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普及助第三世界國家直接進入移動支付時代

移動支付的發展概述

移動支付就是用戶在移動終端對消費行為進行支付的服務方式。移動支付需要終端設備(手機)、網絡和應用平臺的結合,才能真正為顧客服務。目前,主要是銀行和電信公司在競爭移動支付領域。根據數據研究公司IDC的報告,2017年全球移動支付的金額已突破1萬億美元。這也意味著,幾年內移動支付業務在全球範圍內將持續增長。

智能手機普及助第三世界國家直接進入移動支付時代

支付寶不僅在是國內應用廣泛,在國際上也有十分巨大的影響力,也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每日交易量超過1億,活躍用戶超過5.2億。全球超過70個市場、80000多家零售店支持支付寶付款。當然,在其他國家,也有許多擁有巨大用戶量的移動支付公司及平臺:

在各企業進行移動支付的佈局時,考慮最多的不僅僅是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基數、市場發展空間、消費習慣等因素也在考慮的範圍之內。也就是說,在移動支付領域,並非經濟越發達,移動支付也就越發達。

當今世界,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水平不高,甚至有許多落後地區,銀行等金融服務的普及度也不高。但是智能手機的覆蓋率卻很高,因而在這些國家內推廣移動支付是很有市場前景的,也有望帶領這些第三世界國家實現"彎道超越",直接進入移動支付時代。而這些國家對移動支付領域也有許多政策扶持。這無疑為移動支付的推廣和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大環境。

支付寶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自2015年以來就開始佈局"移動支付'一帶一路'"。其旗下螞蟻金服以"技術出海+賦能當地合作伙伴"的模式,已通過向境外9個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伙伴技術輸出和生態賦能,因地制宜地打造出適合當地人使用的移動支付模式。

東南亞:移動支付企業的首選

東南亞擁有6.5億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8.6%。此外,東南亞70%以上都是年輕人。這些年輕人,相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東南亞現在也是世界第三大互聯網用戶地區,在線用戶數量高於全美國人口。根據谷歌與淡馬錫(Temasek)17年公佈的一份東南亞網絡經濟報告顯示,到2025年,東南亞互聯網經濟每年將達到2000億美元。其中電子商務和打車出行領域增長率最高。而這兩個領域也恰好給移動支付的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支付場景。

幾個國家及其重要移動支付平臺

1.印度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Paytm

Paytm是印度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這個名字的由來是"Pay Through Mobile"即"通過移動端支付"。這款號稱是"印度版支付寶"的應用,也確實與支付寶有淵源。

2015年,印度小夥維傑(Vijay Sharma)受到馬雲的影響之後,在印度建立Paytm。之後阿里直接向Paytm投資大約6億美元,使得阿里與螞蟻金服在Paytm持有的股份總額達40%。2016年,印度廢除500和1000盧比的大面額貨幣,為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同年,Paytm已獲得印度央行發放的第一張支付銀行牌照,並獲准在印度市場開展支付、匯款、轉賬等銀行業務。2017年,Paytm再次從日本軟銀獲得14億美元的融資。Paytm的估值也上升到70億美元。

截至2017年4月,據Paytm官方數據,Paytm總用戶數超過2.2億,首次超過PayPal的1.97億,躍升為全球第三大電子錢包。同時,它還以每月新增800萬-1000萬用戶的速度在持續發展。

Paytm已於5月23日開展新業務:Paytm Payments Bank,這是一款移動優先的應用,目的在於覆蓋銀行機構以及自動取款機尚未達到的印度偏遠地區。

如今的印度,移動支付已經走進千家萬戶,街上的賣報攤開始用Paytm,在餐館點單、加油站加油、甚至印度的突突車,上面都掛著一個二維碼。

2.巴基斯坦最大的移動支付和金融服務平臺:Easypaisa

巴基斯坦的移動支付起始於2009年Easypaisa的出現。目前該平臺在巴基斯坦以無網點的方式服務著當地2千多萬用戶,主要被用來做基礎性的轉賬、水電煤繳費、話費充值、存取現、匯款等等。

TMB(Easypaisa的母公司)系挪威Telenor集團在巴基斯坦設立的子公司,是當地的最早獲政府認可的小微金融銀行,現在主要為當地社會中較少權益或沒有銀行賬戶的人群提供小額融資和相關金融服務,包括農民、漁民、小商販以及尚無足夠經濟基礎的年輕人和婦女等。

目前巴基斯坦人口已經超過2億,然而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截至3月,巴基斯坦仍有一億人無法獲得基礎金融服務,其借記卡發行量約為2700萬張,信用卡發行量不到200萬,而其網絡正在迅猛發展。

巴基斯坦擁有5800萬網絡使用者,其中包括5600萬3G、4G網絡用戶,而在這之中,2017年巴基斯坦完成的網上交易只有340萬筆,規模約為1.5億美元。目前,巴全國手機銀行用戶約140萬。其電商市場和支付市場的潛力無疑是巨大。

2018年3月13日晚,挪威Telenor集團和螞蟻金服聯合宣佈: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螞蟻金服將出資1.845億美元,購入前者在巴基斯坦的子公司TMB45%股權。

7月,巴基斯坦央行行長塔裡克·巴傑瓦Tariq Bajwa與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來到北京三源裡菜市場,用支付寶掃了一包33塊錢的葡萄乾。塔裡克·巴傑瓦切身感受移動支付的快速便捷,並對螞蟻金服的普惠金融非常讚賞,希望可以引進巴基斯坦。

8月18日,巴基斯坦電信運營商Telenor負責人伊爾凡表示,支付寶將於今年年底在巴基斯坦開始運營,而且目前正在向巴基斯坦央行和競爭委員會申請開展金融服務的許可證明。

希望支付寶的進駐,可以給巴基斯坦百姓帶來普惠金融服務,創造未來發展的機遇。

3.印度尼西亞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DANA

印尼是世界第二大以現金為主要支付方式的國家。在印尼,36%的人擁有自己的銀行賬戶,只有10%左右的人會使用非現金支付方式進行交易。

2016年,印尼電商交易額達56億美元,並以78%的增長率快速發展,這顯示出印尼電商市場的巨大潛力。德國統計公司Statista也曾預計,2022年印尼的電商市場規模將超過144億美元。

2017年1月,畢馬威在發佈的《印尼零售支付》(《Retail Payments in Indonesia》)報告中稱,移動電子支付的低滲透率和落後的物流基礎設施是印尼至今沒有一個電商平臺能夠占主導地位的兩大原因。所以移動支付的出現,將推動電商產業的發展。

2018年3月21日,螞蟻金服與印尼Emtek集團聯合推出的電子錢包DANA。DANA又被稱為"印尼人的支付寶",將為超過5000萬的印尼BBM(當地第二大聊天工具)用戶提供數字支付和金融服務體驗。

通過DANA錢包,印尼用戶能方便地進行繳手機費和固話費、繳付水電費、繳納社保、賬單分期等等常見電子錢包服務。後續,DANA還將探尋更多應用場景,充分打通線上線下的支付壁壘。

4.孟加拉最大的移動支付公司:bKash

孟加拉是一個典型的Unbanked市場,其特徵是大部分人無正規信貸渠道、無正規儲蓄、無數字支付渠道、無正規匯款渠道、無安全的存儲渠道,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主流銀行無法覆蓋的農村地區,僅有不到15%的孟加拉人接觸過正規的銀行業務。

為了造福佔比達85%的無銀行賬戶的人口,孟加拉政府大力發展移動支付業務。在孟加拉央行的主導下,政府於2011年頒發了28張移動金融服務牌照給運營商和擁有相應資質的銀行,bKash也在該年成立。

bKash通過將銀行和電信業務結合在一起,讓轉賬等業務用一部最普通的功能機即可實現。bKash為用戶提供了十大業務,任何有手機的人都可以通過USSD訪問bKash的業務界面,進行存取款、轉賬、支付等操作。

到2013年底,在擁有1.6億人口的孟加拉國,22%的成年人已經是bKash的客戶。

2014年6月,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組團考察孟加拉期間訪問了這家機構。。

2017年1月12日,孟加拉《金融快報》報道,2016年1-10月,孟移動支付交易額達1.89萬億塔卡,2015年同期為1.4萬塔卡,同比增長35%。2016年第二季度,移動支付額達到歷史季度最高值5984.6億塔卡。

同年,孟加拉央行明確表示,移動運營商不允許參與移動金融服務,銀行是移動金融服務的主體。2017年,孟服務型賬戶交易約佔移動支付總額的80%,個人轉賬約佔19%。這表明移動支付的生態圈在不斷擴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持續改變。

2018年4月26日,螞蟻金服宣佈將向bKash進行投資和技術支持,共同推進當地其從功能機時代"晉級"到智能機時代,打造成當地版的"支付寶",為孟加拉國提供更方便和安全的金融服務。

相信此舉將進一步帶動孟加拉的移動支付服務升級,進一步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帶動經濟發展。

5.菲律賓的移動支付平臺:GCash(Globe Telecom)和PayMaya(PLDT)

菲律賓人口1.03億,但是根據2017年菲律賓央行發佈調查顯示,在菲律賓有86%的家庭沒有開立銀行賬戶。所以在菲律賓有很多人沒有享受傳統金融服務。但是智能手機覆蓋率卻有40%。因而,在菲律賓推廣移動支付很有必要,並且十分有前景。移動支付可以讓無法享受傳統金融機構服務的普通人提供更多的便利。

2017年2月17日,螞蟻金服注資菲律賓的數字金融公司Mynt,並向菲律賓傳授中國開展普惠金融的經驗和技術。

2017年10月25日,螞蟻金服與菲律賓知名移動電信服務商GlobeTelecom、數字金融公司Mynt、城市建造及購物中心運營商Ayala集團,聯合舉辦菲律賓"支付寶"GCASH"掃碼支付"啟動暨推廣活動,由馬雲"站臺",並現場體驗掃碼支付。

同年12月,PayMaya也開始在社區推出自主開發的二維碼支付技術,而其首站就選擇例如STI大學的學校食堂。

如今,菲律賓移動支付進入加速模式,非現金支付交易量上升。根據Visa2017年11月發佈的一項研究,已有65%的菲律賓人使用智能手機進行支付。就頻率而言,其中41%每週至少進行一次移動支付。隨著螞蟻金服與當地企業的合作,移動支付將惠及更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