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加強屠宰與養殖對接正當時

在非洲豬瘟疫情蔓延之際,中國肉類協會近日聯合農業農村部在北京召開了一次“非洲豬瘟疫情防範和應急處置工作座談會”。會議公開的有限信息表明,屠宰加工如何與養殖生產實現匹配對接,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豬業變革面臨的緊迫問題。

「評論」加強屠宰與養殖對接正當時

會上雙彙集團副總裁喬海莉通報了鄭州雙匯防控非洲豬瘟疫點疫情的情況並提出相關疫情防控建議。鄭州雙匯正是目前我國發現的五起非洲豬瘟疫情中唯一直接涉及的屠宰企業,無論從河南的地理位置還是雙匯的行業地位來看,疫情帶來的心理衝擊都是非常巨大的。

農業農村部獸醫局副局長王功民在此次會上就下一步工作進行了佈置,包括關閉“小、亂、差”企業,打擊取締私屠濫宰,引導屠宰企業轉型升級;屠宰企業收豬時應防範各種風險,確保貨證一致、齊全,信息鏈完整。

而據云南神農集團公開的座談會簡報,會上有企業代表指出,“雙匯事件”反映了檢疫票開票和豬群本身不匹配,監管體系薄弱,容易讓不法分子鑽空子。深層次的問題則是養殖生產和屠宰加工缺乏匹配對接。此外,有企業代表稱,“一刀切”跨區域停運對肉豬消費和種豬調運等正常經營活動造成了嚴重影響,區域豬價波動較大。

「評論」加強屠宰與養殖對接正當時

“獸醫局領導”則指示,屠宰企業要加強內部管控,規範流程,明確底線,提高安全意識,防範風險。特別對部分拋售豬隻的收購,潛在風險較大,建議屠宰與養殖企業點對點,逐步開展產業鏈對接。

“此次事件會主動淘汰產能過剩、條件較差、管理混亂的企業,建議屠宰企業規範流程管理,實現產品源頭可追溯,藉助目前的危機轉型升級,為下一步發展打好基礎。”會議簡報顯示。

由於中國屠宰行業集中度較低,不具備向上整合的能力,生豬養殖行業的規模化是自發形成的,且生豬養殖集中度也較低。這就使得在早期的發展中,並不存在著豬養殖與豬屠宰配套發展的較強動機,就是大型養殖企業也多在完成育肥後自主聯繫豬販進行銷售,然後再由豬販銷往屠宰廠。如此“週轉”必定會帶來一些不確定因素。

「評論」加強屠宰與養殖對接正當時

對比美國的發展歷程來看,上世紀60年代,美國屠宰行業掀起併購浪潮,行業高度集中。為保證成本優勢及豬源的穩定安全,屠宰企業開始向上遊養殖行業拓展,合同生產方式以其輕資產擴張快的優勢成為養殖行業的主流。

儘管中國的大型養豬企業正在“高歌猛進”,並也嘗試向下遊的屠宰加工領域延伸,但家庭農場預計仍將是行業的主要力量。對於這些依賴豬販銷售的養豬場,以及大多數依靠豬販供應的屠宰場,是得好好考慮如何更有效對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