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迅速掀起貫徹落實旅遊興疆戰略熱潮

乘旅遊發展東風 揚跨越發展之帆

——巴州迅速掀起貫徹落實旅遊興疆戰略熱潮

新疆巴州迅速掀起貫徹落實旅遊興疆戰略熱潮

8月30日,市民在庫爾勒市天鵝河景區(鴻雁河段)遊玩。

絲路樓蘭網全媒體訊(周海霞 楊坤)8月25日,自治區旅遊發展大會召開。會議提出旅遊興疆戰略,要求切實把大力發展旅遊業擺在關係各族人民福祉、關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係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精神像一股強勁的東風,揚起了巴州推動旅遊業跨越式發展之帆,巴州旅遊產業藉此東風,乘風破浪,開始加速前行。

目前,巴州正在擬定《自治州文化旅遊產業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1+3+3+改革開放”總體工作部署實施方案》《加快巴州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及自治州文化旅遊+交通運輸、農業、工業、體育運動、食品行業融合發展等8個配套實施方案,建立健全黨政統籌、政企聯手、部門聯合、上下聯動的旅遊管理體制。舉全州之力,聚全民之智,群策群力吹響了加速推動全州文化旅遊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號角。

打造新動能 深化全域旅遊發展理念

8月25日,陝西遊客田文瑞一行在博斯騰湖蓮海世界景區遊玩後,來到博湖縣才坎諾爾鄉拉罕諾爾村,在村民李仕付的桃園採摘併購買了幾公斤桃子。李仕付說:“每年旅遊旺季也是桃子的成熟時間,遊客們也喜歡在桃園體驗採摘的樂趣,根據季節不同,我以每公斤10~20元不等的價格將桃子出售給遊客,每年每畝收入在10000元以上。”在採摘購買了桃子後,田文瑞一行又驅車來到S206線公路附近的“西海龍漁村”農家樂用晚餐,品嚐了老闆推薦的“西海龍紅燒魚”“博湖清蒸魚”和“特色剁椒魚頭”等特色菜。田文瑞說:“欣賞了美麗的博斯騰湖風景,體驗了鄉村採摘樂趣,晚上還能品嚐特色魚宴,這次旅行很充實,也很有趣。”

從景點旅遊到鄉村特色旅遊,這是博湖縣今年發展全域旅遊的一大亮點。隨著大力推進全域旅遊,像博湖縣才坎諾爾鄉這樣的特色採摘園和農(牧)家樂已遍佈博湖縣各個鄉鎮,在為遊客提供新奇的旅遊體驗的同時,也拓寬了當地農牧民的致富途徑。

巴州文化旅遊資源的“得天獨厚”,在全國旅遊界已有一定知名度。為了打響巴州文化旅遊產業品牌,今年,巴州以“激活千年文化,聚力文旅產業”為工作目標,圍繞提升文旅產業發展能力,拓展文旅發展空間,培育文旅增長極,構建文旅產業新體系,培育文旅市場新主體和消費新熱點,實施文旅品牌驅動戰略,創新文旅發展新引擎等工作要點,全州各級黨委、政府堅持“融合發展,綠色發展,示範引導”,按照“新文化、新旅遊、新視野、新巴州”的工作思路,用新活動、新辦法、新思想打造新動能,加速形成巴州文旅資源融合機制,發揮文旅融合倍增效應,豐富全域旅遊的全鏈條,對文旅工作定位更聚焦,思路更清晰,謀劃更靠前,措施更務實。

撬動新支點 激活旅遊市場內生動力

8月25日,來自全疆各地的300名體育運動愛好者齊聚焉耆縣七個星鎮鄉都酒堡,參加首屆“儀爾鄉都杯”紅酒馬拉松賽。遊客採摘葡萄、品嚐葡萄,葡萄架下洋溢著歡聲笑語。

來自重慶市的52歲遊客馬選菊,遊覽了焉耆十萬畝釀酒葡萄產業園,走進天塞酒莊感受了葡萄酒文化,並參加了葡萄採摘活動。馬選菊說,這次體驗活動讓我感受到焉耆的“紅酒之都”美譽果真名不虛傳。焉耆縣通過舉辦葡萄酒節系列活動,開展遊葡萄園、採摘大賽、研學遊等活動,提升了焉耆縣及焉耆葡萄酒產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今年,巴州堅持“黨政主導、文旅融合、激活主體、市場運作”的活動舉辦原則,秉持“投入最小,效果最佳”的槓桿撬動理念,以市場需求指導活動策劃、打造主題活動亮點,激活市場內生動力。

從年初開始,全州及各縣市以“旅遊+”為核心,在頂層設計、行業聯動、社會參與、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等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和積極嘗試,各類項目迅速落地,全域旅遊進展取得良好效果:今年1-7月,全州旅遊接待人數951.15萬人次,同比增長31.2%;實現旅遊總收入34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7月實現旅遊接待人數363萬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遊總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30%。

巴州各項文化旅遊節事活動從6月起就開始密集舉行,從最近3個月看來,平均3天就有一場活動,活躍度可見一斑。

這一系列密集的文化旅遊活動,為巴州旅遊市場持續發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且通過各種媒體及平臺的宣傳,叫響了巴州文化旅遊的品牌,彰顯了巴州文化旅遊的魅力,巴州旅遊經濟活力逐步釋放,巴州文化旅遊融合機制發力效果進一步顯現。

產業新升級 整體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夏日的梨城之夜,充滿著江南風情。孔雀河、天鵝河、鴻雁河、杜鵑河、白鷺河五河十岸流光溢彩,與河岸那些別具一格的亭臺樓榭交織成一道令人心醉的城市人文風景線。

在天鵝河景區,大大小小的橋樑有13座。用“步步皆美景”來形容天鵝河景區一點也不誇張,不用刻意地選擇,隨意地一取框就是一幅極佳的畫面。

這座城市的管理者做足了山水文章,營造了美麗鄉愁,讓文旅融合並深度發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庫爾勒把文化元素融在繞城的綠水中,是天鵝河景區能評上國家4A級景區的關鍵。在景區沿線有岑參雕塑、班超雕塑、香梨雕塑、河圖洛書雕塑等人文景觀,在田園橋前還有南疆第一大噴泉——夢幻音樂噴泉,沿途眾多梨城景觀猶如一串由綠絲帶串起的珍珠項鍊。而且天鵝河高低湖旁座落著庫爾勒市九館(黨史館、地情館、規劃展示館、民俗博物館、科技館、檔案館、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三中心(綜合展示中心、市民服務中心、健身中心),沿途都有人文景觀可看。

目前,庫爾勒“一關”(鐵門關景區)、“一谷”(庫爾勒大峽谷)、“一山”(北山草原)、“一園”(絲路文化園)、“一河”(天鵝河景區)的“五個一”旅遊業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越來越多的疆內外遊客開始聚焦梨城。

窺一斑而知全豹,全州各縣市下的是“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這一盤大棋。

今年,巴州整合旅遊資源,建立“資源——資本”融合發展機制,整體推進大旅遊、大產業、大發展格局。引進華孚集團與國資公司組建巴州文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同步完成四個景區整合重組工作(和靜縣巴音布魯克、鞏乃斯景區,尉犁縣羅布人村寨、羅布湖)。

同時,籌集文旅產業發展基金。州、縣市人民政府與社會資本共同出資,設立州、縣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基金,加大對旅遊中小企業的政策、資金扶持力度。籌資培育航空市場,發展臨空經濟,出臺《自治州促進航空業發展實施意見》和《自治州培育航空市場專項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實行旅遊團隊進出港補貼,增強旅遊航空運輸能力。建立績效考核機制,將旅遊業發展指標納入自治州年度考核績效評價體系,推動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全域產業體系建設。

各縣市還做實以庫爾勒香梨、輪臺白杏、若羌且末紅棗、焉耆葡萄、和靜草莓、博湖番茄、和碩辣椒等有機果蔬種植,打造以博湖野生魚、巴音布魯克犛牛、尉犁羅布羊等為代表的旅遊商品通道平臺建設基礎工作。

旅遊新政策 敞開懷抱迎接八方遊客

7月7日早晨7時,庫爾勒火車站的站臺上格外地熱鬧,身著豔麗舞蹈服的演員們,在歡快的歌曲聲中,跳起了具有濃郁地方風情的舞蹈,歡迎八方來客。當天,巴州用熱情的歡迎儀式迎來“坐著火車遊新疆百列萬人遊巴州”大型旅遊專列的首批636名遊客。首批遊客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內遊玩了鐵門關景區、參觀了焉耆葡萄酒莊,欣賞了博斯騰湖,在羅布人村寨遊覽了胡楊林,還到天鵝河欣賞了夜景,領略了梨城魅力。

“百列萬人遊巴州”首趟專列開行以後,每個週末都會進行正常的開行,後期烏鐵國旅按照遊客招攬的情況,將逐漸增加專列數量,並按照合同約定,到年底,專列遊客人數將累計達到9萬到10萬人次,這對巴州旅遊業無疑會有巨大的帶動作用。通過旅遊專列常態化的宣傳推介,巴州旅遊品牌的知名度會越來越高。

8月17日,在全州範圍啟動的“巴州人遊巴州”大型惠民活動正式啟動,給全州人民送出了優惠大禮包——2018年8月17日至10月30日期間,逢週一至週五(週末及節假日除外),巴州人持有效身份證件(身份證或戶口本)在巴州旅遊景區購買門票實行半價優惠政策;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4月15日期間,巴州人持有效身份證件(身份證或戶口本)在巴州旅遊景區購買門票實行免票優惠政策。

伴隨著巴州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旅遊品牌塑造”是新時期、新常態、新思維、新階段下旅遊發展戰略的再創新、再定位、再突破。這對全州旅遊業界人士來說,又將是一場全新認識、全新推動、全新打響未來旅遊目的地的攻堅戰,推進旅遊產業消費結構從單一、粗放、同質、低層次消費向多樣、集約、特色、高端化消費發展。

“鼓盪激情揚徵棹,一葉輕舟乘東風。”

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工旅融合、城旅融合、多產融合……乘著自治區旅遊發展大會的東風,全州上下將同心協力不斷推進旅遊業大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