股票嗎?事實上,即使擁有寬闊護城河的偉大公司,選擇買入時機仍然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研究顯示,只有當你以低於公司內在價值的價格購入股票時,這時候的股票才會有更加可持續的優勢。

舉個例子就是,一棟只值50萬美元的房子,你是不會願意為他支付65萬美元的,其原因在於,即使這棟房子是件偉大的傑作,市場仍為它值65萬美元還需要若干的時間。理想情況下,最好以更低的價格買入,比如40萬美元,這樣收益不僅來源於市場收益率,同時也來源於優惠價差。

儘管公司的股價在波動之中,但是股票投資與實物投資一樣,只有為股票評出公允價值,並且在低價的時候買入,投資者才能在未來獲得超額收益。但是我們在計算企業的公允價值的時候,很多環節都存在著不確定性,因此投資者需要意識到,任何公司的實際公允價值都不可能被準確估計,我們只能儘量瞭解可能結果的範圍。因此,即使面對一家護城河很寬闊的公司,我們仍然要不斷地尋找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的意思是,由於無人確切知道公司的公允價值,只有以明顯低於公允價值的價格購入公司股票才能提升投資的成功概率。

舉個例子,一個公司目前的股票價值是50萬美元,如果我們計算他的公允價值是60萬美元,相應的安全邊際就很小了,現在並不是很好的買入時機;如果我們計算他的公允價值是100萬美元,這個時候購入,那麼就算我們的計算過程有所出入,但由於我們距離公允價值很遠,有較大的安全邊際,因此有較高的概率取得正收益。

安全邊際這一概念已經問世幾十年,傳奇的投資者,如本傑明·格雷厄姆,沃倫·巴菲特以及賽斯·克拉曼,都在自己的投資生涯中廣泛運用安全邊際。

現在我們可以大致總結一下選股研究流程:尋找護城河,確定公允價值,留下犯錯空間。我們會在接下來的章節對此逐一進行深入細緻的探討。

本文整理摘編來自《投資的護城河》,由戰略合作伙伴人民郵電出版社授權發佈。

師兄領讀:巴菲特如何運用估值和安全邊際確定投資好公司最佳時機

作者: [美]希瑟·布里林特(Heather Brilliant) / [美]伊麗莎白·柯林斯(Elizabeth Collins)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譯者: 湯光華 / 張堅柯 / 羅維

{!-- PGC_COLUMN_CARD:{"thumb_url":"http://p9.pstatp.com/large/a1470001b2823f65ed7b","title":"大師兄的投資思維課","author_description":"投行大師兄-私募創始人,“投行大師兄”“股市一天”唯一作者","price":49.9,"sold":48,"column_id":"1608038686911501"}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