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吃飯的4個誤區,很多人都深信不疑,院士提醒千萬別理解錯了

關於吃飯的4個誤區,很多人都深信不疑,院士提醒千萬別理解錯了

院士提醒老年人:吃飯避開4誤區

指導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 王隴德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陳君石

老年人會因自身生理狀況或受過去的一些觀念影響,而形成飲食誤區。

誤區1

長期吃稀爛的菜和粥

由於牙不好,不少老人習慣於吃煮得稀爛的菜和粥。但如果吃粥的量過多,特別是老年人消化代謝減慢,胃難以很快排空,會造成胃部不適。菜如果長時間煮,會把水溶性維生素給煮沒了,吃到最後就只是吃了點纖維,沒有吃到營養。

誤區2

鈣補得越多越好

許多老人誤以為,鈣補得越多,吸收得越多,新生的骨骼組織也就越多。其實不然。過量補鈣並不能使骨骼強壯,反而會引起併發症,危害老人健康。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表示:“喝奶是最好的補鈣方式。奶中鈣的吸收率可達到40%,而服用鈣片,吸收率只有 10%左右。每天喝夠400~500 毫升奶,每 100 毫升奶裡邊有112 毫克鈣,正好夠一天的。按照英國食物標準局的建議,每天應補充800毫升。”

誤區3

越清淡越好

關於吃飯的4個誤區,很多人都深信不疑,院士提醒千萬別理解錯了

隨著富貴病發病率上升,老人們也越來越傾向於清淡飲食。這樣的想法雖然沒有錯,但有的老人油、肉不進,這也不可取。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表示:“不要盲目迷信清淡。糖及膽固醇也是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比如,膽固醇不僅作為身體的結構成分,還是合成許多重要物質的原料。它們既不可多,也不可缺。”

誤區4

沒吃主食等於沒吃飯

“這是很多老人特別是農村老人存在的一個誤區。”王隴德表示,老年人每天要吃差不多兩個網球那麼多的主食。從營養學上講,一天當中,主食的熱量提供佔 50%是最適宜的,不要多,也不要少。70 歲以下的年輕老人,建議一日三餐當中至少有一頓是粗糧,這樣可以補充B族維生素和纖維素,預防和緩解便秘問題。(本報記者楚超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