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課堂」激發戍邊豪情

本報訊 李國濤、李小彬報道:高原初秋,寒意漸濃。日前,西藏山南軍分區邊防某團在海拔4700米野外駐訓場,開展裝甲兵協同出擊奪控要地實戰化演練,參訓官兵迎風戰雪,鬥志昂揚。該團政委楊志明告訴筆者,網絡資源中有上百個著名紅色基地的虛擬場景,他們在野外訓練場也能通過網絡按時搞好教育,讓官兵身臨其境地感悟革命先輩事蹟,激發戍邊豪情。

山南軍分區駐地分散、點多線長、條件艱苦,有的邊防連隊大雪封山長達7個月,有的連隊到縣城需1天時間,有的哨所駐紮在絕壁上,一袋米一筐菜全靠肩挑背扛。在軍分區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調研時,有些基層官兵就反映,駐地偏遠,紅色勝地參觀見學難度較大,缺乏現場儀式感,教育難以產生實效。

如何讓教育真正入腦入心?在軍分區黨委議教會上,黨委“一班人”達成共識,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線上線下同步開展,雙管齊下讓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筆者看到,該軍分區網絡“e課堂”精彩紛呈,既有主題教育精品教案、軍分區所屬部隊的發展歷程、英模名錄,又有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古田會議舊址、延安革命遺址等紅色基地的資料介紹,使戍邊衛士可以在一張張照片、一段段影像中,緬懷革命先烈,強化歷史記憶,接受精神洗禮。

“教育只有與新時代接軌才能引起共鳴。”前不久,習主席在中央軍委黨的建設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邊防某連指導員李超認真學習後,第一時間將學習感悟推送到連隊微信群。官兵圍繞“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強則軍隊強”“強軍之道,要在得人”等精神要點,結合高原實際、崗位特點自發開展討論,掀起學習熱潮。

如今,4G網絡已覆蓋軍分區各個連點哨卡,官兵輕擊鼠標、手點屏幕就能隨時隨地受教育。主題教育插上“網絡+”的翅膀,為練兵備戰提供了強大動力。今年以來,該軍分區官兵出色完成無人區巡邏、高寒山地演訓、戰備拉動等任務80餘項。

“e课堂”激发戍边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