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G發展屢遭排擠,美澳禁華爲5G業務正引發骨牌效應?

“ 第一時間瞭解國內外半導體、IC、電子行業動態,原廠動態、市場行情、行業機會、政策方向等資訊不容錯過。”

中國5G發展屢遭排擠,美澳禁華為5G業務正引發骨牌效應?

據日媒《產經新聞》報道稱,由於華為和中興被美國和澳大利亞視為存在安全問題,日本政府決定在引進政府層面的情報系統時,在招標中排除中國華為或中興的電信設備。此消息一出,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日回應表示,日本政府官方並未作出這樣的表態,這只是《產經新聞》的報道而已。中國企業同包括日本在內的外國企業開展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也是遵守國際規則和當地法律法規的。希望日方為中日兩國企業開展正常和互利共贏的合作提供公平、透明和公正的環境,而不是相反。

自進入八月份以來,華為和中興已接連被美國、澳大利亞以國家安全問題頒佈“限制令”。與此同時,俄羅斯政府也正在考慮從嚴進口華為和中興設備的建議,加拿大安全官員也敦促加拿大政府禁止華為參與加拿大5G網絡建設,而印度更是在多年之前就已發佈類似禁令。

華為和中興接連收到海外禁令

在日益緊張的中美貿易戰背景下,8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份新的法案,禁止美國政府或任何希望與美國政府合作的人使用華為、中興或

其它多家中國通信公司的零部件,或使用這些零部件作為關鍵組成部分的服務。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華為和中興第一次被美國拒之門外,一直以來華為和中興進軍美國市場之路便挫折重重。今年5月,美國國防部宣佈,禁止在美軍基地內銷售這兩家企業生產的手機等產品,理由是所謂防止中國將手機作為竊聽器使用,或是通過其他設備盜取情報。

然而,現在除了美國市場,其他海外市場竟然也將華為和中興視為“洪水猛獸”,開始處處設限。

8月23日,華為澳大利亞官方推特對外公佈,華為和中興已經被澳大利亞明令禁止為規劃中的5G網絡建設供應設備。與此前美國的禁令動機一致,澳大利亞內政部與通信部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可能受到外國政府指示的設備供應商”將使澳大利亞的網絡易受未經授權的訪問或干擾。

這一消息對於華為在全球的5G佈局影響重大,同時也將對澳大利亞的5G發展造成重創。華為推測,禁令可能給運營商帶來數十億美元的額外成本。此外,英國《金融時報》認為,“如若華為被禁,將對澳大利亞的5G發展以及許多當地運營商造成重創。”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和新西蘭是Five Eyes情報共享網絡的成員。而美國和澳大利亞這兩個盟友採取的措施,正促使前加拿大安全官員敦促加拿大政府採取同樣的行動,並禁止華為參與加拿大5G網絡建設。

除了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之外,近日俄羅斯政府通過媒體對外放出消息稱,俄羅斯多家電子設備生產商和行業協會已經向政府提議,從嚴規定對華為和中興電信設備的進口。

據俄羅斯媒體透露,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在接到該建議後,已責成有關政府部門進行審議,並在之後彙報結果。

中國5G技術發展將面臨一場大考

隨著5G時代的臨近,中國通信設備製造企業有望在5G時代獲取更大的主導權。對普通人來說,5G網絡和手機還沒有上架,但對於諸多國家來說,5G時代已經到來。

華為作為中國企業的代表,其5G技術非同尋常,承載著中國人在通信技術及國際標準上彎道超車的夢想。儘管澳大利亞市場在華為整個海外市場中的份額並不大,但澳大利亞成為第一個禁止華為5G的國家,這有可能開了一個極具破壞性的先例。

“對中國的通訊設備商來講,是一件非常大的壞消息。”移動終端行業專家、運營商世界網總編輯康釗指出,“原來只有美國禁止中國的通訊設備,其他國家沒有這種先例,澳大利亞此次行為就相當於開了一個除美國之外的發達國家禁止中國設備的先例,如果其他國家效仿的話,會對中國的通訊設備商更加不利,因為與澳大利亞相似的還有新西蘭,加拿大等國家。

將華為排除在5G之外,澳大利亞的做法會在西方國家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嗎?對此,環球時報評論認為“未必”。

華為的5G技術不僅先進,而且性價比高。排擠華為,意味著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建設成本會上升,服務品質可能下降,這些都需要消費者買單。並非所有發達國家都在“安全”問題上歇斯底里。

《澳大利亞人報》網站報道指出,華為被排除在外將影響當地的移動通信公司,尤其是主流運營商沃達豐、Optus,它們在規劃5G網絡時都考慮使用華為的設備。

終端行業資深分析師趙子明認為,5G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它背後的經濟利益以及對社會管理的顛覆作用讓它成為一種政治。在此之前,美國保守派先鋒已經在向美國及其盟友發出“必須團結起來遏制中國崛起”的警告中把中國5G列為“罪狀”之一。

在韓國,反中國5G設備的情緒也在蔓延。可以說,中國能否依靠5G在全球通信領域躋身領先地位,將面臨一場大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