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名將被誤認爲是殺人狂魔,竟是字面意思理解的錯誤

耿弇為陝西興平人,少而好學,精通兵法。更始元年(公元23年)漢光武帝劉秀在河北發展地盤,但當時的河北多被地方實力派王郎所佔。耿弇分析形式,認為劉秀是可追隨之人,便率領手下精銳上谷騎兵投奔劉秀。並且在與王郎的作戰中連克連捷,平定河北,初戰便盡顯鋒芒。

東漢名將被誤認為是殺人狂魔,竟是字面意思理解的錯誤

平定河北後,劉秀決心向南發展,耿弇獻上了平齊(山東地區)的三步走戰略:先北上,調集上谷兵馬,第一步,到漁陽平定彭寵,到涿郡攻滅張豐,清除河北殘餘之敵,第二步,南下攻打富平、招降農民軍;第三步,東攻張步,平定齊地。這三步走戰略不僅體現耿弇高明的戰略眼光,還為其日後平齊打下基礎。

東漢名將被誤認為是殺人狂魔,竟是字面意思理解的錯誤

東漢名將被誤認為是殺人狂魔,竟是字面意思理解的錯誤

在耿弇的率領下,前兩步很快就完成了,並於建武五年實施第三步戰略---東攻張步。

張步於王莽末年趁亂起兵,在山東等地發展多年,擁兵十幾餘萬人。面對耿弇的進攻,張步派手下大將費邑在祝阿一帶設防,但祝阿城僅半天便被耿弇率軍攻破。為儘快消滅張步主力部隊,耿弇想出了圍點打援的戰術。他先命令部隊作出要圍攻巨裡城的準備,而當時巨裡城守將是費敢,此人正是費邑的胞弟。費邑見費敢有難,便率精兵三萬前來救援,這正中耿弇下懷。他率軍在費邑路上設伏,打費邑個措手不及,最終費邑大敗被殺,巨裡城守軍也聞風而逃。而大敗費邑後,耿弇也借勢攻克張步四十餘城。巨裡一戰,也成為世界上第一例圍點打援的戰例。

耿弇在山東與張步的作戰中屢戰屢勝,在攻下臨淄後,張步無路可退。張步便聚集其所有兵力十餘萬人與耿弇在臨淄城下決戰。此戰中耿弇親自率軍衝鋒,期間耿弇被敵箭射中大腿,其立刻拿刀砍斷箭桿,然後繼續指揮作戰。憑此勇猛之氣勢,耿弇於次日大敗張步,張步也被徹底打敗,耿弇成功的拿下山東。戰後,漢光武帝盛讚耿弇為韓信第二,因其平齊之戰傑出表現與當年西漢開國功臣韓信平齊時可相提並論。

東漢名將被誤認為是殺人狂魔,竟是字面意思理解的錯誤

關於耿弇,許多人認為其為殺人狂魔,屠城三百。這主要是因為《後漢書》上記載: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嘗挫折。從我們現在詞義理解這句的意思耿弇確實是屠城三百。但《後漢書》所著年代為南朝劉宋時期,那是的“屠”詞義為攻破之義,所以這句的意思應為耿弇攻下三百餘城,未嘗受挫。況且當時劉秀治軍嚴明,耿弇在劉秀手下屠城三百,劉秀會坐視不理,所以耿弇並非殺人狂魔。

耿弇在雲臺二十八將排名第四,平齊之戰,隴西之戰都是其軍事生涯的傑作。與韓信,耿弇如今可以說是鮮為人知,實在讓人感到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