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世界各國要把黃金存放美國?

揚帆起航英姿颯爽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我們用最簡潔的話來解釋為什麼其他國家把黃金存在美國:



這些國家的黃金怎麼到美國的

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二戰,各國掏空了黃金儲備去打仗,而美國在二戰中大發戰爭橫財,極速發展壯大,也就是說,在二戰時,各國往外花黃金,美國賣武器,賣各種東西向本國國內進入黃金,從而造成了美國國從二戰開始,逐漸存有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黃金儲備。

自此因為黃金基本上都在美國,金本位的通用貨幣模式在這種形勢下要改變,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美元與黃金掛鉤,成為通用貨幣。

各位購置的黃金來源,基本上都是來自己於美國的黃金儲備。



為什麼各國不將屬於自己的黃金運回本國

1. 首先購置的黃金放置在美國,省去了很多運輸成本與流程,又防備了交易,比如A國與B國交易了一筆黃金,那麼操作便只需要在美國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金庫中,將A國的黃金搬運到不遠處B國的黃金儲藏間就可以了,極大的方便了各國的黃金交易

2. 美國綜合實力強盛,黃金存放在美國不會有大的安全隱患,各國都相信美國完全能夠保障黃金的安全

3. 冷戰時期許多歐洲國家為了討好美國,加之相應佈雷頓森林體系,紛紛黃金運往美國儲存。



黃金運過去容易,運回來難

黃金運過去了,美國笑呵呵的收下。如今各國想把黃金運回去,難上加難。

佈雷頓森林體系幾近崩潰,黃金更加受到各國的青睞,並且出去國家黃金安全的考慮,有許多國家已經和美國提出運回黃金的交涉,但美國依仗綜合國力的懸殊,以種種理由將黃金留在國內,沒有一個國家奈何的了美國的強橫,因此黃金就算是想回來,也難上加難,德國1000噸的黃金也就運回了5噸。


總結

美國在二戰時候將全世界的黃金都聚斂在自己的手上,在如今握的更加緊了。畢竟黃金在美國存了那麼多年,且對佈雷頓森林體系有著極大的重要性,如果美國的黃金數量減少至普通國家水平,那麼對於美元將是災難,對於美國也將是災難,美國人必然不會讓災難發生,黃金也很有可能一直在美國紐約聯邦儲蓄銀行地下銅牆鐵壁的黃金倉庫中存著

銅牆鐵壁不僅僅用花崗岩與高強度金屬阻止了外邊想要攻進去的盜賊

也用美國的態度阻止了裡面想要取出來的國家。


首席投資官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黃金因為其稀有金屬的特性,在人類的共識裡黃金一直充當著貨幣的屬性,因為黃金在地球上的總量是核定的,不會增加,因此黃金的價格也很穩定。所以,每個國家或多或少都會對黃金進行儲備。

但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很多國家的黃金儲備並不是放在自己的國家,而是放在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地下金庫,也就是說大多數國家的儲備黃金是由美國人代管的,為什麼呢?

首先是歷史因素,二戰時黃金是全球通用貨幣,而當時,美國依靠軍火出售賺了很多錢,於是美國人手裡匯聚了全世界黃金總量的三分之二。於是,二戰結束後,國際社會召開會議,廢除了“金本位制”,也就是說黃金不再是全球通用貨幣了,而美元成了全球通用貨幣。而很多國家就要用黃金去兌換美元,為了節省成本和方便兌換,很多國家就把黃金放在了美國保管。

除此之外,美國還是一個實力強大的超級大國且政局也很穩定,把黃金放在美國對於很多國家來說也是安全的。

同時,如果美國貪心,想吞下這筆黃金的話,勢必會引發世界各國利益受到損失,因此美國會成為公敵,美元也將一文不值。所以,很大程度上,美國是不會對他國的黃金動貪念的。


政商參閱



確實,包括中國在內,世界各國都把黃金存放在美國。

據美國媒體公開報道,(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地下金庫,被認為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黃金儲藏地,大約儲藏了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近7000噸黃金,保存的黃金佔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

那麼這個金庫到底什麼樣呢?

王爺查看多家媒體報道知曉,美國的金庫位於聯邦儲備銀行地下25米深的花崗岩層中,其牆壁厚達數米,金庫門框為一個重達140噸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大門則是一個90噸重的鋼質圓柱,當大門關閉後,金庫會自動處於氣密狀態,即便竊賊能穿越銅牆鐵壁進入金庫內部,也會因瞬間窒息而亡!

那麼為何各國要把黃金存放在美國呢?下面【王爺說財經】的王爺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

王爺認為,大家之所以把黃金存放在美國,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1、特殊的歷史原因;

如王爺此前所述,經過“二戰”後,美國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正是因此,美國和世界各國達成新的貨幣體系——佈雷頓森林體系,即:美元和黃金直接掛鉤,而且維持固定的兌換比例——35美元一盎司黃金,也正是因為這樣,世界各國購買或兌換黃金都主要來源於美國,而這些國家為省去交易和儲備的麻煩,各國乾脆就把自己的黃金存在美國。

2、地理位置優越,安全性高;

第二個原因在於美國獨特的地理位置,眾所周知,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基本上都在歐洲或亞洲大陸發生,美國及其北美地區幾乎沒有受到衝擊和影響,相反,美國還憑藉自己的軍工產業,大發橫財。所以,黃金存在大西洋或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堅,同比其他地區和國家更加穩定。另外,上面所說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地下金庫,自建成80年以來,還從未遭過搶劫。

3、美國金融環境也有利於黃金流動和存儲。

最後一點,那就不得不說美國開放的金融環境,而且“二戰”後,美國儲備了世界上最多的黃金——佔據了世界黃金儲備的73.4%,所以美國也成為世界上最活躍的黃金市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黃金流入。

注:本文由王爺說財經原創編撰,如需轉載請事先關注賬號,私聊聯繫王爺本人,獲得授權後才可轉載,轉載後請原文轉載、不得進行任何的圖文轉變圖集、視頻等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王爺說財經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黃金是其貨幣最後的信用支撐,也是抵禦本國貨幣崩潰前的最後保障,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既然如此重要,當然是放在自己手上最安全。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目前很多國家的黃金卻不在自己手裡,而是存在了美國……其中奧妙我們一起來揭開......

▲黃金是一國財富的象徵,也是一國信用的支撐

第一、據世界黃金協會測算,目前全世界共開採出16萬噸黃金。其中被各國當做黃金儲備的有3.2萬噸,儲備量排名前十的國家為美國、德國、意大利、法國、中國、俄羅斯、瑞士、日本、荷蘭和印度。

1.美國 官方黃金持有量: 8,133.5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76 ,現金價值: 4043億美元。

2. 德國 官方黃金持有量: 3,378.2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69.9,現金價值: 1 679億美元。

3. 意大利 官方黃金持有量: 2,451.8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69.4,現金價值: 1219億美元。

4.法國 官方黃金持有量: 2,435.8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65.4,現金價值: 1,121億美元。

5.中國 官方黃金持有量: 1,823.3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2.3,現金價值: 906億美元。

6.俄羅斯 官方黃金持有量: 1,498.7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16.2,現金價值: 744億美元。

7.瑞士 官方黃金持有量: 1,040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6.7 ,現金價值: 517億美元。

8.日本 官方黃金持有量: 765.2噸,黃金外匯儲備的%: 2.6 ,現金價值: 380億美元。

9.荷蘭 官方黃金持股量: 612.5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63.3 ,現金價值: 304億美元。

10.印度 官方黃金持有量: 557.8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6.5,現金價值: 277億美元。

第二、這麼多黃金會藏在哪裡?

有60多個國家將部分或大部分的黃金儲備,藏在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地下金庫裡。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位於紐約自由大道33號,為一幢12層樓的花崗岩意大利風格式建築。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外景

金庫位於聯邦儲備銀行地下25米深的花崗岩層中,其牆壁厚達數米。金庫門框為一個重達140噸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大門則是一個90噸重的鋼質圓柱,圓柱中間為通往金庫的狹窄通道。

當大門關閉後,金庫會自動處於氣密狀態,即便竊賊能穿越銅牆鐵壁進入金庫內部,也會因瞬間窒息而亡。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地下金庫大門

目前,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被認為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黃金貯藏地,儲藏了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近7000噸黃金,保存的黃金佔世界總量的1/4。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裡面的金磚隔成許多儲藏間分別堆放。這裡共有122個儲藏間,最大的可以存放近11萬塊金磚,堆起來有3米高、3米寬、5米多長。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地下金庫中的金條

有人可能要問,紐約金庫再安全但畢竟不是在自己家,若美國人不自覺,抵不住誘惑做點小動作,把黃金出租、轉借甚至是侵吞了怎麼辦?為什麼大家放心把黃金存在這裡呢?

第三、事實上,主動把自家的黃金千里迢迢運到美國,讓美國人代管理,併為此支付一筆不菲的管理費,是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的。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雖然都是戰爭參與國,卻因天然的地緣優勢:東西兩邊都是浩瀚的大洋,北方是一個人少的國家,南邊則是一窮國,沒有外來強敵的入侵而得以安心發展。

二戰結束後,除美國外,世界各主要大國在戰爭中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基本上耗光了黃金儲備、掏空了家底。

而美國卻因向各國販賣物資及武器,大發戰爭橫財,以黃金的形式累計起鉅額的國家財富。

到二戰後期,美國國力不僅獨霸全球,擁有的黃金更是佔到了世界黃金儲備的2/3以上。

在此形勢下,1944年7月,國際社會在美國佈雷頓森林召開會議。

▲參加佈雷頓森林會議的各國代表

會上,之前在國際貿易中以黃金充當國際通用貨幣的“金本位制”被廢除,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再與美元掛鉤,並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

從此,美元正式取代黃金,成為各國貿易的通用貨幣。

由於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黃金,各國購買或兌換的黃金大都來自美國,再加上黃金的運輸和儲備不易,為省去交易和儲備的麻煩,各國乾脆就把自己的黃金存在美國。

由此導致的結果便是,紐約成為全球黃金交易中心,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地下金庫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寶庫”。雖然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已經崩潰,但黃金卻留在了美國。

第四、除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各國紛紛把黃金運往美國,還有其他原因。

美國經濟實力強大,貨幣市場開放,再加上地理位置安全,政局穩定,對各國政府來說,黃金存放在這裡有一種安全感,就像是一個優秀的保險箱。

金庫建成近80年來,還從沒有遭到過搶劫。足有半個足球場大小的金庫實際上沒有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門”,四周都是花崗岩。金庫建在花崗岩上,除了安全外,還考慮到地基必須承受金庫的巨大壓力。

第三個原因則是出於黃金的流動性。由於美國已經集聚了足夠多的黃金,再加上本身開放的金融環境,使得美國成為了黃金交易最便捷的市場。

比如,一個國家銀行想賣黃金,而另一個國家銀行想買,只要在兩個國家銀行間作這種交易之後,紐約美聯儲地下的金庫執行一個指令,如把黃金從2135房間搬到4177房間,那這筆交易就完成了,用不著一個國家把黃金運到另一個國家再提著一大筆錢回來。

於是,出於以上幾種原因,全球大部分黃金都跑到了美國,紐約聯儲銀行金庫中的黃金只有約5%為美國政府所有,其餘屬於60餘個國家和國際機構,可謂不折不扣的“世界金庫”。

第五、各國最新黃金儲備現狀如何呢?

各國紛紛從美國運回本國資產,為何中國遲遲不動?

中國是全球黃金需求第一大國,也是黃金生產大國。7月,中國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末黃金儲備為5924萬盎司(約為1842.6噸),這已經是連續九個月維持在該水平。那麼,中國到底有多少黃金儲備?週三(8月23日),德國完成了驚天大轉移,將保存在美國紐約的黃金提前轉移到了德國國內。世界各國也紛紛在制定讓本國黃金從美國回國的計劃,但中國卻遲遲不見動靜,其中原因何在?

第六、中國到底有多少黃金儲備?

從中國央行數據來看,中國官方的黃金儲備不到2000噸(黃金儲備規模一直停留在5924萬盎司,即1842.6噸。)這已經是連續九個月維持在該水平,為2015年中國發布季度黃金儲備以來首次。而此前一年多的時間裡,中國央行平均每月增持黃金接近15噸。

根據央行的數據,

中國官方的黃金儲備量甚至排不進全球前5名,和有8000多噸黃金儲備的美國相差甚遠。

注:1842.6噸的儲備水平,目前排在全球第六位。前五位分別是:美國的8133.5噸、德國3375.6噸、國際貨幣基金(IMF)2814噸、意大利2451.8噸、法國2435.9噸。

市場上對中國到底有多少黃金儲備一直有猜測。有分析師認為,中國實際上的黃金儲備遠超央行的數字。 BullionStar的分析師Koos Jansen甚至認為,中國可能有高達2萬噸的黃金儲備。下面是Jansen的分析:

第七、中國實際驚人的黃金進口量

今年以來,上海黃金交易所交割的黃金總量為984噸,較2015年創下紀錄的1178噸下降了16%。

而在進口方面,今年前5個月,香港地區向大陸地區出口了333噸黃金,而中國大陸地區出口到香港的黃金只有23噸,因此中國大陸僅僅從香港地區就淨進口了約311噸黃金。

其它幾大黃金出口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瑞士出口到中國的黃金為172噸,澳大利亞今年向中國出口了大約23噸黃金。

Jansen認為,中國實際的黃金需求是遠超世界黃金協會(WGC)和GFMS數據的。他認為,每年都有幾千噸黃金流入中國,並且從此再也不會離開。中國黃金儲備的增加,意味著全球其它地區黃金儲備的減少。

中國本身是黃金生產大國,並且不出口黃金。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黃金礦產量為101噸,以此計算,上半年的黃金礦產量應該在202噸左右。

Jansen指出,上述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大陸淨進口差不多506噸黃金(311+172+23),加上本身礦產202噸左右黃金,總計就增加了差不多707噸的黃金儲備。

另一方面,Jansen指出,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央行並不從上海黃金交易所購買黃金,而是直接從英國、瑞士或者南非等黃金生產國購買黃金。這也就意味著,除了上述707噸的黃金儲備增量外,還有額外的增量。

第八、20000噸的黃金儲備量從何而來?

眾所周知,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就成為了黃金進口大國,而差不多從1994年起,中國就不再出口國內礦產的黃金。

Precious Metals Insights此前預期,在1994年,中國國民持有大約2500噸左右的金飾,而在那一年,中國央行的黃金儲備只有394噸,全年中國黃金礦產量則只有90噸。以此計算,當年中國國內所有的黃金儲存量應該是2500+394+90=2984噸。

並且Jansen指出,從2007年左右開始,中國央行購買的黃金就是來自國外而非本國的黃金礦產。再以中國黃金進口量和礦產量都逐年增多來計算,目前中國大陸民間所有黃金儲存量在16193噸左右,而中國央行的黃金儲備就可能高達4000噸,因此總計有超過2萬噸黃金被持有在中國大陸。

綜上,那麼中國到底有多少黃金儲備呢?或許沒有人真正知道,因為除了官方數據,更多的是非官方民間數據,因為這個數據很難統計。

中國還通過各種渠道囤積黃金

據澳大利亞最新一期《資源與能源季報》,顯示澳大利亞在今年第一季度出口至中國內地及香港的黃金達到57.4噸,較去年同期的37.2噸上漲了54%,也創下有史以來最高水平。而在2008年,澳大利亞出口至中國的黃金還是零。

其實,中國不僅央行在儲備黃金,另外還通過各種渠道囤積黃金。其中,TheMorganReport.com分析師David Smith稱

,中國正在通過以下四種方式囤積的數以千噸計的黃金,而且規模日益擴大。

①在全球市場上購買實物黃金,必要時回爐再造(在瑞士煉成9999金條)然後運回中國內地。

②囤積所有國產黃金,即便是與海外夥伴合作運營機構所生產的黃金...這是目前正在採取的手段。

③與位於國外的黃金開採商-生產商合作,或者直接收購這些公司。

④從東南亞、非洲和南美“非正規”礦商那裡用現金購買他們所生產的“不入賬”的黃金。中國旨在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實物黃金持有國。

第九、中國為何不把儲存在美國的黃金運回?

德國已經將儲存在美國的黃金運回國內,為什麼中國沒有動手呢?

世界66%黃金儲藏在美國。長期以來,外界一直懷疑美國政府實際上偷偷地移用一部分。但因美聯儲對此猜測保持沉默,至今外界仍然對美金庫實際數量是多少眾說紛紜。

週三,德國央行宣佈,該行已經完成了一項計劃,將此前存放在紐約和巴黎兩地的儲備點的金條轉移回了德國國內。自2013年以來,德國一直都在將儲備在這兩座城市的黃金轉移回法蘭克福。德國央行表示,最後100噸黃金已在今年早些時候從巴黎轉移回國。整體而言,德國根據這項計劃總共將743噸黃金轉移回了本國,該計劃的完成時間較此前計劃提前了三年。法,意,俄等國也在制訂讓本國黃金回國計劃。

按照當前形勢,各國紛紛從美國運回黃金,沒道理中國會落於人後?我國目前在美金庫黃金有1255噸,但如果中國也提出這樣的請求,或者說如果美國真的把黃金賣空了,以致動搖了國際金融體系,對中國的利弊,對世界經濟的利弊可想而知。所以想必中國更多是從更宏觀的方面出發點考慮,才暫時沒有運回自己本國的黃金儲備。


家富產業與金融


據世界黃金協會測算,目前全世界共開採出16萬噸黃金,其中被各國當做黃金儲備的有3.2萬噸,儲備量排名前五的國家為美國、德國、意大利、法國和中國。

不少人好奇,這些黃金會藏在哪裡?

雖然各國諱莫如深,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不少國家都把黃金存在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地下金庫裡!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位於紐約自由大道33號,為一幢12層樓的花崗岩意大利風格式建築。

金庫位於聯邦儲備銀行地下25米深的花崗岩層中。為安全起見,其牆壁厚達數米。

金庫門框為一個重達140噸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大門則是一個90噸重的鋼質圓柱,圓柱中間為通往金庫的狹窄通道。

當大門關閉後,金庫會自動處於氣密狀態,即便竊賊能穿越銅牆鐵壁進入金庫內部,也會因瞬間窒息而亡。

目前,紐約地下金庫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存放地”,儲藏了世界八十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近7000噸黃金。

德國、意大利、荷蘭、瑞士、英國、芬蘭、委內瑞拉等國都把部分黃金儲備存在這裡,佔世界黃金總量的四分之一。

有人可能要問,紐約金庫再安全但畢竟不是在自己家,若美國人不自覺,抵不住誘惑做點小動作,把黃金出租、轉借甚至是侵吞了怎麼辦?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但為啥還要把黃金存在美國人的金庫呢?


事實上,上面的這些疑問,擁有強大智囊團的政府也一定能想到。

主動把自家成噸的黃金千里迢迢運到美國,讓美國人代管理,併為此支付一筆不菲的管理費,這可絕不是腦子被門給擠了,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雖然都是戰爭的參與國,卻因天然的地緣優勢:東西兩邊都是浩瀚的大洋,北方是一個人少的國家,南邊則是一窮國,沒有外來強敵的入侵而得以安心發展。

二戰結束後,除美國外,世界各主要大國在戰爭中殺敵一萬、自損八千,都處於被打殘狀態,戰爭期間基本上耗光了黃金儲備、掏空了家底,經濟面臨奔潰。

而美國卻因向各國販賣物資及武器,大發戰爭橫財,以黃金的形式累計起鉅額的國家財富。

到二戰後期,美國國力不僅獨霸全球,擁有的黃金更是佔到了世界黃金儲備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此形勢下,1944年7月,國際社會在美國佈雷頓森林召開會議。

會上,之前在國際貿易中以黃金充當國際通用貨幣的“金本位制”被廢除,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再與美元掛鉤,並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

從此,美元正式取代黃金,成為各國貿易的通用貨幣。

由於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黃金,各國購買或兌換的黃金大都來自美國,加上黃金運輸、儲存的不便,同時也為了用黃金更方便地兌換美元,各國乾脆就把自己的黃金存在美國,省去了各種麻煩。

由此導致的結果便是,紐約成為全球黃金交易中心,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地下金庫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寶庫”。


除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各國紛紛把黃金運往美國,還基於一些現實因素的考慮。

二戰後,歐洲被冷戰陰影所籠罩,西歐各國深知自己幾斤幾兩,單憑自身的軍事實力,根本無法阻擋蘇聯鋼鐵紅流的進攻。

西歐各國尤其是處於冷戰最前沿的西德,不得已做出最壞打算,將黃金儲備運往美國,以防領土被佔後落入蘇聯人手中;此外將黃金存在美國,也有為了獲取美國的貸款援助,討好美國人的意思。

講到這就不難理解,為啥如今黃金儲量排名全球第二的德國,有45%的黃金存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裡了吧。

但到了上世紀70年代,西歐、日本等國從廢墟中快速崛起,商品大量湧入美國,美國貿易逆差擴大,黃金儲備快速減少,加速美元貶值。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美國再也無法按照固定價格兌換黃金,被迫宣佈美元貶值。

從那一刻起,各國也就無需承擔維持本國貨幣與美元固定匯率的義務,佈雷頓森林體系正式宣告土崩瓦解,但紐約金庫裡的黃金卻作為“歷史遺留問題”一直留在了美國。

所謂自家的東西放在別人手裡,就是再安全也不如放在自己家裡省心。

如今時過境遷,佈雷頓森林體系已瓦解四十多年,蘇聯也早已解體,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已不值一提,西歐各國便開始打起讓黃金回家的念頭。

從2012年起,德國、瑞士和荷蘭等國以擔心國家黃金儲備安全性為由,要求從美國分批運回黃金,但往往是“無金而返”。

俗話說的好,借錢容易要錢難。

德國的1000多噸黃金,目前僅運回5噸,德方想去看下屬於他們的黃金,還被美方拒絕,這不禁讓各國對他們黃金的安全性深表擔憂。

有人認為,各國黃金的安全與美國國家信用息息相關。紐約金庫裡黃金的安全性,是以美國的國家信用作擔保,所以大可放心。

這話還是有幾分道理。

即便是美國與黃金所屬國爆發衝突,也基本不敢賴賬,因為一旦賴賬就會失信於天下,屆時無信用可言的美元無異於廢紙,這對美國將是災難性的後果。

有吃瓜群眾問:“小打沒事,那要大打起來甚至爆發核戰爭,還在美國的黃金該咋辦?”

若真有那麼一天,就徹底不用惦記什麼存在美國的黃金了。到那時,國家信用就是個笑話,任何的貴金屬或紙幣都是狗屁!

當核彈滿天飛,誰死誰活都很難講時,你是要活命,還是要狗的屁呢?


豐登街


黃金儲備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國際收支,維持或影響匯率水平,作為金融資產持有的黃金,在穩定國民經濟、抑制通貨膨脹、提高國際資信等方面有著特殊作用。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黃金是其貨幣最後的信用支撐,也是抵禦本國貨幣崩潰前的最後保障,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既然如此重要,當然是放在自己手上最安全。

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目前很多國家的黃金卻不在自己手裡,而是存在了美國……

▲黃金是一國財富的象徵,也是一國信用的支撐

一、

據世界黃金協會測算,目前全世界共開採出16萬噸黃金,其中被各國當做黃金儲備的有3.2萬噸,儲備量排名前十的國家為美國、德國、意大利、法國、中國、俄羅斯、瑞士、日本、荷蘭和印度。

1.美國 官方黃金持有量: 8,133.5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76 ,現金價值: 4043億美元。

2. 德國 官方黃金持有量: 3,378.2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69.9,現金價值: 1 679億美元。

3. 意大利 官方黃金持有量: 2,451.8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69.4,現金價值: 1219億美元。

4.法國 官方黃金持有量: 2,435.8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65.4,現金價值: 1,121億美元。

5.中國 官方黃金持有量: 1,823.3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2.3,現金價值: 906億美元。

6.俄羅斯 官方黃金持有量: 1,498.7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16.2,現金價值: 744億美元。

7.瑞士 官方黃金持有量: 1,040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6.7 ,現金價值: 517億美元。

8.日本 官方黃金持有量: 765.2噸,黃金外匯儲備的%: 2.6 ,現金價值: 380億美元。

9.荷蘭 官方黃金持股量: 612.5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63.3 ,現金價值: 304億美元。

10.印度 官方黃金持有量: 557.8噸,黃金外匯儲備的百分比: 6.5,現金價值: 277億美元。

肯定有人好奇,這麼多黃金會藏在哪裡?

有60多個國家將部分或大部分的黃金儲備,藏在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地下金庫裡。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位於紐約自由大道33號,為一幢12層樓的花崗岩意大利風格式建築。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外景

金庫位於聯邦儲備銀行地下25米深的花崗岩層中,其牆壁厚達數米。金庫門框為一個重達140噸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大門則是一個90噸重的鋼質圓柱,圓柱中間為通往金庫的狹窄通道。

當大門關閉後,金庫會自動處於氣密狀態,即便竊賊能穿越銅牆鐵壁進入金庫內部,也會因瞬間窒息而亡。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地下金庫大門

目前,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被認為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黃金貯藏地,儲藏了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近7000噸黃金,保存的黃金佔世界總量的1/4。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裡面的金磚隔成許多儲藏間分別堆放。這裡共有122個儲藏間,最大的可以存放近11萬塊金磚,堆起來有3米高、3米寬、5米多長。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地下金庫中的金條

有人可能要問,紐約金庫再安全但畢竟不是在自己家,若美國人不自覺,抵不住誘惑做點小動作,把黃金出租、轉借甚至是侵吞了怎麼辦?為什麼大家放心把黃金存在這裡呢?

二、

事實上,主動把自家的黃金千里迢迢運到美國,讓美國人代管理,併為此支付一筆不菲的管理費,是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的。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雖然都是戰爭參與國,卻因天然的地緣優勢:東西兩邊都是浩瀚的大洋,北方是一個人少的國家,南邊則是一窮國,沒有外來強敵的入侵而得以安心發展。

二戰結束後,除美國外,世界各主要大國在戰爭中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基本上耗光了黃金儲備、掏空了家底。

而美國卻因向各國販賣物資及武器,大發戰爭橫財,以黃金的形式累計起鉅額的國家財富。

到二戰後期,美國國力不僅獨霸全球,擁有的黃金更是佔到了世界黃金儲備的2/3以上。

在此形勢下,1944年7月,國際社會在美國佈雷頓森林召開會議。

▲參加佈雷頓森林會議的各國代表

會上,之前在國際貿易中以黃金充當國際通用貨幣的“金本位制”被廢除,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再與美元掛鉤,並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

從此,美元正式取代黃金,成為各國貿易的通用貨幣。

由於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黃金,各國購買或兌換的黃金大都來自美國,再加上黃金的運輸和儲備不易,為省去交易和儲備的麻煩,各國乾脆就把自己的黃金存在美國。

由此導致的結果便是,紐約成為全球黃金交易中心,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地下金庫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寶庫”。雖然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已經崩潰,但黃金卻留在了美國。

三、

除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各國紛紛把黃金運往美國,還有其他原因。

美國經濟實力強大,貨幣市場開放,再加上地理位置安全,政局穩定,對各國政府來說,黃金存放在這裡有一種安全感,就像是一個優秀的保險箱。

金庫建成近80年來,還從沒有遭到過搶劫。足有半個足球場大小的金庫實際上沒有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門”,四周都是花崗岩。金庫建在花崗岩上,除了安全外,還考慮到地基必須承受金庫的巨大壓力。

第三個原因則是出於黃金的流動性。由於美國已經集聚了足夠多的黃金,再加上本身開放的金融環境,使得美國成為了黃金交易最便捷的市場。

比如,一個國家銀行想賣黃金,而另一個國家銀行想買,只要在兩個國家銀行間作這種交易之後,紐約美聯儲地下的金庫執行一個指令,如把黃金從2135房間搬到4177房間,那這筆交易就完成了,用不著一個國家把黃金運到另一個國家再提著一大筆錢回來。

於是,出於以上幾種原因,全球大部分黃金都跑到了美國,紐約聯儲銀行金庫中的黃金只有約5%為美國政府所有,其餘屬於60餘個國家和國際機構,可謂不折不扣的“世界金庫”。


金融視角


據世界黃金協會測算,目前全世界共開採出16萬噸黃金,其中被各國當做黃金儲備的有3.2萬噸,儲備量排名前五的國家為美國、德國、意大利、法國和中國。


不少人好奇,這些黃金會藏在哪裡?雖然各國諱莫如深,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不少國家都把黃金存在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地下金庫裡!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位於紐約自由大道33號,為一幢12層樓的花崗岩意大利風格式建築。

金庫位於聯邦儲備銀行地下25米深的花崗岩層中。為安全起見,其牆壁厚達數米。金庫門框為一個重達140噸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大門則是一個90噸重的鋼質圓柱,圓柱中間為通往金庫的狹窄通道。

當大門關閉後,金庫會自動處於氣密狀態,即便竊賊能穿越銅牆鐵壁進入金庫內部,也會因瞬間窒息而亡。

目前,紐約地下金庫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存放地”,儲藏了世界八十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近7000噸黃金。

德國、意大利、荷蘭、瑞士、英國、芬蘭、委內瑞拉等國都把部分黃金儲備存在這裡,佔世界黃金總量的四分之一。

有人可能要問,紐約金庫再安全但畢竟不是在自己家,若美國人不自覺,抵不住誘惑做點小動作,把黃金出租、轉借甚至是侵吞了怎麼辦?

優才哥覺得,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但為啥還要把黃金存在美國人的金庫呢?


事實上,上面的這些疑問,擁有強大智囊團的政府也一定能想到。

主動把自家成噸的黃金千里迢迢運到美國,讓美國人代管理,併為此支付一筆不菲的管理費,這可絕不是腦子被門給擠了,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雖然都是戰爭的參與國,卻因天然的地緣優勢:東西兩邊都是浩瀚的大洋,北方是一個人少的國家,南邊則是一窮國,沒有外來強敵的入侵而得以安心發展。

二戰結束後,除美國外,世界各主要大國在戰爭中殺敵一萬、自損八千,都處於被打殘狀態,戰爭期間基本上耗光了黃金儲備、掏空了家底,經濟面臨奔潰。

而美國卻因向各國販賣物資及武器,大發戰爭橫財,以黃金的形式累計起鉅額的國家財富。

到二戰後期,美國國力不僅獨霸全球,擁有的黃金更是佔到了世界黃金儲備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此形勢下,1944年7月,國際社會在美國佈雷頓森林召開會議。

會上,之前在國際貿易中以黃金充當國際通用貨幣的“金本位制”被廢除,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再與美元掛鉤,並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

從此,美元正式取代黃金,成為各國貿易的通用貨幣。

由於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黃金,各國購買或兌換的黃金大都來自美國,加上黃金運輸、儲存的不便,同時也為了用黃金更方便地兌換美元,各國乾脆就把自己的黃金存在美國,省去了各種麻煩。

由此導致的結果便是,紐約成為全球黃金交易中心,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地下金庫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寶庫”。


除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各國紛紛把黃金運往美國,還基於一些現實因素的考慮。

二戰後,歐洲被冷戰陰影所籠罩,西歐各國深知自己幾斤幾兩,單憑自身的軍事實力,根本無法阻擋蘇聯鋼鐵紅流的進攻。

西歐各國尤其是處於冷戰最前沿的西德,不得已做出最壞打算,將黃金儲備運往美國,以防領土被佔後落入蘇聯人手中;此外將黃金存在美國,也有為了獲取美國的貸款援助,討好美國人的意思。

講到這就不難理解,為啥如今黃金儲量排名全球第二的德國,有45%的黃金存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裡了吧。

但到了上世紀70年代,西歐、日本等國從廢墟中快速崛起,商品大量湧入美國,美國貿易逆差擴大,黃金儲備快速減少,加速美元貶值。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美國再也無法按照固定價格兌換黃金,被迫宣佈美元貶值。

從那一刻起,各國也就無需承擔維持本國貨幣與美元固定匯率的義務,佈雷頓森林體系正式宣告土崩瓦解,但紐約金庫裡的黃金卻作為“歷史遺留問題”一直留在了美國。

所謂自家的東西放在別人手裡,就是再安全也不如放在自己家裡省心。

如今時過境遷,佈雷頓森林體系已瓦解四十多年,蘇聯也早已解體,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已不值一提,西歐各國便開始打起讓黃金回家的念頭。

從2012年起,德國、瑞士和荷蘭等國以擔心國家黃金儲備安全性為由,要求從美國分批運回黃金,但往往是“無金而返”。

俗話說的好,借錢容易要錢難。

德國的1000多噸黃金,目前僅運回5噸,德方想去看下屬於他們的黃金,還被美方拒絕,這不禁讓各國對他們黃金的安全性深表擔憂。

有人認為,各國黃金的安全與美國國家信用息息相關。紐約金庫裡黃金的安全性,是以美國的國家信用作擔保,所以大可放心。

優才哥覺得,這話還是有幾分道理。

即便是美國與黃金所屬國爆發衝突,也基本不敢賴賬,因為一旦賴賬就會失信於天下,屆時無信用可言的美元無異於廢紙,這對美國將是災難性的後果。

有吃瓜群眾問哥:“小打沒事,那要大打起來甚至爆發核戰爭,還在美國的黃金該咋辦?”

優才哥想說,若真有那麼一天,就徹底不用惦記什麼存在美國的黃金了。到那時,國家信用就是個笑話,任何的貴金屬或紙幣都是狗屁!

當核彈滿天飛,誰死誰活都很難講時,你是要活命,還是要狗的屁呢?


獵夢姐


腦殘出題,人為什麼要屙屎



獻帝


一個詞,信用。你在美國放多少黃金,你就可以隨時問美國拿多少美元。



張更上


把黃金放在美國比較危險,連美國最親密的盟友德國要運回黃金都不行,甚至看都不讓看,更別說別國了;美國只口頭上拿信譽做坦保,可萬一有事,能有什麼用,我看各國都被美元綁架,其霸權和美元掛勾,維持美利益的基礎,所以只能慢慢等別國經濟強大了,美元不再是全球準一硬通貨,實現貨幣多元化,代替美元,才有可能慢慢流通回來,可那時美國必不能把手中財富和霸權丟掉,必然打擊或發動戰爭維護其利益,我國更是出頭的椽子,所以怎樣發展和避其鋒芒並運用我國古老太極之道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