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蔣村鎮莊園村人楊民社真情回憶——往事如歌

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蔣村鎮莊園村人楊民社真情回憶——往事如歌

童年全家合影

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蔣村鎮莊園村人楊民社真情回憶——往事如歌

楊民社童年

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蔣村鎮莊園村人楊民社真情回憶----往事如歌

一、 舅小外甥大

著名作家冰心在《繁星 春水》中說道“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含淚回憶時的微笑。”年屆不惑,每每想起童年舊事,總是歷歷在目,如在昨日。母親養育我們姊妹九個確實不易,最小的我還不及大姐的兒子大呢! 儘管我年齡小,但是我的輩分在那擺著呢!大我十幾歲的外甥還得叫我舅舅,而且玩耍的時候常常要帶著我一起玩。我們小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什麼時尚的玩具,眼巴巴地看著小夥伴們甩著響鞭,抽打著飛轉的陀螺,我很是羨慕。外甥便學著大人的樣子,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時間,給我做了一個精緻的陀螺,還用麻繩給我擰了一條鞭子,手把手地教我玩,怎麼發陀螺,怎麼用鞭子,直到我運用自如。把我高興得晚上在家裡的油燈下還玩得不亦樂乎。

那時上學不像現在課程多,作業量大。春天時候,下午上完兩節課就放學了,外甥就帶上我和夥伴們一起去麥地裡挖豬草,那時不用除草劑,地裡面草很多,不一會就弄了滿滿一筐子。大家便在一起玩“丟草窩”的遊戲。就是先挖一個十公分見方的坑,然後每人從各自的草筐裡抓一大把草放進坑裡,再在幾米外畫一條線,每人站在線外往坑裡投石塊,投中者就可以得到一坑草的獎勵。往往是年齡大的孩子有優勢,贏的幾率大。而年齡較小的孩子卻一無所獲,甚至於把自己辛辛苦苦挖得的豬草輸了個精光,只能空手而回。

二、瓜地奇遇

外甥為人忠厚老實,剛從學校畢業就被安排和作務西瓜的客人務西瓜。我上小學了,一到暑假,稍大點兒的小夥伴知道我外甥看西瓜,他們就勾引上我和他們一道去西瓜地裡偷西瓜。我因年齡小,不懂事,頂不住他們的蠱惑,就跟著去了。那時地裡的收成不好,人們就把土地利用的很充分,西瓜往往和玉米套種,幾行玉米中間種一行西瓜,再種幾行玉米,再種一行西瓜,如此反覆。因此,增加了看管西瓜的難度。

記得我第一次去偷西瓜的時候非常害怕,心裡直打鼓。我按照大點兒的孩子的教導,順著玉米行子爬行,眼看就要進入西瓜地了,可能是外甥聽到了響動,從瓜棚裡出來了。把我嚇得爬在玉米地裡一動不動,心裡想著課文裡描寫邱少雲的話語,決心像邱少雲那樣潛伏在敵人的前沿陣地。還不忘把臉偏向一邊。“四舅!你爬那裡幹啥呢?”突然傳來的聲音嚇了我一大跳,我的身子不由自主的抖了起來。順著聲音望去時,只見外甥已到了我的身旁,隨即把我拉了起來。他拍掉了我身上的塵土,埋怨道“看把衣服弄成啥了!回家外婆一定要罵的!”邊說邊領我到了瓜棚邊,對著裡面說道:“師傅,這是我四舅。來咱們瓜地玩來了。”“快讓你舅到棚裡面坐!”師傅說話間動作麻利地切開了自己預留的西瓜種子。對我說:“小杭他舅快來吃吧!把瓜籽給咱放到盆子裡。”看著誘人的黃瓤黑籽又帶著沙汁液流淌的西瓜真讓人饞啊!我接過西瓜狼吞虎嚥起來,一連吃了四牙,真過癮!走的時侯外甥又給我抱了一個大西瓜把我送到大路上,讓我抱回家去。半道上就被小夥伴們熱情地接住了,濱海哥急切地對我說:“就知道你外甥在那,他不會逮你的才讓你去的,要是換成別人去的話可就慘了!”雖說我沒有完成大夥交給的偉大而艱鉅的任務,但是大家還是有西瓜吃也算是不虛此行了。小夥伴們歡天喜地地分享了我的勝利成果,皆大歡喜。

三、遇險見真情

暑熱難耐,最好的活動便是游泳了。我自小就膽子小,不敢下水。加之父親特別嚴厲,不准我去河邊玩。我父命難違,不敢去學游泳,只有站在河岸上看的份。村子北面有個護城河,那裡是孩子們的樂園。聽著小夥伴們的叫喊聲和打鬧聲,看著他們快活地在河裡玩,我心裡像貓抓似的,那個難受勁就別提啦!我不再滿足於只飽眼福了,我慢慢地到了河邊。雙學哥大我兩歲,是個弄潮兒。你看他一會兒“睡”在水面上一動不動地“漂黃瓜”。一會兒站立在水裡只露出個腦袋扎立水。一會兒又從這頭游到那頭,身後留下一朵朵浪花。看得我眼花繚亂,直嚷著:“雙學哥,我也要玩!雙學哥,我也要玩!”

雙學哥便答應馱我從河東頭到河西頭,我可高興啦!急忙下水爬到他的背上。一開始藉助慣性還遊了一段,要過河中心那深潭了,我心裡一緊張,急忙用雙腿夾住了雙學哥的腿,這樣一來,雙學哥的雙腿不能很好地用力,我們一下子沉了下去,水沒過了我的頭,水又從嘴裡灌進了肚子裡。這下我徹底地慌了手腳,一邊大喊“救…”,命字還沒有出口,水又灌進去了。我一邊喊,一邊本能的用手上下撲打,一會兒上浮,一會兒下沉…忽然覺得腿被什麼東西碰了一下,接著我便騎著人的肩膀浮上了水面。啊!我得救了!原來是外甥在河岸上看到我遇到了危險,連衣服也沒顧得上脫就跳入河裡。鑽到我身下,用肩膀把我頂了上來。“還是外甥對舅親啊!”聽著旁人的議論我心裡樂滋滋的。此後,我便下決心學習游泳本領,終於學會了游泳。後來我在甘峪口小學任教時,還在甘峪水庫裡遊過泳呢!

三、二姐教我寫作文

我出生那年二姐已經考入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成了我們當地第一個女大學生。我上中學時校長姜守身老師常常在學生大會上表揚她呢!我的愛好文學也得益於她的影響。記得二姐在她孩子一歲半時,從陝北迴家把我和外甥帶到戶縣照相館合影,這照片我們還保存著!記得二姐帶著我和小外甥遊覽了鐘樓,還在鐘樓飯店給我們買油糕吃,那可是我第一次上縣城來,那油糕也是我記憶裡最好吃的油糕了。直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回味無窮呢!我上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寫作文了,上四年的時候,我的學習成績已經名列前茅了。正好我們學習了書信的寫法,我就試著給二姐寫了一封信,照著她給家裡寫信的信封上的地址寄了出去。一個星期之後,郵遞員給我送來了一個郵件,我急忙打開一看,原來是二姐的回信,和一本精美的硬皮日記本。二姐在信裡對我所取得的成績大加讚揚,告訴我“學習要持之以恆,興趣要從小培養,寫作文要注意積累素材,”筆記本是她上大學時買的,送給我以此鼓勵我好好學習。讓我寫日記、積累材料。我深受鼓舞,決心要像二姐那樣,將來考上大學,以此來報答她對我的關懷!我就用那個筆記本摘抄優美詞句,寫心得日記。後來二姐調回戶縣工作,我也常常在節假日去她家裡玩。她總是給我做好吃的,帶我去電影院看電影,給我買圖書。記得一年國慶節時,我到二姐住的戶縣師範的家裡,二姐讓我和外甥們去電影院看電影,上映的是《萬水千山》,我被影片中的情節深深地感染著,回到家裡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就連夜晚寫了一篇觀後感,二姐看了後說我寫的不錯。抓住了重點寫出了真情實感。鼓勵我要堅持著寫下去,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就能成功!我也就學習上的問題請教她。我上高中時,她還通過各種渠道給我找複習資料,給我講各種文體的特點和寫法,講議論文的要素和議論方法。我的勤奮好學,認真鑽研給二姐留下了好印象。她時常教育她的孩子們要向我學習“你們都要向你四舅學習!,學習你四舅酷愛學習,刻苦認真,勤於動腦,勤於動筆的優點…”。

二姐教育有方,三個孩子兩個都是研究生畢業,兒子在建築設計院做藝術總監,女兒在寧波服裝學院任教,都是業務骨幹。外甥女從小就聰明,我上初中時她才上二年級,一次,我在臘八節時騎自行車從老家送她去戶縣,剛下過雪,路都結冰了,我和朋友一起走時,突然一滑,我都差點兒摔倒,她卻自如地跳了下來。我朋友驚訝地對我說“民社,你外甥女真機靈啊!”。我曾問過她:“將來想不想教書?”,她回答道“要教書就要教大學!”,真是人小志氣大啊!後來她考上了四川大學服裝設計專業,畢業後又上了西安工程大學的研究生,如願以償地教了大學。我其所以上師範也是受了二姐的感染。她一生從教,可謂桃李滿天下了。她曾經連續幾年參加高考語文的閱卷工作,評閱作文。我很是羨慕。閱卷結束後她都要回來看望母親,在家小住幾日。我們便在一起探討寫作和教學中的問題。每當我的作品發表了,我總會第一時間告訴二姐,與她一起分享歡樂,她聽到後顯得比我還要高興。至今她那裡保存的我發表的作品比我收藏的還要全面呢!如今母親不在了,我對二姐的尊敬有加,常常關心她的身體情況,每次在電話裡都是她說的話比我的話多,她給我講怎樣養生,怎樣保健,要注意身體,不要掛念她。我開玩笑對別的姊妹們說二姐的電話就像是健康講座啊!

四、大哥的教導

大哥是我的榜樣!他長我十四歲,上初中時就遇到文化大革命,沒有學到多少文化。可他有畫畫的天賦,畫啥像啥。這可能是得益於母親的遺傳吧,母親就心靈手巧。大哥初中畢業後回鄉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在甘嶼水庫工地上勞動時被戶縣煤渣製品廠招去辦黑板報。他勤奮好學,刻苦用功,學習新聞函授,寫作新聞通訊,稿件多次在報刊電臺發表、播出。被提拔為廠辦文書。他又參加廣播函授大學學習,取得了大專文憑,憑著自學在招幹考試中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轉正為國家幹部。後來又參加黨校學習取得了本科文憑,被評為高級正功能師。出版了文學作品集《奮鬥者的足跡》,是他的寫照。我在上高中時,高考要考時事政治,他就給我收集有時政內容的《半月談》 雜誌,讓我學習時參考。他發表了作品就和我交流寫作經驗。我去他們廠裡時,他就給我買好吃的,給我買參考書,買本子。還不時的給我零花錢。對我循循善誘,耐心教導。我在學習中有啥困難也願意與他傾訴。後來,我參加工作了,因有寫作特長,總想改行從政,他就給我講道理,鼓勵我堅持寫作,但是不要改行。業餘寫寫還行,如果專業搞寫作並不見得就好。多虧聽了他的話,我才在教育戰線堅持到現在。他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我怎樣與人相處,怎樣處理好工作和興趣愛好的關係,怎樣處理好家庭裡的各種關係。在教育孩子方面,他言傳身教,他兒子小時候他教育孩子要和同學比學習,不能比吃穿。兒子學習出色,品學兼優,後來考上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國際關係學院特種兵指揮專業。前段時間忙於籌辦女兒的婚事,常常和二姐、大哥聯繫,5月5日,大家都回來參加了女兒的新婚答謝宴會,一家人歡聚一堂堂,其樂融融。

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蔣村鎮莊園村人楊民社真情回憶——往事如歌

楊民社大哥一家

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蔣村鎮莊園村人楊民社真情回憶——往事如歌

楊民社

楊民社,西安市鄠邑區蔣村鎮莊園村人。鄠邑區兩營小學一級教師,省、市楹聯學會會員,鄠邑區作家協會理事,《小作家精選》特約編輯。有多篇作品見諸報端。作者創辦幼芽文學社,在學生作文輔導方面成績突出,輔導的學生多次在全國作文大賽中獲獎,多篇教學論文在報刊發表和獲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