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的新手朋友們,在引進蜂種的時候,應該需要了解這幾個誤區

朋友們,大家好!

全篇文章共1589字,全文閱讀時間約5分鐘。


(本片文章適合中蜂、意蜂)

優良的品種對促進蜂場發展提高產品產量增加蜂農收入提高經濟效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長期不換品種,就會讓自己場的蜂王,因為近親交配就會引起品種退化,給生產帶來惡劣的影響。想要提高經濟效益,我們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選用優良種王,但在引進優良種王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誤區:

養蜂的新手朋友們,在引進蜂種的時候,應該需要了解這幾個誤區

1、不經過考慮,防止盲目引種

有些養蜂者看到別人引進王種,產生好的經濟效益,也照著別人的樣引進蜂種,結果卻產生了不良後果,這種情況屬於盲目引種,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不根據自己本場實際情況進行有計劃的引種,結果可能導致得不到較好的經濟效益。

優良的種王並不是萬能,也不是全能。它有一定的優勢,也有一定的侷限性,不能一概等同對待。我們必須分清不同種王的性能特點,然後做出合理的選擇。例如:優良的種王,有的產蜜量高,有的產漿量高,也有蜜漿雙兼顧的蜜漿種王;從另一方面看,有的品種耐寒,有的品種耐熱;還有一些相關的指標,如繁殖力、抗病力、抗逆性,都要在引種之前弄清楚,避免盲目引種。應根據本蜂場的實際情況,如氣候、季節等,做出相應的選擇,才能少走彎路,避免弓I種的盲目性。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良種,良種只是相對而言。所謂良種,是特定環境下的良種,不但環境對它有很大影響,並且如果沒有有效的飼養管理工作,其優良的性能也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所以,良種的高產離不開科學的飼養管理。在氣候、蜜源條件良好的情況下,良種的高產性能才能顯現出來。故引種必須根據本場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水平及蜜源環境、氣候條件等因素有目的、有選擇地引進適宜種王。

養蜂的新手朋友們,在引進蜂種的時候,應該需要了解這幾個誤區

二、防止純種與雜交種混為一談目前各種王場有純種王和雜交王出售。

所謂純種,是指它能維持原種品種的特色,保持原種品種的生物特性和生產性能。在純種蜂群中,蜂王和工蜂的血統結構是一樣的,而雜交群中的蜂王和工蜂的血統結構則不一樣,這是本質上的區別。所以,它們各具特色但不能混為一談。因而,蜂場要有目的引進純種或雜交種蜂王,實行科學化管理,充分發揮優良品種的生物學性能,才能更好地為養蜂生產服務。

三、要防止重視育王,而忽視了雄蜂培養

在育王過程中,普遍存在注重優良種王的培育,而忽略優良雄蜂培育。一般蜂場認為’只要蜂王能與雄蜂交尾成功,就是好的蜂王。我很少見過有蜂場專門培育做父本的雄蜂。出現了有優良種王沒有優良雄蜂的現象,從而影響了蜂王的質量。

他們不知道育王和培育雄蜂同等重要。因為只有培育出強壯的雄蜂,才能提供給交尾王充足的精液,才能保持蜜蜂的各種優良的生物特性。為達到此目的,在育種之前,一定預先選好健康的優良父本群,在群內加入專用的雄蜂脾,供種王產卵。每晚要同樣進行獎勵飼餵,直至封蓋。這樣培育的雄蜂食物充足,出房後體格強壯

。要培育一大批交尾雄蜂,群內還要保持充足的蜜粉,才能提高交尾成功率,保證蜂王的質量。

實踐證明,在蜜源缺乏的情況下,工蜂為了減少群正常內飼料消耗,常常將雄蜂驅趕出巢門,若在這時候組織交尾群,常會使蜂王受精不足。蜂王受精不足在產卵一段時間以後,產卵量大幅下降,並開始大量產雄蜂卵,即成劣質蜂王。所以,在育王前一定要重視雄蜂的培育。

養蜂的新手朋友們,在引進蜂種的時候,應該需要了解這幾個誤區

四、要有區分真假種王的能力

引進優良種王時,廣告、雜誌上介紹很多,各家都說自己的蜂王好。好的種蜂場按正規方法育王,蜂王質量有保證,講信譽。育種技術力量強,育種手段先進。育種品種多,資金雄厚,條件優越自然具備保種選育、推廣優良品種的綜合能力。種王的質量也過硬。只有選購這種蜂場的種王,才能購到理想的好王。但也要防止一些種王場不講質量,不講信譽,種王一旦賣出去就以各種藉口推掉自己的責任。在良種無法鑑別的情況下,要穩重,不能湊合買回,防止吃虧上當。必須要有鑑別真假優良種王的能力,對這一誤區要特別關注,要引起高度重視。

為防止這個問題的發生,最好事先對種蜂場有一定的瞭解,再根據本地區自然條件和本場的生產需求選擇理想的適合本地區飼養的優良品種。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請隨意讚賞,您的支持是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請立即關注我,為防止錯過後期更精彩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