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藝術網:咸豐重寶吉語錢

我國古代的貨幣(主要是金屬鑄幣)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正用品錢,即具備貨幣的職能,可以正式行用的,用通俗的話講就是能花的錢;另一類是非正式行用的錢幣,雖然鑄造成錢幣的形制,但卻不具備貨幣的職能。這就是指花錢,花錢不用於流通,主要用於避邪取吉。

花錢源於漢代,花錢在早期使用的時候主要是中國民間自娛自樂的一種玩錢,這種錢幣由於不是流通錢,因此它的材質大都比較粗糙,中國民間把這種錢俗稱為“花錢”。“花錢”雖然具有錢幣的形態,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錢幣中的“非正用品”。中國民間花錢的種類繁多,諸如開爐、鎮庫、饋贈、祝福、玩賞、戲作、配飾、生肖等等都要鑄錢,這種“錢”,其實是專供某種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紀念品。其中“吉語錢”是比較普遍的一類花錢。主要以“長命富貴”、“福德長壽”、“加官進祿”、 “天下太平”等吉語為內容,這同時也反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力。

明清時期,花錢的鑄造和流傳達到鼎盛時期,稱謂繁多,內容涉及到了生活的各個領域。當時錢幣版別相當多,並且有較為完備的規範制度,材質也使用銅、鐵、鉛並行。錢文讀法沿襲明制,為直讀。銘文字體有楷、篆、瘦金等多種。到嘉慶之後越加繁盛,到咸豐年間達到頂峰,不僅幣樣層出,而且大小倒置,當百錢小於、輕於當五十錢,書體多變。

咸豐錢可分為重寶、元寶、通寶三種,當五十及以下計值稱為“咸豐重寶”,高於當五十計值稱為“咸豐元寶”,以區別於小平錢“咸豐通寶”。咸豐重寶有“當五”、“一十”、“二十”、“五十”和“一百”等版別。由於咸豐錢發行量少,相對來說比較少見。傳世以雕母、大樣、小平錢、寶福局計值、計重錢少見,新疆寶迪局“當八十”為珍。咸豐重寶也有少量的花錢鑄造,比較少見。

目前就有這樣一枚咸豐重寶花錢展現在國內知名藝術網站上—虎拍藝術網。此枚錢幣為銅錢,也是花錢中的“吉語錢”,正面直讀“咸豐重寶”四字,背後有吉祥話“天下太平”四字,錢幣採用方孔圓形設計,最外圈上刻有傳統吉祥紋飾,環繞一圈,顯得精巧別緻。錢幣保存完好,包漿渾厚,圖案文字清晰,具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顯得自然細膩。

虎拍藝術網:咸豐重寶吉語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