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回歸:穩坐通訊行業龍頭,加大晶片研發投入

“ 第一時間瞭解國內外半導體、IC、電子行業動態,原廠動態、市場行情、行業機會、政策方向等資訊不容錯過。”

中興迴歸:穩坐通訊行業龍頭,加大芯片研發投入

從4月16日被美國商務部激活制裁到7月14日解除制裁,中興通訊經歷了關乎生死存亡的三個月,最終在多方斡旋下中興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但付出的代價極其高昂——10億美元罰款、4億美元託管金、董事會及管理層全面改組、接受美國嚴厲監管。

如今中興被解除制裁過去42天了,中興方面昨天提到了現在的發展情況,中興的主營業務已經完全恢復,5G網絡測試已經追趕上國家測試要求,公司依然處於通訊行業第一陣營,未來將加大芯片研發投入。

中興迴歸:穩坐通訊行業龍頭,加大芯片研發投入

中興通訊昨天上午在總部舉行了臨時股東大會,中興通訊新任董事長李自學及CEO徐子陽接受了投資者提問,問題主要集中在有關中興通訊恢復生產的情況、5G市場競爭狀況以及公司戰略規劃方向上。

中興被制裁三個月,不能正常運營,解除制裁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恢復正常生產,追趕之前的業務進度。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表示:“到今天為止,主營業務已經完全恢復,8月份的生產任務已恢復正常,研發工作還在快速恢復當中,5G網絡測試已經跟上進度。”

中興通訊CEO徐子陽做了進一步補充表示,在研發方面,中興通訊核心研發人才沒有流失,員工離職數量與去年維持相當的水平。公司在禁令解除後,迅速投入5G網絡的內場、外場測試以及國家測試。截至目前,中興通訊5G測試全部追趕到國家測試要求。

“可以確定的說,公司依然處在通信行業的第一陣營。當前訂單情況良好,與去年7、8月份基本持平。”徐子陽表示。

在公司發展戰略上,中興公司做了很多調整,減少了大量外包業務,徐子陽表示,“禁令事件”讓中興通訊吸取了很多教訓,這個過程中公司對產品、技術、戰略方向進行了系統的、全新的審視。

當前中興通訊戰略調整主要是精準聚焦主航道和關鍵業務,此前中興通訊嘗試了很多商業方向,但在5G到來公司做了很大調整,外包業務調整就是公司在5G主航道之外的收縮。

禁令的核心問題在於芯片。徐子陽也談到中興通訊芯片業務的發展。“通訊行業的產業鏈上下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未來會加大投入兩件事,一是加大中興通訊內部對關鍵器件比如芯片的研發力度,同時加大與業界第三方芯片廠商的合作力度,我們認為只有兩條路一起走下去,才是對控制系統風險、維護健康發展的最佳方式。”

具體到中興通訊半導體業務戰略子公司中興微電子,徐子陽表示,加大中興微電子在芯片研發的投入,將工作重心放在主要配合中興通訊主設備芯片的研發業務,比如基帶芯片,5G傳輸交換芯片、IP芯片等,這些芯片是核心競爭力關鍵部分。

這裡提到的中興微電子是中興的子公司之一。跟華為一樣,中興也有自己的芯片業務,中興微電子前身是中興通訊於1996年成立的IC設計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興微電子已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研發和管理隊伍,研發人員約2000人,在深圳、西安、南京、上海、美國設有研發機構。截至2016年,累計申請專利3000件以上,其中,國際專利1000件以上。

在國內市場上,中興微電子是僅次於華為海思、紫光展銳的第三大芯片設計公司,不過2017年起75億元的營收跟海思的387億、展銳的110億元相差較大。此外,中興微電子的產品也涉及處理器、基帶、多媒體芯片等,前幾年還推出了28nm工藝的迅龍4G LTE處理器,但是未見中興在自家手機業務中商用這款處理器。

總之,被制裁這件事已經讓中興意識到了芯片業務上的短板,如中興CEO所說將加大芯片業務研發投入,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