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草莓種植技術及日常管理

牛奶草莓是比較風靡的一種草莓品種,據說是用牛奶澆灌長大的。草莓的品種中沒有叫 “牛奶草莓”的,這只是經銷商起的名字,用來吸引消費者。其實這種被稱為 “牛奶草莓”的種名就是森研99號,簡稱99號草莓,在丹東地區種植較多。隨著牛奶草莓的需求增多,越來越的種植戶種植牛奶草莓,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牛奶草莓種植技術及日常管理,以供參考。

牛奶草莓種植技術及日常管理

牛奶草莓的種植技術

  • 育苗

品種幸香或有幸香血緣系列的品種,最好購買脫毒二代苗,也可以應用老苗繁殖,但產量會低一些。每100米長溫室需種苗500~600株。育苗時間越早越好。床寬1.2~1.5米,栽單行,株距30~40釐米。栽後澆水,中間設澆水溝,將草莓苗用地膜覆蓋。缺水即將水管插入膜內溝灌,溫度高時,將草莓苗頂膜扎孔通風。大約10~15天以後,外界溫度升高,草莓開始出匍匐莖時,撤去薄膜正常管理。管理過程要注意始終保持地表溼潤。以利新草莓苗生根,每株育苗量可達10~50株。壯苗的標準:4片葉以上,莖較粗0.6釐米以上,葉柄短,根發白,有頂芽(葉),葉無病。

  • 栽苗

栽苗時間大約在8月中下旬。在7月初,每100米長溫室施雞糞8~10立方米,之後旋耕。以後每出一次草旋耕一次,栽苗前一週,每100米長溫室撒施磷酸二銨50公斤、硫酸鉀50公斤,旋耕後做70釐米壟。壟溝栽雙行草莓苗,株距3~5釐米,行距15釐米左右。注意弓背方向生長花枝,因此要將弓背方向向著壟臺,要深不埋心,淺不露根。最好覆蓋遮陽網1~2周。成活後,補齊苗。注意,此期不可缺水,土壤始終保持溼潤狀態,當根系下扎後才可逐漸減少澆水次數和澆水量。

牛奶草莓種植技術及日常管理

牛奶草莓秋冬季管理

  • 秋季管理( 9月上旬 ~11月中旬)

幸香草莓5℃時進入花芽分化階段,5℃前營養階段管理,5℃後進入花芽分化階段管理,此期儘量延長,以提高花芽分化穗數,並且顯著提高產量。在10月初讓草莓苗凍一次,使葉部營養迴流。在9月上中旬除草一次,並去掉匍匐莖,同時搶溝和做壟,拍平後用80釐米寬黑色地膜覆蓋壟臺和兩側草莓苗。將草莓苗引出膜外。在10月末和11月初,上草簾和棉被防寒。在溫度管理上,晚間不低於-3℃,白天溫度也不要過高。

  • 冬季管理(11月下旬~2月上旬)

此期由花芽分化進入到穗分化、結果和果實膨大階段。在管理上,摘除老葉和匍匐莖。開花前,施肥上要應用氮、磷、鉀齊全的衝施肥,每次100米長溫室一桶。開花時及以後每澆一次水都要追施一次衝施肥,注意不追施含氮衝施肥,每100米長溫室每次用衝施肥一桶或硫酸鉀或磷酸二氫鉀5~10公斤左右,在進入生殖生長生產過程中,經常衝施鉀肥,可提高草莓的甜度和硬度。抽花枝開始時,要噴一次5~10毫克/公斤赤黴素,使花枝變長,果實都落在壟臺地膜上,便於採摘和果實著色。果實膨大期還應衝施鮮牛奶或發酵牛奶,每次10~20公斤,且要進行適當疏花,蔬果。草莓授粉用蜜蜂授粉,每棚一箱蜂。鼠害用養貓的辦法解決。冬季一月份最低溫度不能低於2℃,否則可能造成凍花。

牛奶草莓種植技術及日常管理

牛奶草莓春季花果期管理

溫度白天23℃左右,夜間5℃左右,後期夜溫降不下來時,可最大通風降溫。此期追肥不要追施氮肥,以鉀肥為主,並配施一定鈣肥。在草莓成熟前期――成熟期將鮮牛奶或經過發酵後隨水衝施,用以增加草莓風味。果實採收期在2月下旬~5月中旬,剛下來每公斤可賣200元,平均售價50~60元/公斤。100米溫室一般產量在1500~2000公斤,產值10萬元以上。

牛奶草莓種植技術及日常管理

牛奶草莓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以預防為主,不用毒性大的農藥。

  1. 白粉病:草莓常發生病害,發生時在晚間打藥,用白粉寧,15毫升/瓶,每噴霧器1支,或白狐30毫升/瓶,每瓶2噴霧器。
  2. 炭疽病:用50%甲基託布津500倍液或25%使百克1000倍液防治。
  3. 灰黴病:25%烯肟菌脂,5毫升/噴霧器。4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5~20支/噴霧器,10%苯醚甲環唑35克/噴霧器。
  4. 蚜蟲、紅蜘蛛: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100~1500倍液。
  5. 地下害蟲:開溝時隨底肥拌施,畝用50%辛硫磷乳油1~1.5公斤。
牛奶草莓種植技術及日常管理

牛奶草莓病害防治

  • 葉斑病:又稱蛇眼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柄、果梗、嫩莖和種子。在葉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點,擴大後形成近圓形或橢圓形病斑,邊緣紫紅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細輪,使整個病斑呈蛇眼狀,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對策:及時摘除病葉、老葉。發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700倍液,十天後再噴一遍。或用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每畝200克對水75千克進行噴霧。

  • 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葉柄。葉片上卷呈湯匙狀。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紅色,不能開花或開完全花,果實不膨大,呈瘦長形;幼果失去光澤、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為害會失去商品價值。

防治對策:在發病中心株及其周圍,重點噴布波美0.3度石硫合劑。採收後全園割葉,噴布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靈5000倍液等。

  • 灰黴病:是開花後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實、葉上均可發病。在膨大時期的果實上,生成褐色斑點,並逐漸擴大,密生灰黴使果實軟化、腐敗,嚴重影響產量。

防治對策:於現蕾到開花期進行,用2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00倍液、50%克菌丹可溼性粉劑800倍液、50%撲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噴霧。 根腐病:從下部葉開始,葉緣變成紅褐色,逐漸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間開始變成黑褐色而腐敗,根的中心柱呈紅色。 防治對策:草莓移栽前用40%蘆筍青粉劑600倍液,澆於畦面,然後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殺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間菌源基數,減少傳染機會。

  • 黃萎病:該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狀是幼葉畸形,葉變黃、葉表面粗糙無比。隨後葉緣變褐色向內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對策:嚴格引入無病植株種植;縮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陽能覆蓋薄膜灌水進行土壤消毒;已發病者必須拔除燒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