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二物理暑假預習第43篇:小孔成像(講義+免費視頻講解)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冊 第四章 光現象 第一節 光的直線傳播 知識點4 小孔成像

本節內容免費視頻講解見:

【學習目標】

(1)掌握小孔成像的基本原理和作圖.

(2)掌握小孔成像的特點.

【知識點睛】

1.小孔成像實驗:

新初二物理暑假預習第43篇:小孔成像(講義+免費視頻講解)

2.小孔成像的原理—光的直線傳播

3.小孔成像的特點:

(1)倒立的實像;

(2)像可能是放大的,可能是縮小的,也可能是等大的;

(3)小孔成像的特點與小孔的形狀無關.

【經典例題】

例1 本題視頻解析見騰訊課堂《初二物理上冊知識精講》-14-小孔成像

陽光燦爛的日子,在茂密的樹林下,常能在地上見到許多圓形的光斑,這些光斑是( )

新初二物理暑假預習第43篇:小孔成像(講義+免費視頻講解)

A.太陽的虛像

B.太陽的實像

C.樹葉的影子

D.樹葉的實像

例2 本題視頻解析見騰訊課堂《初二物理上冊知識精講》-14-小孔成像

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在課外按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初步得出像的特點是倒立的等大的實像.現他想在半透明紙上看到一個放大的燭焰的像,正確的做法是( )

A.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換一根燭焰更大的蠟燭

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小孔擴大至直徑約3cm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小孔由三角形改成圓形

D.保持其他條件不變,適當縮短燭焰到小孔的距離

新初二物理暑假預習第43篇:小孔成像(講義+免費視頻講解)

【隨堂練習】

1.小明同學在課外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是( )

新初二物理暑假預習第43篇:小孔成像(講義+免費視頻講解)

A.蠟燭的正立像

B.蠟燭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圓形光斑

2.圖中是小明同學製作的針孔照相機.分別調整內、外紙筒和蠟燭的位置,保證都能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蠟燭的像.則( )

新初二物理暑假預習第43篇:小孔成像(講義+免費視頻講解)

A.半透明膜上成的是正立的像

B.將蠟燭遠離小孔一段距離,像變小

C.將內紙筒向遠離蠟燭方向移動一段距離,像變小

D.將外紙筒向遠離蠟燭方向移動一段距離,像變大

3.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的實例.北宋科學家沈括也做過精彩的描述,他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隙所束,則影與鳶遂相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又如窗隙中樓塔之影,中間為窗所束,亦皆倒垂…”.(如圖)

新初二物理暑假預習第43篇:小孔成像(講義+免費視頻講解)

某同學用硬紙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圖所示.

新初二物理暑假預習第43篇:小孔成像(講義+免費視頻講解)

(1)請在圖中作出蠟燭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標出A′、B′)

(2)發現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後,像離小孔越遠,像就越大.他測出了不同距離時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新初二物理暑假預習第43篇:小孔成像(講義+免費視頻講解)

根據表中的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後,像的高度h與像到小孔的距離s成________.(選填“正比”或“反比”)

(3)該同學知道樹蔭下的圓形光斑就是太陽通過樹葉間的小孔射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測出了光斑的直徑為2.8cm,光斑到小孔的距離為3.0m,從書上查到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陽的直徑為________m.

新初二物理暑假預習第43篇:小孔成像(講義+免費視頻講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