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长洲义门先生——何焯书法

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长洲义门先生——何焯书法

何焯(1661—1722),字润千,因早年丧母,改字屺瞻,号义门、无勇、茶仙,晚年多用茶仙。 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寄籍崇明,为为官后迁回长洲(苏州)。先世曾以“义门”旌,学者称义门先生。

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长洲义门先生——何焯书法

清康熙四十二(1703)年癸未科第二甲第三名进士。 曾为皇八子胤禩伴读。在当时以通经史百家之学,长于考订而有盛名。他在考据学上很有造诣,对坊间出版书籍的错误都一一订正。

何焯与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并称为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当时人争索何书,更有好事者以重金争购其手校本。他的楷书作品《桃花园诗》简静疏朗,清雅古穆,为书迹中的上上之作。

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长洲义门先生——何焯书法

何焯少时钝拙,14岁后方发奋攻读,学问大进。焯于考据学颇有造诣,年轻时先后拜吴县邵弥、安溪李光地为师,又与太原阎若璩为友,寓居阎家,与阎通宵切磋议论。焯治学严谨,藏书数万卷,凡四部九流,直到杂说小学,无不一一探索考证,辨明真伪,疏清源流,各作题识。对书坊出版书籍的错误、缺漏,字体的正写、俗写,也逐一分辨订正。焯校定两《汉书》、《三国志》,凡议论人物,必究其家世,明其表里;议论事情,必晓其始末,尽其变化;指点时政,必根据国势民俗,析其利弊。

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长洲义门先生——何焯书法

何焯博览群籍,长於考订。校勘古碑版最精。喜临摹晋、唐法帖,所作真、行书,并入能品。时人以为可与晋唐书法家媲美,与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并称为康熙间四大家。曾受命为康熙皇帝写《四书集注》,刻成木版藏于宫内。

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长洲义门先生——何焯书法

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长洲义门先生——何焯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