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場的美人計與性賄賂

古代官場的美人計與性賄賂

縱觀古今,從反腐敗發展的歷史來看,腐敗一直是讓歷朝歷代頭疼的大事。在中國古代,針對官員的腐敗問題,歷朝都曾採取不少措施和手段,各個朝代都強調反腐,"老虎、蒼蠅一起打",大貪小貪均不放過,也出現了不少清官。在歷朝沉重的歷史反腐背影裡,讓我們看見了歷史沉重的反腐一頁。近來颳起的反腐風暴,使不少貪官因貪腐被查處。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落馬的貪官中,大多存在生活作風腐敗問題。在中國古代,『性賄賂』幾成官場一景,甚至不少清廉官員因此名譽掃地。那麼,出現行為不檢點又會有什麼後果?

古代官場性賄賂揭秘

“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是古代對官員的起碼要求。有的官員也許能做到“不愛錢”,但未必能做到不好色。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在色賄、美人計面前,前仆後繼倒下的官員,真是數不勝數。操守堅正,潔身自好,能不為女色所動,是難能可貴的女色誘惑對古代官員來說,是比金錢誘惑更大的考驗。抵禦這種誘惑,需要有很高的道德素養和很強的自制能力。可惜很多官員道德素養低下,自制能力缺乏,所以,被色賄這種“糖衣炮彈”一轟就倒。

綜觀起步階段的“性賄賂”,它的最大特點是,女人大多是被“獻”上去的,通常處於被動地位。為了防止“性賄賂”的蔓延,一些王朝就作了相應的規定,他們通常都是把婦女等同於“物品”,送美女和送金銀財寶,收受美女和收受金錢財物的性質是相同的,只要在不允許之列,都被認為是非法行為。這是對“性賄賂”最原始的法律界定。

“性賄賂”從它出現的第一天起,就顯現了強大的威力。許多情況下,“性賄賂”遠遠勝過一支威武之師。難怪孔老夫子悲傷地嘆道:“美人的一張嘴啊,能把國君依賴的大臣趕走,親近那些妖豔女人啊,會導致國破身亡。”悠悠中華有著數千年的歷史,而在這漫長的時光裡,“性賄賂”並沒有停止過它的“步伐”。時至今日,“性賄賂”仍未退出歷史舞臺,翻著花樣演繹著一幕幕“權色”、“錢色”交易的醜劇,如何遏止“性賄賂”的泛濫,已成為當今反腐敗的一個新課題。

商周的“性賄賂”

“姜子牙獻妲已”可稱為最早的“性賄賂”,只是因為它帶有太多的傳說成分,《封神榜》又把蘇妲已寫成了千年粉面妖狐,賦予了太多的神話色彩。所以,故事的可信度就打了折扣。姜子牙、散宜生是深諳心理學的。當紂王把周文王投入大牢後,他們立即想到了“美人計”,因為他們知道紂王最愛美色,哥兒幾個一合計,趕緊把傾國傾城、風情萬種的蘇妲已“呈”了上去,這一招果然威力無比,紂王不但釋放了文王,而且從此陷入妲已的柔媚中不能自拔,最終成了亡國之君,周朝八百年的基業也由此確立。曾經威風凜凜的紂王,此時已是萬念俱灰。鹿臺上堆放著無數的奇珍異寶;鹿臺下,衛兵們點燃了澆滿桐油的柴堆,頓時,熊熊大火映紅了天空,延續三百多年的商代終於在美人妲已的盈盈笑語、明媚秋波中滅亡了。

春秋時期的“性賄賂”

嚴格意義上說,春秋時期“性賄賂”才真正登上了“歷史舞臺”,它的標誌是“洪德獻褒姒”。兩千七百多年前的西安,時值隆冬,天宇一片蒼黃,孤獨聳立的驪山上,光禿禿的樹丫和稀疏的枯草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驪山烽火臺上,周幽王與褒姒相擁而飲,滾滾狼煙直衝雲霄;烽火臺下,千軍萬馬呆若木雞,不知所措。看到這童話般的場景,平日裡冷若冰霜的褒姒忍不住嫣然一笑,這笑容勾魂攝魄,讓幽王開心不已。然而,在這如花的微笑中,一個叫做西周的國家很快就消失了。

所以,褒王的兒子洪德才是“性賄賂”的開山鼻祖。洪德的父親被幽王關押,他就投幽王所好,送上了豔如桃李的褒姒,幽王“千金買笑”,“烽火戲諸侯”,落下了一個昏君的罵名,自己最終成了刀下之鬼,褒姒也成了他人尤物。褒姒白皙的肌膚,烏雲般的黑髮,卷卷的睫毛,晶瑩的臉頰和她那凝固的笑容,便成了誤國“禍水”的象徵,讓世人唏噓不已。

“性賄賂”剛剛開始旅程時,最主要的“攻擊”對象是國君,是國家間爭奪天下,爭奪霸權的一種手段。春秋時,“勾踐、范蠡獻西施”是“性賄賂”的經典之作。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以圖復國;美女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主動要求去諂媚吳王。結果是吳國的忠臣伍子胥被迫自殺,越王勾踐順利回國,滅掉吳國,成就了霸業。從妲已到西施,“性賄賂”的目的有了極大的發展,姜子牙獻妲已的目的比較簡單,只是為了救人;越王獻西施的目的則“高級”了許多,在救人的同時,還增加了復國的內容。

秦朝到民國的“性賄賂”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朝建立,公元一九一一年清朝滅亡,中國封建社會歷時兩千一百三十四年。民國相對來說是個短命的“王朝”,只有三十八年。在這總共兩千一百七十一年中,“性賄賂”以它特有的魔力,活躍在歷史舞臺上。林林總總,各具特色的“性賄賂”佔盡了歷史鏡頭,甚至決定了歷史的命運。

漢代最著名的“性賄賂”是王允設計的“連環美人計”。他先將貂蟬許配給呂布,緊接著又獻給董卓。呂布、董卓這對“父子”都被貂蟬的絕世容顏所傾倒,兩人終於反目成仇。呂布一怒之下,殺死了囂張跋扈的董卓,王允、貂蟬為漢室剷除了一大禍害。

唐代的高力士把“性賄賂”融進了新內容,他推薦楊玉環給唐玄宗,是為了討皇上的歡心,帶有濃郁的個人功利色彩,目的是得到唐玄宗的寵用。。高力士的“性賄賂”,讓玄宗從此迷戀上了楊玉環,使強大的唐王朝從此一蹶不振,走向衰落。

說到民國時的“性賄賂”,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應該是洪述祖。為了討好袁世凱,洪述祖可謂用心良苦,他打的是妹妹的主意,可妹妹竟死活不肯嫁給袁世凱,黔驢技窮的洪述祖索性跪到了妹妹跟前,求妹妹可憐自己,妹妹只好違心地答應了他。一朵鮮花就這樣插在了袁世凱這泡爛屎上,洪述祖也因此得寵。

也正是因為人們的認識在不斷提高中,“性賄賂”也就逐漸被當作違法行為了。首先把“性賄賂”引入法律的是《唐律》,以後還有《清律》。《清律》規定:“監臨聚見問為事人(案件當事人)妻妾乃女為妻者,杖一百。”明確規定了對“性賄賂”的處罰方法。

程縣令施色賄一再得手

色賄這種行賄伎倆,在古代很常見,能收到金錢賄賂所達不到的效果。對付有些官員,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些心術不正的跑官者及謀求青雲直上的人,均樂於採用這種成本低、收效高的手段。

宋代《慶元黨禁》一書載:南宋寧宗時執掌政柄,位在左相、右相之上,被封為平原郡王的韓侂冑,其愛姬偶犯過失被送出王府。錢塘縣令程松壽以為機會來到,立即以800貫將她買來,並將其安排在自己家的正廳居住,以示恭敬有加。他與妻子一日三餐親自將飯菜端到韓侂冑愛姬面前,對她服侍特別周到,搞得她莫名其妙,惶恐不安。過了幾天,韓侂冑思念愛姬,派人召她回府。得知已為錢塘縣令買去,他大為惱怒。程松壽聽到這個消息,急忙親自將韓侂冑的愛姬送回王府,並且對韓侂冑說:“前幾天有一個地方官要離開京城,準備帶她去外地,我作為京都所治之縣的縣令,特地為大王將她藏匿於我家。” 韓侂冑仍未消氣,總疑心自己的愛姬被這個小縣令揩了油。愛姬回到王府後,對韓侂冑詳細敘述了她在程松壽家的幾天裡,程氏夫婦對她怎樣恭謹,怎樣有禮貌,韓侂冑這才轉怒為喜。當天便任命程松壽為太府寺丞,一年後升為諫議大夫。

哪知程松壽慾壑難填,登上諫院的長官諫議大夫的高位之後,心仍怏怏。於是心生一計,買來一位美人,獻給了韓侂冑,還為美人起名曰松壽。韓侂冑不解地問他:“美人怎麼與你同名?”程答稱:“我想讓大王經常聽到我的賤名。”韓侂冑不覺得此人奸滑,反覺得此人可愛;沒有看出此人是要利用自己,反而以為此人對自己忠心耿耿,當即任命他為同知樞密院事,即全國最高軍事機關樞密院的副長官。程松壽本是一個品級很低的官員,靠了色賄,居然連連高升,兩三年內躋身朝廷重臣行列。

為何錢塘縣令程松壽施色賄屢試不爽呢?是因為他摸清了韓侂冑的脾性及弱點。韓侂冑當時權傾朝野,勢焰赫然,他視朝廷官職為私有,只要他高興,可以隨便送人。他寵信愛姬,聽信枕邊風。他對於美女,是多多益善,有了愛姬,還垂涎別的美女。程松壽正是利用了韓侂冑的這些特性,“對症下藥”,故次次成功就不足為怪了。

提刑官未查別人先倒下

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一書記載了這樣一個事件:南宋紹興年間,王鈇任番禺軍政長官,在當地胡作非為,搞得民怨沸騰,聲名狼藉。鑑於地方上要求王鈇下臺的呼聲很高,朝廷決定調原任諫院司諫的韓璜為廣東提點刑獄公事(簡稱提刑)。廣東提刑負責廣東所屬各州的刑獄、司法、監察,權力很大。朝廷讓韓璜去廣東先對王鈇立案審查。韓璜才到廣東,尚未觸動王鈇,自己便先倒下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韓璜還沒有來得及審查別人,自己先授人以柄。

韓璜按朝廷命令前往廣東,將提刑衙門設在韶陽,並立即赴番禺,擬對王鈇展開調查。王鈇自知大禍臨頭,如驚弓之鳥,寢食不安。他的妾本是“錢塘倡”(錢塘的歌舞藝人),見王鈇心事重重,便問:“主公擔憂什麼?”王鈇告訴她,朝廷已派韓璜來廣東查處他。妾說:“用不著憂慮。韓璜啊,我認識,他不就是韓老九嗎。從前他常到我家,玩得挺歡的。主公無論如何要請他飲酒,只要他端起酒杯,我自有辦法敗壞他的操守。”

很快韓璜乘船來到番禺,一副欽差大臣的架勢。王鈇到郊外迎接,韓璜避而不見,入城迎接方才見面。在堂上,對著王鈇,韓璜不發一言,弄得王鈇很是尷尬。次日韓璜按官場規矩回訪王鈇。喝過茶後,王鈇邀請韓璜遊覽庭園,韓璜不允,王鈇一再邀請,韓璜才勉強同意。至一處房屋,水中、陸上所產食物一應俱全,擺了一桌,而且有歌舞藝人的表演。韓顯得侷促不安。王鈇命歌舞藝人下去,私下吩咐她們淡妝,假扮成侍女。然後將韓璜迎入後堂飲酒。喝著喝著,就聽到王鈇的妾在簾後唱當年韓璜贈她的一首詞,韓聞之不禁心動,以致狂不自制,說道:“想不到你原來在此地啊!”當場就要跟舊相好見面。王鈇之妾隔著簾子有意請韓滿上,韓璜接連喝了幾杯,那女子仍然不肯出來。韓急不可耐,王鈇之妾便說:“司諫當年在我家舞跳得最好,今日如能為我舞一曲,我馬上就出來相見。”此時的韓璜,已經醉酒,控制不了自己,以為自己還在當年那個“錢塘倡”的家中,不知自己眼下正在審查對象的府上,更是把朝廷賦予他的使命忘得乾乾淨淨。他立即要了一件舞衣穿上,還塗抹粉墨,踉踉蹌蹌地跳了起來。才跳了幾下,忽然跌倒於地。王鈇急命人抬來轎子,歌舞藝人們七手八腳地將韓璜扶上了轎,送他上了船。

酒後失性、酒後失態、酒後失德,韓璜便是如此。

韓在船上昏然酣睡,五更酒醒後,覺得身上穿的衣服不對頭,讓跟從的人點亮蠟燭,一看身上還穿著舞衣。再拿鏡子一照,臉上粉墨還在,羞愧得無地自容。他立即下令開船,回韶陽提刑衙門。對王鈇的案子,他再也不敢過問。從此他臭名遠播,並很快遭到彈劾。

這位提刑官為何這麼經不起“糖衣炮彈”的攻擊?因為王鈇之妾一位老於世故、工於心計的女人,對這位高官再熟悉不過了,深知其發達之前就好色又貪杯,並且深知,他這種德性,發達之後不但不會改,還會變本加厲。王鈇及妾抓住了韓璜的軟肋,才一個回合,就輕易將他擊倒。

令狐丞相拒色賄

唐代裴庭裕《東觀奏記》一書記錄了一則拒色賄故事:有個叫畢諴的人,在翰林院任職,才思敏捷,文筆優美,得到了唐宣宗的賞識。宣宗曾許諾提拔他為宰相。畢諴也知道,丞相令狐綯不喜歡他。令狐丞相把他調邠寧,又從邠寧先後調鳳翔、昭義、北門三鎮,畢諴以為這是令狐綯阻撓其入相玩的手腕。他想以色賄結好於令狐綯,於是在其任職的北門鎮物色了一位十分豔麗的女子,堪稱天下絕色。讓人將美女妝扮起來,戴上珠寶,派專人獻給令狐綯。令狐丞相一見之下,驚為天仙,為之心動。

不過,他的腦子還是清楚的。他對兒子說:“尤物必害人。”“尤物”即特美的女子,“尤物必害人”即絕色美女是“禍水”。中國古代有所謂“紅顏禍水”的說法,典型的是《左傳》上說的:“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義,則必有禍。”實際上不是美女害人,而是操縱美女者害人。令狐丞相又說:畢“原於吾無分,今以是餌吾,將傾吾家族也!” 意思是畢諴跟他沒有情分,現今送美女給他,定是拋香餌,下釣鉤,想搞倒他整個家族。他喜好美女,但不敢接納這位美女,怕後果嚴重。

令狐丞相只見了畢諴獻的美女一面,就派專人把她送回去。那人不敢直接將美女還給畢諴,在一個驛站停留下來,等候畢諴的消息。畢諴為表示誠意和忠心,剌破皮膚滴血寫信給令狐綯,懇求其收下美女,令狐丞相終不接納。畢諴只得命驛站的吏人將美女賣掉。御醫李玄伯用70萬錢買回家,孝敬她就像孝敬祖宗一樣。過了一段時間,將她獻給了唐宣宗。宣宗一見就迷上了這位美女,很快她成了後宮最受寵愛的人。李玄伯又進“仙丹”給宣宗,以邀恩寵,以致宣宗滿身生瘡,不久死去。

令狐丞相跟韓璜截然不同,他不會因女色而失性。面對女色的誘惑,他能在滿足私慾和保全名譽、身家之間作出理性抉擇。他不會因小失大。

王安石不好女色

宋朝宰相司馬光和王安石都不好女色,宋人的筆記記下了兩人的這種美德。這裡單說王安石。

宋代趙令畤《侯鯖錄》一書說:王安石由京官外放,一次自金陵(今江蘇南京)過蘇州,蘇州知府劉邠請他吃飯,有營妓表演歌舞。見有營妓在場,王安石面露不悅之色,不肯就坐。劉知府讓營妓下去,王安石這才坐下。

宋代官府送往迎來,用營妓表演音樂、歌舞是很普遍、很平常的事情,因宋代盛行營妓也即官妓制度。官府用錢買來相貌端正的年輕女子,派專人教她們音樂、歌舞,以供官員們宴會時陪酒,表演音樂歌舞助興。她們的名字登記在冊,叫做“在籍”;要改變官妓身份,即“出籍”,須交納一筆錢。官員使用官妓,有一條底線,即只能用她們陪酒及表演音樂、歌舞,不能與她們發生性關係;違反者不論官員還是官妓,都要受到司法追究。對違規官妓的處罰就是打板子,甚至有官妓被打死的。官員在宴會上看官妓表演,既不違法、違紀,也不違反當時的道德規範。但王安石對自己要求很嚴,連見都不願見官妓。

王安石對夫人吳氏的感情很專一,除了夫人吳氏,他對別的女子是不會動心的。

據邵伯溫《邵氏聞見錄》一書,吳氏曾瞞著王安石為其買過一個妾,直到此女進了門,吳氏都沒有對丈夫說明,家中新來了一個女子,更沒有說明此女是買來作丈夫的小妾的。一天,王安石見身邊出現了一個陌生女子,便問:“你是誰?”女子答:“夫人命我在老爺身邊服侍。”王安石問:“你是誰家的?”答:“我的丈夫原是大將,負責運軍糧翻了船,朝廷要他賠償損失,家裡財產全部充抵還不夠,就將我賣掉。”

王安石再問:“我家夫人買你花了多少錢?”答:“90萬。”王安石聽了,不禁產生悲憫之心,馬上派人找來該女子的丈夫,讓他把妻子帶走。王安石還說,吳夫人付的90萬錢就不用退還了。

當時90萬錢(900貫)是一個多大的數目呢?看了下面一條資料就大致清楚了。王安石同時代人、蘇軾的弟弟蘇轍被貶官,從筠州遷雷州,又從雷州遷循州,兩年之間,水陸行程幾萬裡,一大家人的衣食都靠自己以往的積蓄。到了循州,囊中只剩5萬錢。當時規定,寺院、道觀都不許貶官借住,只得用這筆錢買10間民房。循州那地方,10間民房的價格是5萬錢(50貫)。

對王安石這樣操守堅正、廉潔的官員,要想賄之以黃金白銀,或賄之以絕色美女,都是不能得逞的。這種官員,真可謂“刀槍不入”。古代多的是貪財又貪色的官員,但也不乏王安石這樣清廉、正派的官員。

這樣的清正官員多了,貪鄙官員少了,吏治就有望變得清明一些。

古代如何懲罰性賄賂

當今社會的“性賄賂”。時過境遷,“性賄賂”歷久彌堅,悠然自得地行進到了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它不僅沒有因為路途遙遠而疲憊,而且還如同服用了可卡因一般,亢奮不已。中國新聞網曾有一篇文章石破天驚:《中國被查處貪官汙吏百分之九十五有情婦,“性賄賂”汙染社會風氣》,文章以翔實的事例,具體的數字,警示國人——當今的中國,“性賄賂”已成了腐敗的一個重要汙染源。其實我國古代對“女色賄賂罪”的規定,其具有如下特點?:

(1)將女色賄賂和財物賄賂同等看待,因二者目的相同,而論其危害性,前者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2)對女色賄賂罪的處罰分兩種情況,對未產生官吏枉法行為的處罰較輕,此是預防階段;對產生官吏枉法行為的加重處罰,此為懲治階段;

(3)犯罪主體的範圍很廣,受賄者和行賄者均有罪,若受賄者是官吏的親屬,則官吏受罰依舊,親屬減等處罰。

令人防不勝防的『性賄賂』

根據老人報報導,在中國古代,男人是可以納妾娶小的,但官員的生活作風問題仍備受重視。早在夏初,已開始利用立法來防止官員在這方面犯錯。

鑒於夏並沒有解決好官場腐敗和社會風氣,商朝開國之君成湯,在即位之後便專門制定了『官刑』,明確提出禁『三風十愆』的施政主張。所謂『三風』,指的是巫風、淫風和亂風,都屬當時官場和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到了商代,這類不正之風仍在官場上流行。成湯從宮廷開始,嚴禁淫亂在商政壇蔓延。如有人頂『風』作案,要被罰款,甚至判刑。

春秋時期,官場上的性醜聞問題已成為各諸侯國國君和政治家共同考慮的問題,當時『性賄賂』成風,令人防不勝防。凡涉『性賄賂』,不亡國,即丟官。

『性賄賂』並非春秋時期的『發明』,上古已有之。夏朝末代國君桀(履癸),在發動兼並位於今天山東境內的『有施國』戰爭時,有施國便進獻了美女妹喜, 從此夏桀沉湎於美色,荒於國政,加上其他因素,夏最終被成湯所滅。而成湯建立起來的商和後來代商而起的周,其滅亡也與『性賄賂』有關。

『重婚』是重罪,嚴禁『二奶轉正』

在中國古代,統治者出於規範封建倫理、維持統治秩序和教化百姓的考慮,歷代朝廷都出臺有對官員生活作風進行約束限制的規章制度。

在古代中國的相當長時間裡,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上至皇帝王公,下至黎民百姓都是這樣,而不是一夫多妻制。但在『一妻』之外允許納妾,即過去民間所說的『娶小老婆』,亦即所謂的『媵妾制』,合稱為『一夫一妻多妾制』。

從先秦到清末,中國是一直禁止男人娶兩個妻子的,歷朝的法律中,都嚴禁『有妻更娶』。而且越往前對『重婚罪』的處罰越重,先秦時可以判處死刑。雖然在元代以後對民間娶兩個妻子處罰減輕,但對官員的處罰仍比老百姓要重,元代要摘掉烏紗帽,清代則要降級。

媵與妾名分不同,媵是次妻(側室),在家庭中地位高於妾。一個官員可納媵妾數量的多少,與其行政級別和社會地位相掛鉤。官大者多,反之則少。還有一個規定,禁止官員將『樂人』(即女藝人)納為妻妾。

而時下被人們所熱議的『二奶轉正』現象,在古代叫『妻妾失秩』,法律上明文規定不可以,違者受懲。唐、宋法律規定,以婢為妻『徒二年』,以妾及客女為妻『徒一年半』;明、清法律對此行為責罰減輕,不再流放,而是改為杖責。

『家外有家』如何處罰

雖然法律規定嚴格,但官員『亂來』超標納妾或變相納妾現象仍屢見不鮮。如在唐代,很多官員『家外有家』。這種醜行一旦曝光,輕者遭紀律處分,重者摘去烏紗帽。

除了繞開納妾指標限制、包養情婦外,古代官員最常見的生活作風問題還有以狎妓為主的性消費。在中國古代,不少地方有青樓存在,但並非每朝都允許官員隨意逛妓院。

宋仁宗時曾規定,負責分管刑獄的官員提點刑獄『不得赴妓樂』。宋神宗時更擴大到整個司法領域,所有監察官員一律禁嫖。時丞相王安石親自主抓官員嫖娼問題,不少官員因此被查處、降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