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控制糖尿病?

用戶00973174706


糖尿病很難簡單說清楚,對糖尿病越瞭解越不敢輕易回答。想要控制好糖尿病,讓我們先來了解血糖代謝的情況:

人們攝入澱粉、蔬果等食物,經過消化系統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運送到全身細胞,作為能量的來源。如果一時消耗不了,則轉化為糖原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肝臟可儲糖70~120克,約佔肝重的6~10%。細胞所能儲存的肝糖是有限的,如果攝入的糖份過多,多餘的糖即轉變為脂肪。

當食物消化完畢後,儲存的肝糖即成為糖的正常來源,維持血糖的正常濃度。在劇烈運動時,或者長時間沒有補充食物情況,肝糖也會消耗完。此時細胞將分解脂肪來供應能量,脂肪的10%為甘油,甘油可以轉化為糖。脂肪的其它部分亦可通過氧化產生能量,但其代謝途徑和葡萄糖是不一樣的,轉化能量的速度低於葡萄糖直接轉化。但是提供的能量總數比葡萄糖高。
人體的血糖是由一對矛盾的激素調節的:他們就是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當感受到血液中的血糖低的時候,胰島的A細胞會分泌胰高血糖素,動員肝臟的儲備糖原,釋放入血液,導致血糖上升,或者動員組織中蛋白質分解轉為糖;當感受到血液中的血糖過高的時候胰島的B細胞會分泌胰島素,促進血糖變成肝糖原儲備或者促進血糖進入組織細胞。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時候,同時會抑制胰島素分泌,還會抑制細胞受體對胰島素的利用。

另外,應激反應中,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也必定會引起血糖上升,腎上腺素促進糖元分解及酵解,故增加血糖及血中乳酸,這是由於腎上腺素活化肝臟與肌肉中的磷酸化酶所致。


糖尿病是個非常複雜的代謝狀況,有碳水、脂肪、蛋白質飲食的區別、降糖藥物種類和降糖機理、運動量、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外源胰島素使用、胰島素抵抗,低血糖問題、糖尿問題、併發症問題、腎上腺激素、甲狀腺素、應激反應、黃昏現象黎明現象等等等等,影響血糖的因素多如牛毛讓最專業的醫生也經常感覺力不從心。


目前的糖尿病管理極為混亂,既沒有嚴格的飲食計劃,也沒用營養矯正計劃,就算是經常被掛在嘴邊的糖尿病五架馬車,也是粗鄙的感覺聊勝於無。我認為,每個人病情不同,體質不同、各種飲食、藥物、運動等狀況都不相同,需要一對一針對性的進行全方面健康調控,泛泛的講少吃多餐、適量運動都是不合理的。

或許目前能講的,只有少吃升糖快降糖也快的食物如米粥、麵包、香蕉、大棗等食物,大米換成糙米,麵條換成蕎麥麵這些升糖慢的食物。(注意參考食物升糖表,GI越高代表升糖越快)

嚴格戒酒,然後再做好血糖檢測。

由於不知道服用的具體藥物,也不瞭解身體狀況,不方便做運動指導。


vista說養生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最可怕的就是它容易導致併發症。因此說良好的血糖控制尤為關鍵,可以減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和進展。控制糖尿病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血糖,要做好“五駕馬車”,即飲食控制、血糖監測、適量運動、藥物控制和糖尿病教育。曾在臨床見過一例老年患者,家中孤身一人,老伴已去世,子女在外地忙於工作,老人自己從來沒有去正規醫院確診糖尿病以及接受糖尿病的正規治療,道聽途說一直靠服用某某保健品來降糖,也沒有日常監測血糖,當時患者全身皮膚瘙癢,因為雙眼視物模糊就診於眼科,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已經進入增殖期,需要住院治療。入院後血糖監測結果顯示,血糖15-20 mmol/L,居高不下,患者這才知道原來深信不疑的某某保健品沒有起到降糖效果,後來經過糖尿病教育,讓患者認識糖尿病,教會患者如何使用胰島素,如何監測血糖,如何適量運動,飲食注意事項等等,患者開始接受正規的藥物治療及相應的眼科治療,病情好轉後出院了,還好保留了一點視力,沒有完全失明。這裡說一下,適量運動是指每天半小時以上運動,每週至少要做五次,運動強度要適中,就是運動時你依然能和別人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而不會氣喘吁吁。血糖監測的目的是用來評價糖尿病治療的效果及安全性,也就是說您服用某降糖藥後不僅能夠將血糖降到正常範圍而且不會引起低血糖或其他明顯不適。飲食控制,簡單說就是不能大吃大喝,低鹽低脂低糖飲食,不能想吃啥就吃啥,而且要定時定量。此外,保持良好的情緒,失眠、脾氣暴躁、激動、生氣等均會引起血糖快速升高。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 2014, 30(10):26-89.


藥事健康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多發的代謝性疾病,其判斷標準是:

1. 糖尿病症狀“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任意時間血漿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2. 空腹血漿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

3. OGTT試驗中,2小時PG水平≥11.1mmol/L(200ng/dl)

以上滿足任意一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雖然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無法達到根治,但我們仍可通過一系列方法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1、 合理控制能量攝入,達到理想體重。

2、 控制碳水化合物佔總能量的比例:佔比為50%-60%為宜,最多不超過70%,同時需要注意添加糖的攝入也包含在這個範圍內。

3、 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避免進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腦、腸、內臟等。

4、 適量的蛋白質,膳食中蛋白質攝入量等同與正常人,但1/3為優質蛋白質更佳,如魚、瘦肉、豆製品、牛奶等 。

5、 補充充足的青菜,保證維生素與膳食纖維的來源。

6、 合理調整餐次與進餐時間,適當增加餐次(總能量不變基礎上,分多次食用)。

7、 調整進食順序:先吃青菜與蛋白質類食物,然後在吃主食類食物,以達到降低食物消化吸收速度,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速度 。

二、 運動治療:增加運動,強化肌肉,控制體重 ,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能力!

三、 藥物治療:口服降糖藥、注射胰島素。

四、 自我監測:糖尿病患者應養成良好的自我監測習慣,每天或每餐後固定時間進行血糖監測,及時掌握自己的血糖信息。


控制血糖是一場持久戰,敵人雖然很可怕 ,但他更怕持之以恆,只要你認真對待自己的身體,必將有一份滿意的收穫。


趙冬梅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國家註冊執業藥師

/衡膳學院二級講師


營養百事通


在胰島素沒有發明之前,糖尿病是絕症,加拿大人班廷發明胰島素以後,糖尿病從絕症成為了慢性病,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休斯.伊麗莎白,她12歲患糖尿病,15歲接受胰島素治療,一生共注射胰島素4萬多次,生育有三個孩子,享年72歲。

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藥物控制固然重要,但是飲食和適當的運動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現代醫學認為控制糖尿病需要從藥物、飲食和運動三方面下手,並且三者都要非常重視。

藥物控制

對於糖尿病患者,按時服用藥物顯得非常重要,可以忘記吃飯,但是不能忘記吃藥或注射胰島素。

現在控制血糖的藥物有很多,單就胰島素來說就有長效的甘精胰島素和地特胰島素,一天只用注射一回,還有超短效的門冬胰島素,每次餐前5分鐘注射,不論選擇哪一種胰島素,按時注射都是必須要保證的,否則血糖馬上升高。

降血糖的口服藥物就更多了,例如二甲雙胍,除了能夠降低血糖之外,還能控制體重,這對肥胖患者非常有幫助,有些人用二甲雙胍來減肥,這裡要說一下,這個不可取的,減肥還是得從控制飲食入手。

還有保護腎功能的格列喹酮、對心臟有保護作用的格列吡嗪等等,這些都是降血糖的藥,藥物的選擇不要人云亦云,必須諮詢專業的內分泌科醫生,還有服藥的頻率和劑量,都是需要醫生反覆調整的。

飲食控制

飲食上來說,切記吃含糖或高塘食物,例如香蕉、西瓜等,可以稍微吃一點不那麼甜的獼猴桃,澱粉含量高的也不能吃,例如馬鈴薯,因為澱粉是多糖,最終是要轉變成單糖(葡萄糖)吸收的,忌高血脂食物,多吃蔬菜瓜果,補充蛋白質,例如雞蛋和瘦肉。

飲食原則:少吃多餐。

少吃,可以保證餐後血糖升高不是特別高,多餐,保證機體能夠供能。

運動控制

糖尿病患者需要運動,通過運動來消耗能量,從而降低血糖,但是運動量不能過大,過大容易低血糖(低血糖非常嚴重),所以糖尿病患者運動的把握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般進行有氧運動,身體微微出汗即可,不可貪多求全,超額運動。

從以上三個方面控制血糖,再加上平時定期監測血糖,定期到醫院體檢,檢查糖尿病的併發症。

這樣糖尿病患者就會有一個高質量的生活狀態。


醫者梅廷芳


血糖控制不良,急性併發症、低血糖找上門

血糖達標無疑是調控糖尿病最為重要的一點。長期高血糖是導致糖尿病併發症的危險因素。良好的血糖控制不僅包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的達標,還要儘可能避免血糖的大幅度波動。這樣才能更好地糾正糖代謝紊亂,減少或延緩慢性病的發生。

無論是飲食控制還是藥物治療,都需要經常監測血糖,瞭解治療效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全天7時段血糖監測的意義

凌晨1:00~3:00血糖 主要針對胰島素治療或磺脲類降糖治療的患者,當懷疑出現夜間低血糖時需要進行此時的血糖監測。

餐前血糖

於午餐和晚餐前測定。

睡前血糖

主要用來觀察晚餐前口服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的治療效果,以此來判斷藥物劑量是否合適,是否需要加餐等。

隨機血糖

一天中自我感覺不良時,比如懷疑低血糖或高血糖時隨時進行的血糖監測。

餐後1小時血糖

從吃第一口飯開始,1小時後的血糖水平。監測1小時血糖的意義是瞭解進食某種食物比如水果等的血糖反應,作為選擇食物的依據。

餐後2小時血糖

從吃第一口飯開始,2小時後的血糖水平。反應了進餐對血糖的影響。也是反應胰島素情況的指標,是判斷血糖控制程度的重要指標。餐後高血糖是導致糖尿病併發症尤其是大血管病變的重要誘因。

空腹血糖

前一晚10點後不進食,第二天清晨空腹狀態的血糖水平。反應人體胰島β細胞的分泌功能,是血糖監測的重點。對於用藥的患者,空腹血糖也是決定睡前胰島素用量的依據。

養成及時、規律測血糖的習慣

每一個糖尿病混著在治療過程中都應監測血糖,養成自我監測血糖的習慣,對於一般糖尿病患者來說,一定要監測的是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這兩項基本可以反映全天的血糖水平,而餐後1小時血糖、睡前血糖等則根據自身的情況額外進行即可。即使血糖控制得很好,或沒有不適症狀,也應當保持規律測血糖的習慣。

多久監測一次血糖

血糖控制穩定者 監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即可,1個月監測2~4次即可。

血糖控制比較穩定者 1周監測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2~3周測一次全天7個時段的血糖

血糖控制不穩定者 每週監測不同時段的血糖4~7次

特殊狀況的糖尿病患者 根據病情增加監測頻率。比如以下人群:

口服降糖藥療效不穩定者

糖尿病伴應激狀態如發熱、肺炎、腹瀉、麻醉、手術者

妊娠糖尿病患者

自我感覺不好時


參芪降糖


積極控制血糖,不得併發症

嚴格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療的首要目標,最終目的是不得併發症。對於糖尿病的治療越早開展越有效果,不要白白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飲食療法是一切治療的額基礎,不論患病類型,病情輕重、是否用藥等,任何一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終身進行飲食治療。要控制總熱量、合理配餐、少食多餐、粗細搭配、清淡少鹽等,將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同時控制血壓、血脂,糾正代謝紊亂,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擔。

飲食要全面多樣化,攝入多種食物,如穀類、薯類、肉、蛋、低脂或脫脂乳製品、豆類及其豆製品、蔬菜、水果、乾果等,每天儘可能多樣化的攝入。米麵、肉類中的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魚肉等可經常交替食用。而且每天吃的食物比例要合適,儘量接近人體需要的模式,控制脂肪的攝入量,包括食用油和肉類,增加粗糧雜豆,多吃蔬菜適當吃水果。

糖尿病有多尿症狀,所以很多糖友認為少喝水可緩解多尿症狀,其實多尿是高血糖引起的,由於高血糖,大量的葡萄糖從尿中排出,從而發生滲透性利尿的結果,如果限制飲水會加重高滲狀態,對身體非常不利。所以要儘量多喝水,一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不宜喝未煮沸的自來水、隔夜水及久沸或反覆煮沸的“千滾水”。

相同的事物,每個人的血糖反應也會有區別,比如牛肉,有的人吃了升糖明顯,有的人吃了升糖不明顯,這就需要患者平時注意自我檢測,不同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並據此選擇食物食用。

除了飲食需要控制外,還需要結合個人實際情況採取適當的運動治療。以有氧運動為主,每天運動一次,每次至少30分鐘,每週最少5天,運動時的心率數值在“170-年齡”。適合大多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有做操、打拳、慢跑、較長時間的快走、踢毽子、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跳交誼舞等。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有氧運動的基礎上適當配合一些抗阻力運動,比如腹肌鍛鍊、俯臥撐、手掌推壓及啞鈴運動等,已助消耗脂肪,達到減肥效果。

餐後1-1.5小時候在運動,這個時段碳水化合物已經被消化吸收,往往是餐後血糖最高的時段,此時運動可以避免餐後高血糖的發生,還能避免運動過程中的低血糖反應,有利於血糖的穩定控制。

如果飲食與運動4-6周後控糖效果不明顯,則要根據不同情況開始藥物治療。



糖尿病尚不能治癒,但是可以通過生活幹預和藥物治療來控制,最主要的是穩定血糖。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做,借鑑某糖友的經驗

1、做好自我監測

我現在每天除了上班,上網,看書,就是監測4~8次血糖。早晨空腹和睡前血糖是每天必測的,早空腹血糖是一天的基礎,是用藥、飲食、運動的依據。睡前血糖,是夜間安全的保證。其它根據需要,每天監測不同時間點的血糖。並做好詳細記錄,從中找出血糖變化的規律。

除了自己驗血糖,還會定期去醫院檢查糖化血紅蛋白、血脂、腎功能、眼底等。

2、積極預防低血糖

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嚴重,我第一次低血糖在外面暈倒,幸虧遇上好心人相救,但自己還是很後怕。

低血糖是很危險的。為了減少低血糖,我只有加強血糖監測,現在我每次出門,都要先驗血糖,現在是佩戴瞬感,在外面也隨時測。以防萬一。

3、合理使用胰島素,根據血糖變化,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

現在,我用胰島素(每天早,晚兩次)和門冬胰島素(三餐前),一天五次。在飲食總熱量不變的情況下,根據空腹及餐前血糖高低,調整地特胰島素用量;根據餐後兩小時血糖高低,調整該餐前的門冬胰島素用量。為了防止血糖大起大落,我每次只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胰島素。

我計劃著攢點錢,買個胰島素泵輔助控糖,更方便

4、科學調控飲食

以前只知道控制飲食,卻不懂得科學調控。控制飲食,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碳水化合物係數,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 。另外餐時的蛋白質和脂肪對血糖的影響也要計算在內。對於加餐,既要看當時的血糖值,也要看身體裡之前注射的胰島素還有多少活性。這也要反覆試,加餐二小時後再測一下血糖,如果能在4~6mmol/L之間,說明你加餐合適,否則下次還要調整。


穩糖


你好!養生君以為,你的配圖很好,已經指明瞭答案。控制糖尿病,首先要做的就是糖尿病學習!

有人講過這樣兩句話:很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對糖尿病了解越多的人,往往活得越久。

糖尿病友們,大概都聽說過防治糖尿病的“五架馬車”,而這五架馬車之首,就是教育。

由此可見,糖尿病學習的重要性。通過糖尿病學習,你可以學會以下4種科學控糖方法:

1、血糖監測,指導控糖

想要控制血糖,學會監測是必須的。不知道血糖是高了還是低了,還談什麼控糖呢?

學會血糖監測,才能指導飲食、運動、藥物這三種控糖手段。

2、飲食

多學習糖尿病知識,你才能知道,食物的含糖量、升糖指數、熱量,都會對血糖產生影響。才能知道,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哪些食物應該少吃。

3、運動

多學習糖尿病知識,你才能知道,並不是只要運動就可以降糖。中等強度的運動,加上稍微的疲倦量,對降糖才最好。

4、藥物

多學習糖尿病知識,你才能知道,隨著病情的變化,你可能需要增加或減少藥物劑量,或者更換藥物。如2型糖尿病晚期,胰島功能衰退,你需要使用胰島素才行。

綜上所需,要很好的控制糖尿病,關鍵在於你自己是否肯多學習糖尿病知識,並將所學的應用起來。

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到你,獲取更多糖尿病資訊,請關注養生細談!


醫線天養生園


常吃高糖高熱量食物容易引起糖高,比如主食類,精細的白麵大米,尤其是粥類,經過高溫加工後分解出大量葡萄糖,所以不能喝;肉食類,豬肉牛肉羊肉;付食類,點心蛋糕麵包,還有糖果巧克力等;水果類,高於10%糖分的水果,都不能多吃,比如葡萄西瓜等,當然還有飲料也不能喝! 要想降糖或者不得糖尿病,必須嚴格控糖,科學飲食,少食多餐,適當運動!


歌聲與微笑lu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63e00004098686e9dd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