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輩子的成功學?凡事只要持續強本、積累,耐心向前即可

近日讀四書,其中多有關於“本末”、“遠近”的論述,守住根本,才談得上成長和成功。聯想到當下各種成功模式,方法理論,其實最終還是要與每個人的獨特生命體驗聯繫起來,才能具備生命力和發展動力。

老輩子的成功學?凡事只要持續強本、積累,耐心向前即可

1.《大學》中關於做人的“修身”根本,以及提出“本末”的順序觀。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老輩子的成功學?凡事只要持續強本、積累,耐心向前即可

2.《論語·雍也第六》關於“仁”,己欲與“人”欲要同時得以成全,推己及人,先親後疏。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3.《孟子·告子上》關於“拉弓”與“射箭”之間的“本”“末”關係。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學者亦必志於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

老輩子的成功學?凡事只要持續強本、積累,耐心向前即可

4.《中庸·第二十章》關於為學之道的方法——先博覽後貫通。學通、學透,使之真正成為自身知識體系所獨有體驗。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老輩子的成功學?凡事只要持續強本、積累,耐心向前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