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有個絕活兒:憑兩根手指,他吹得比百靈鳥還動聽!

 

“80後”有個絕活兒:憑兩根手指,他吹得比百靈鳥還動聽!

楊志勇在展示自己的絕活兒。

“80後”有個絕活兒:憑兩根手指,他吹得比百靈鳥還動聽!

圖2:左手指形。

“80後”有個絕活兒:憑兩根手指,他吹得比百靈鳥還動聽!

圖3: 右手指形。

隨著秋風擺動的紫薇樹林中,突然傳來一陣清脆悅耳的鳥鳴,而且叫聲嘹亮、變化多端。循聲找去,才發現這聲音原來是一名青年站在樹下用手指吹出來的。8月17日,在市區清潩河遊園,“80後”楊志勇的絕活兒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力。

中等身材,留著短髮,眼睛不大卻很有神,1981年出生的楊志勇看上去精瘦幹練。他站在清潩河畔的紫薇林中,左手中指、食指含在口中,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相對,形成鳥嘴狀,置於面前。手指變換間,記者耳畔便傳來動聽的畫眉鳥、布穀鳥等鳥鳴,婉轉動聽。吹奏的同時,他的眉目表情也相當豐富,右手指頭模擬出來的“鳥嘴”配合著一張一合。如果不是親耳所聞、親眼所見,很多人可能不會相信這麼好聽的聲音竟然是靠著兩根手指吹奏出來的。

“小的時候,我會吹口哨。大概8歲那年,有一次,我突然發現吹出來的聲音有點兒像鳥的叫聲。”楊志勇回憶起自己剛學吹鳥叫聲的情景時說。“後來,我瞭解到這種技藝在古書上被稱為指簫,與通常的口技有一定的不同。”楊志勇說,靠兩根手指,想要吹奏出多種動聽的鳥鳴,並非易事。這不僅需要舌頭高度靈敏、口含手指即能吹響,而且要細心觀察鳥類的生活習性。

春天來臨之際,各種鳥兒“呼朋喚友”,這一時期是人們能聽到鳥叫聲最多的季節,也是楊志勇最用心觀察的時候。為了吹奏出更加動聽的鳥叫聲,他曾多次深入建安區的很多鄉村或禹州市山區的林間仔細觀察鳥類,側耳傾聽不同的鳥兒發出的動聽聲音。

“不同的鳥叫能傳達不同的情感,這得不斷用心琢磨。”楊志勇說,隨著時間的增長和指法的純熟,自己愈發喜歡這個絕技。“有一次,我在灞陵橋景區公開進行了表演,很多人鼓起了掌。現在,我要是在樹林中突然吹起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向樹上找尋究竟是什麼鳥兒在叫。”

生活中,楊志勇是一名武術教練,開辦有自己的武館。在勤習武藝的同時,他用心感悟著生活。“我希望指簫給人們帶來快樂,如果有可能我會將它當做一個娛樂節目獻給更多的人。”楊志勇說,自己也希望每個人的生活都充滿鳥語花香、富有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