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情假意的劉備,帝王心術無敵,看看諸葛亮成爲玩物!

劉備被陸遜大敗於夷陵之戰,一病不起,臨終前於白帝城託孤給諸葛亮,說:我兒子要是能行,你就輔佐他;要是太不像話,你就取代他。

這話被稱讚成了中國的君臣關係的典範,成為了千古佳話。

虛情假意的劉備,帝王心術無敵,看看諸葛亮成為玩物!

劉備作為封建統治君主,能對屬下這樣推心置腹,堪稱“仁義”。但也就是這麼簡單一句話,引發了爭議。陳壽在三國志中對於劉備諸葛亮的這段表演,是表示讚賞的。因為諸葛亮聽了劉備這麼說之後,明確表示自己要竭盡忠誠來輔佐蜀漢,絕無二心。君臣二人,一個仁義,一個忠心。

但是後世的很多史學家反而認為這是劉備的虛情假意,是對諸葛亮的試探,甚至有很多網友說,這個時候劉備的帳子後面埋伏了刀斧手,只要諸葛亮點頭說要代替劉禪,馬上就摔杯為號,把諸葛亮剁成肉泥。

其實劉備這個舉動真的是非常奇怪的。

虛情假意的劉備,帝王心術無敵,看看諸葛亮成為玩物!

歷史上從來都沒有這樣和自己的臣子說話的。古代那個社會是絕對的封建君主專制,都希望自己一家一個姓來延續統治,沒有誰在有兒子的情況下,會傳位給外姓人的。劉備當然也不例外,他不可能會產生這種想法,就算他想,他手下的群臣也是不會同意的。正如曹操實際上沒有篡漢,他只是挾天子而已,天下人都罵死他了,劉備傳給諸葛亮,不是一樣要被罵死嗎?

託孤這件事,一定是選擇德高望重、能力強的人來擔任的。如果能力不強,那幹不了事情。如果聲望不高,那麼鎮不住場子。如果品德不夠,那麼會產生叛逆的心理。所以這幾點都不可缺少。

那麼從後來諸葛亮的行為看,他是完全符合這個託孤條件的。不過,怪就怪在這裡。既然你劉備對於諸葛亮這麼認可,你知道這個人的品性是忠臣的,你還跟他說什麼“取而代之”的廢話呢?不用說都知道他不會幹出這事!

反過來,如果劉備感覺到諸葛亮這個人有野心,那在這種時候,跟諸葛亮說了這番話,不是更加找死嗎?

虛情假意的劉備,帝王心術無敵,看看諸葛亮成為玩物!

本來只是在心裡面有點反叛的想法,但是始終都沒有付諸行動。你這麼把話挑明,我諸葛亮不是更不可能不反了嗎?因為你已經識破了,那遲早有一天,我要遭殃。這個就和安史之亂有點像了。安祿山是有謀反的想法,但是他一直沒有敢於付諸行動。是楊國忠這個傢伙,不斷在皇上面前說他要造反。逼得安祿山不得不提前造反。這就是觸碰敏感話題的後果。所以,我想,如果劉備知道諸葛亮品德靠不住,那就更加不可能這樣說話了。

那是怎麼回事呢?

很大的可能是劉備吃不準。他知道諸葛亮有好的品德,但是他也不敢完全斷定,諸葛亮就能一直長久忠誠於劉禪。因為,表面上君臣相得的二人,實際上有著深深的隔閡。

諸葛亮開始加入劉備的時候,二人的關係是非常好的,這個毋庸置疑。所以劉備說,我遇到孔明是如魚得水。但是後來就未必了。赤壁之戰中諸葛亮立了大功,那個時候還好,得荊州也還好。不過劉備入川,諸葛亮就沒有跟隨,後來劉備攻打漢中,諸葛亮還是沒有跟隨。入川時候,劉備用的是龐統,攻漢中,劉備用的是法正。

再後來的夷陵之戰,諸葛亮也是表示的明確反對,但是劉備根本不聽。後來劉備戰敗了,諸葛亮說:如果法孝直在,劉備一定會聽他的。

虛情假意的劉備,帝王心術無敵,看看諸葛亮成為玩物!

說明什麼?劉備信任的人是法正,而諸葛亮並不是最被當成心腹的人。

從這些種種跡象能看得出來,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絕不僅僅是三國演義裡面那樣單純的互相欣賞、互相信任。他們作為成熟的政治家,都有著各自的小算盤,或者稱之為“心機”,或者叫“城府”。

既然諸葛亮和劉備之間是有點隔閡的,那這個時候,劉備這種奇葩式樣的託孤,就有的解釋了。他了解諸葛亮是個平行端正的人,但是自己和他之間有點小裂痕、小糾糾的,無法真誠而推心置腹的進行託孤。如果是法正,他就很直白了。但諸葛不同。那怎麼辦?就試探一下唄。

於是,劉備就假意說你可以自己取代他,以試探他的反應。這一試,答案就出來了。諸葛亮表達了自己的忠誠。劉備終於可以安心了。他在自己死前最後一刻,消除了與諸葛亮之間的隔閡。

劉備的帝王心術果然了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