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罰50萬到告別「唯數據論」,萬衆期待的「內容爲王」時代要來了?

9月3日,海淀法院網發佈“案件快報”:因《延禧攻略》的網絡傳播權被侵權,愛奇藝將今日頭條訴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權,並賠償共計3000萬元。

除了這條訴訟案件,愛奇藝今日還發布了一則名為《告別唯流量時代,愛奇藝正式宣佈關閉顯示前臺播放量》的聲明,引起了影視行業的關注和重視。

從被罰50萬到告別“唯數據論”,萬眾期待的“內容為王”時代要來了?

聲明中指出,在視頻行業,攀比播放量引發的負面效應日益凸顯,從業人員在“唯播放量論”的影響下,將播放數據作為重心,失去了創作和宣傳的本心,還出現了博人眼球的低俗炒作,甚至滋生了“刷量”等違法行為。以播放量為評價標準的單一化趨勢,使得不少優質作品被埋沒,“行業健康可持續成長的土壤遭到破壞”。

愛奇藝表示,“決心率先嚐試結合內容作品的美譽度、社會影響力、價值導向等因素,搭建一個評價體系多元、綜合權重合理的熱度值評估體系”,將更多優質作品帶給用戶,也促進行業改善“唯數據競賽”帶來的弊端。

從被罰50萬到告別“唯數據論”,萬眾期待的“內容為王”時代要來了?

成也數據、敗也數據,影視人為什麼痛恨"刷量"?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創造一天點擊14億,總播放量超400億的記錄!”

“《楚喬傳》播放量突破400億!”

……

母庸質疑,2017年是電視劇爆款年。但突破400億的驚人播放量,卻讓人產生質疑。不少網友對於動輒突破3、400億播放量的“大”數據進行調侃:“中國的網民真是忙啊!什麼劇都得去看一遍。”“這播放量都能繞地球好幾圈了!”

根據《2018年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7.72億人。那麼,中國有14億人口、7.72億網民,一天點擊14億意味著幾乎所有網民都熬夜刷了當天更新的兩集電視劇,而400億的播放量相當於每位網民平均看了近52次該電視劇。

顯然,這些幾百萬的播放量並不多麼真實,“刷量”等數據造假、注水現象已不是新鮮事,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影視行業的健康發展。

從被罰50萬到告別“唯數據論”,萬眾期待的“內容為王”時代要來了?

最近正在熱播的劇集《天盛長歌》雖然其豆瓣評分高達7.7分,口碑不錯,但其口碑的走高,未反映在收視率、播放量等數據上,數據並不喜人。隨即,《天盛長歌》官方便發佈一則《自律聲明》,稱無論面對多大的外部壓力,也不會參與任何數據的買假造假。

收視率與口碑倒掛的現象不罕見,《天盛長歌》並非孤例。不理想的收視成績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其中的“假收視率”仍是目前難以根治的業界難題。如果假數據問題難以被改善,行業依舊以“唯播放量論”為共識,將會出現更多《天盛長歌》這樣叫好不夠叫座的劇集被觀眾錯過。

從被罰50萬到告別“唯數據論”,萬眾期待的“內容為王”時代要來了?

此外,前段時間,愛奇藝起訴了杭州飛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稱其“惡意刷量”導致9.5億次的虛假點擊,並按每1萬次虛假訪問量15元的刷量收費標準非法獲利上百萬元,構成不正當競爭。

最終,上海徐彙區法院宣判愛奇藝勝訴,杭州飛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賠償愛奇藝50萬元,並登報道歉。

文娛產業宋律師向《首席娛樂官》表示,對於這起訴訟,50萬元的賠償還是輕了點,但重在十分有意義。可以說,這次愛奇藝起訴杭州飛益,是整個行業第一次視頻網站起訴“刷量”公司,也是視頻網站第一次正式用法律武器抵制“刷量”。

知名文化科技投資人曹海濤也談到:“好的東西不一定點擊量高,點擊量高的不一定好,文化產業是重要的思想意識窗口,必須把握好這個方向,才能走得長遠!”

“刷量”或許可以刷出一部爆款熱門劇,但也刷來了對產業鏈、平臺、製作方、用戶的多重傷害。愛奇藝在抵制“刷量”上邁出了第一步,將會給影視行業帶來一股正氣之風。

從被罰50萬到告別“唯數據論”,萬眾期待的“內容為王”時代要來了?

愛奇藝的呼籲,能否徹底告別"刷量"時代?

據瞭解,採取關閉顯示前臺播放量這一舉措的愛奇藝,是國內首家實施該舉措的主流視頻平臺。而在國外,Netflix、Hulu等視頻平臺方一直隱藏視頻播放量等信息,普通用戶在前臺無法直接觀看。

愛奇藝關閉外顯播放量的行為迅速在業內引發了熱烈討論和高度關注。從大家的討論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從業人士對此舉的態度都是拍手稱快的。

編劇宋方金表示:“這個聲明是對當下虛假數據量的一次重擊,對行業是極大利好!可以認為這個聲明是行業從虛假走向真實的一個關鍵節點,這看似是平臺的一小步,實際上是行業的一大步!”

一位業內製片人則直接稱讚:“愛奇藝的聲明有利於除掉數據造假這一‘毒瘤’,是行業的重大轉折點,將會改變視頻平臺和影視行業的格局。”

從被罰50萬到告別“唯數據論”,萬眾期待的“內容為王”時代要來了?

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會長尤小剛曾批評道:“假數據愈演愈烈,成了一個非常發達的產業,甚至成了奇貨可居的產業。買來的假數據不具備參考價值,也破壞了市場機制。

面對愈發離譜的網絡“大”數據,愛奇藝一直在遏制“刷量”行為上不斷努力。從2014年開始,愛奇藝便開始建立防作弊系統,並不斷進行數據監測系統的研發與創新,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之後的幾年時間裡,愛奇藝不斷完善防刷系統和風控系統,加強網絡數據安全性,來確保數據的客觀公正。

編劇汪海林直言不諱,愛奇藝的積極動作是“變革性的舉措”,它會倒逼其他視頻平臺共同抵制“刷量”等諸多過度關注播放量帶來的不良影響,“再接下來就要看電視平臺了”。

從被罰50萬到告別“唯數據論”,萬眾期待的“內容為王”時代要來了?

目前,愛奇藝視頻平臺上,《天盛長歌》的播放量已變成熱度6366,以超百億點擊量收官的《延禧攻略》熱度為9816,即將結局的《香蜜沉沉燼如霜》熱度為8309。

對於愛奇藝建立的熱度值評估體系,中國傳媒大學受眾研究中心的學生表示,愛奇藝的“內容熱度”會比之前的點擊量播放量更客觀、更多元,更適合用戶對作品進行判斷。編劇汪海林則認為除了平臺的後臺數據,還應有第三方綜合影視作品的口碑、影響力、播放量等多方面,給出更科學真實、公正客觀的參考數據。

還有位從業人員表示,之前在競爭對手都“刷量”的環境下,他們也得進行“刷量”,否則根本爭不過。經過愛奇藝抵制“刷量”的一番動作,他們至少可以用作品說話了,不用擔心爭不過“流量”了。

此外,業內工作人員紛紛表示,希望通過愛奇藝一番積極大膽地探索和努力,能讓整個行業共同攜手抵制“刷量”等不良現象,對“唯流量時代”說再見,還行業一個健康發展的大環境,告別“唯流量論”,以作品質量為核心。

歡迎訂閱“首席娛樂官”,點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