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生物安全永遠在路上

8月份以來的幾起非洲豬瘟疫情讓我國養豬業有些猝不及防。而與絕大多數動物疫病不同的是,非洲豬瘟一旦發病則無藥可治,目前在世界範圍內也沒有研發出可以有效預防該病的疫苗。

由是,做好養殖場生物安全防護成為防控非洲豬瘟的關鍵。農業農村部甚至專門發文提出,要嚴格控制人員、車輛和易感動物進入養殖場;進出養殖場及其生產區的人員、車輛、物品要嚴格落實消毒等措施。

「評論」生物安全永遠在路上

這些要求在視生物安全為頭等大事的養殖業中可謂再簡單不過。然而現實並不那麼樂觀,近期即有媒體曝出一些養殖場門口的消毒池只是形同虛設。這在非洲豬瘟病毒尚未得以溯源的當下,無疑是自己直接撕開了一道風險敞口。

最新的消息顯示,羅馬尼亞最大的養豬場近日也爆發了非洲豬瘟疫情,約14萬頭生豬將被撲殺,而初步懷疑病毒經由農場用到的河水傳播。飲水及清潔用水的衛生和安全,恐怕也要被提到更高的位置。

在國內外非洲豬瘟疫情的沸沸揚揚之中,另一則涉及豬業生物安全的新聞可能被很多人所忽視。8月中旬,山東省蓬萊市新發一例人感染豬鏈球菌病例,事涉山東知名肉企青島萬福集團。儘管事後的排查和產品召回沒有發現更多異常,卻也著實讓行業捏了一把汗。

行業裡的“老人”可能都還記得,2005年6-8月間,我國第一養豬大省四川多地發生豬鏈球菌病疫情,全省累計報告人感染豬鏈球菌病例204例,其中死亡38例。四川乃至全國的養豬業因此受到重創。

根據當時衛生部和農業部聯合發佈的評估報告,四川省豬鏈球菌病疫情中的染疫生豬全部發生在散養戶,養殖場地衛生條件差、圈舍通風不良、陰暗潮溼。人感染患者則均因私自宰殺、加工了病死豬。

「評論」生物安全永遠在路上

評估報告還指出,鏈球菌屬條件性致病菌,在自然界和豬群中分佈廣泛,但帶菌豬不一定發病,高溫高溼、氣候變化、圈舍衛生條件差等應激因子均可誘發豬鏈球菌病。儘管是次疫情得以有效控制,但根據豬鏈球菌流行病學規律,預計在每年6-9月份高溫高溼氣候季節中,豬鏈球菌病疫情在我國局部地區零星散發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對養殖業來說,怎麼強調生物安全都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