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是不是已經淪爲了俄羅斯和伊朗的兒皇帝?你怎麼看?

Chinaforever



首先,對於外國的國家領導人請不要用這樣的侮辱性言辭!巴沙爾·阿薩德總統作為敘利亞領導人與我們的關係還是不錯的!並沒有在對華政策上有何不妥!至於他是否在敘利亞犯了什麼“戰爭罪”、“反人類罪”……自有公論!擁戴或者反對,那是敘利亞人民的事情!我們做為外國人實在是沒必要侮辱他!

敘利亞這個國家有“中東十字路口”之稱,是歐陸文明和地中海文明進入“中東的跳板”,所以其地理位置和戰略價值在“世界強權”的眼裡是非常顯赫的!早在1944年二戰沒有結束的時候敘利亞就與蘇聯建立了外交關係(據說當時的土耳其蠢蠢欲動!敘利亞趕快…)!所以,敘利亞與蘇/俄的友好關係是由來已久的!其實這也並不奇怪像,敘利亞這樣的小國曆史上飽受欺凌,獨立以後需要找“靠山”,這是正常的外交思維並無不妥,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是這樣做的!
而蘇聯對於敘利亞的地理位置是看中的,為了獲得中東和地中海的立足點,蘇聯在敘利亞的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為了提高敘利亞軍隊應付以色列的實力,從1950年代開始向敘利亞援助了大量的坦克裝甲車輛 ,到1990年代初敘利亞軍隊的坦克裝甲車輛和大口徑火炮數量接近10000臺套之多!這些裝備都是蘇聯“半賣半送”的,可見蘇聯對敘利亞之“友好”,正是這些巨大的裝備數量使敘利亞與周邊的以色列、土耳其和伊拉克這仨90年代初的中東軍事強國保持了“軍力平衡”,否則敘利亞有可能“死了幾次”了!有這樣的“友好關係”,俄–敘之間雖然在某些方面是“主從關係”,但是這也是各取所需:敘利亞藉助蘇/俄的強國影響力,保持了在中東地區的相對穩定、俄羅斯也獲得了敘利亞兩個重要基地的使用權 從而在中東和地中海有了“戰略支點”。


駐紮在敘利亞“拉塔亞基基地
”的俄羅斯黑海艦隊“蟾蜍級”大型登陸艦。

從國家安全角度來看,敘利亞找俄羅斯當“靠山”還是正確的選擇,如果找美國或者歐洲國家當靠山,那麼在將來與土耳其、以色列出現爭端中,很可能最後是敘利亞吃虧!因為敘利亞的價值與“土以兩國”相比,在西方眼裡還是要次一個檔次的!與其吃虧還不如換一個靠山而不吃虧,這也是小國的外交風格!

至於敘利亞與伊朗的關係中間隔著伊拉克,兩國有很多共同點,比如:在對待以色列問題,“敘–伊”兩國是一樣的,都是反以色列比較堅決的國家。並且在宗教信仰上基本一致 ,只是敘利亞的“世俗化”做的要比伊朗好了許多,伊朗則是“政教合一”的國家,但是“敘–伊”之間在這個問題上互不干擾。在敘利亞戰爭爆發以後,伊朗自己也清楚,敘利亞要是倒臺了,西方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他們!幫助敘利亞就是幫助自己 ,所以才不遺餘力的幫助敘利亞。


作為
小國、弱國,在當今國際政治、地緣政治這種“叢林法則”當中,本身沒有什麼可以選擇的!只能是選邊站,要想真正的獨立是不可能的事情,“日韓”兩國不知道比敘利亞強大多少倍都沒得選,何況是他們?

最後要說的是:目前為止,世界上真正擁有主權獨立的國家,就三個!大夥想一想是不是這麼一回事兒?


皇家橡樹1972


一、俄羅斯和伊朗支持巴沙爾,是為了多一個盟友,而不需要一個“兒皇帝”

對於俄羅斯來講,敘利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敘利亞地處中東,又毗鄰地中海,在黑海出海口的南方。俄羅斯在敘利亞站穩了腳跟,就等於對中東、地中海、黑海出海口保持了足夠的影響力。所以,即使在2017年12月,俄羅斯撤回了主力部隊,依然保留了塔爾圖斯海軍基地與赫邁米姆空軍基地。

對於伊朗來講,巴沙爾所在的阿薩德家族是阿拉維派,是什葉派的分支。只要巴沙爾繼續統治敘利亞,伊朗的什葉派聯盟就很鞏固。此外,敘利亞與以色列是鄰國。通過支持巴沙爾,伊朗將軍事存在擴展到敘利亞,能夠威脅以色列本土。

但是,俄羅斯和伊朗支持巴沙爾,也是寄希望巴沙爾能夠穩定敘利亞局勢,這樣才能實現各自國家利益。如果巴沙爾是一個“兒皇帝”,如何統治、穩定敘利亞?如何幫助俄羅斯與伊朗實現各自的戰略目的?

二、巴沙爾本事能力強,又有阿拉維派的支持,不會淪為“兒皇帝”

敘利亞內戰爆發於2011年,是“阿拉伯之春”的一部分。在“阿拉伯之春”中,前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被殺,前埃及領導人穆巴拉克差一點淪為囚犯。而巴沙爾卻穩如泰山,一直帶領阿拉維派與有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作鬥爭。

巴沙爾最初是一名眼科醫生,1994年才開始被其父親哈菲茲·阿薩德當做接班人培養。2000年,哈菲茲去世,巴沙爾成為了敘利亞領導人。巴沙爾成為敘利亞領導人之後,進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被稱為“大馬士革之春”。可見,巴沙爾的個人能力很強。

巴沙爾所在的阿薩德家族屬於伊斯蘭教阿拉維派,只佔敘利亞人口的10%左右,約為200萬。不過阿拉維派卻能征善戰,是敘利亞政府軍的主力!阿拉維派與巴沙爾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可謂是用“聲明和鮮血”在保護巴沙爾。有200萬阿拉維派的支持,巴沙爾也不會成為“兒皇帝”!

歡迎大家討論,巴沙爾能不能在2018年重新統一敘利亞?


美國觀察室


如果非要給兒皇帝下一個定義,那麼沙特阿聯酋等國的國王才是實打實的美國兒皇帝!沙特等國是沒有任何選舉權的,他們的政策可以一夫多妻,妻子是男人的附屬品,不得參加工作不得拋頭露面,甚至在與外人通姦的情況下男人有權處死自己的女人。

反之,敘利亞的政權可能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相比之下,敘利亞可能是最民主的阿拉伯國家。美國拉著一群獨裁世襲的國家圍毆敘利亞,而理由竟然是敘利亞獨裁,這足以讓人笑掉大牙。

其次,俄伊兩國同樣需要敘利亞!俄羅斯需要一個在地中海的支點,離開敘利亞俄羅斯就會被鎖死在黑海;伊朗則已經被美國及其盟友團團包圍,只剩下敘利亞跟巴基斯坦,一旦敘利亞失守,伊朗就會被完全合圍。因此,他們是真正的盟友!

現在的俄伊兩國並沒有要求敘利亞政府做出任何違背其本意的事。敘利亞政府也沒有出賣任何有關於人民與國家的利益,反而是俄伊兩國不斷的為敘利亞輸送物資,否則敘利亞人民在這內戰的七年早就因為饑荒餓死了。


優己


不同意。敘利亞政府受到俄羅斯和伊朗的影響在所難免,畢竟大國力量的反射在小國還是會有一些的。但是,巴沙爾還遠遠未到惟命是從的地步,他有資本與普京平等的交流。

不能否認,如果沒有俄羅斯和伊朗的大力支持,巴沙爾可能熬不過內戰,就被反對派推下臺,甚至也會像卡扎菲那樣慘死。但是,在俄羅斯和伊朗正式大規模介入前,巴沙爾還是憑藉一己之力長時間抵抗了有西方支持的反對派的猛烈進攻,這就體現出巴沙爾是有一定實力,有較強的民眾支持度的。而以上這些都是巴沙爾跟俄羅斯以及伊朗平等對話的資本。

再說,俄羅斯和伊朗都是有求於敘利亞的,而巴沙爾作為長時間友好合作夥伴,自然兩國會對他抱有尊重之感。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是其彰顯軍事威懾、大國實力所必須的;伊朗需要敘利亞幫助其完成“消滅”以色列的願景。所以俄羅斯、伊朗與敘利亞巴沙爾政府之間有著合作關係。

綜上可以明顯體現出,自己有了實力就不會矮人一等。


小溪解局


有些事情沒有辦法,因為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國際政治更是這樣!

毋庸置疑,目前阿薩德的處境是非常被動與矛盾的,因為他已經不能左右這個國家的命運了,甚至連自己的未來都不能把控了,俄羅斯如果真把阿薩德當成“兒皇帝”,對他來說還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問題是,俄羅斯現在似乎對阿薩德的興趣也不大了,阿薩德如果想實現“統一”,很可能是在“分裂”的基礎上!如果組建新政府,他還得面臨不確定的競爭,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東古塔戰役勝利之後,阿薩德似乎看到了“全國統一”的希望,並展開了對反對派的全面追剿,但反對派武裝鬆散的結構與流動的戰法,根本無法將其徹底肅清,在狼奔豚突的追殺中,反對派實際上又完成了第二次重組,

經過美國的再次整合,民主軍的力量更為堅實,並以幼河以東為基地,用不戰不和的態度與敘軍相峙,在美英法的保護之下,劃江而治的氣氛日見濃厚,

東古塔勝利的代價是土耳其對北部地區的佔領,佔領阿夫林之後,不僅與美國達成了對曼比季的“共管”,又收攏了之前在東古塔被“遣散”的拉赫曼旅和伊斯蘭軍,形成了一股繼續南下的力量,

但此時的俄羅斯卻顯得異常低調,似乎並不急於配合阿薩德統一的步伐,2年多來,俄羅斯對敘利亞的巨大投入是為了什麼?往遠說,是為了在敘利亞踩穩腳跟,進而強化在中東的主導力度,往眼前說,是為了化解烏克蘭燃眉之急,通過反恐還穩定了一下油價,

俄羅斯該做的也都做了,但仍然無法改變美,土各據一方的現狀,互不讓步的僵持局面之下,阿薩德如果能保住60%的“收復區”,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為了阿薩德“統一大業”的徹底實現,俄羅斯就得繼續為敘利亞輸血,而這樣的輸血,很容易會助長美國長期逗留敘利亞的決心,

德拉地區大戰在即,俄羅斯寧肯與美國共同完成衝突降級,也不願再主動靠前,如果俄羅斯攪進德拉的亂局,勢必會複製第二個東古塔,對其他地區作戰的敘軍,也沒有了以往的支持力度,俄羅斯對目前的狀態似乎很滿意,因為自己想得到的已經得到了,再往前邁一步又很吃力,維持現狀也許再好不過了,


阿薩德顯然也看到了俄羅斯的冷淡,明面上對俄羅斯“勸退”伊朗表示贊同,可骨子裡還想挽留伊朗,問題是,如果伊朗人不離開,以色列對敘利亞的打擊就不會停止,因此,普京寧願對以色列“表示理解”,也不願伊朗人繼續留在敘利亞招災惹禍,伊朗人對阿薩德來說很重要,但由於俄羅斯的存在,伊朗人並不能掌握太多話語權,在俄羅斯的眼裡,伊朗與敘利亞是“平級”,根本談不上對阿薩德的掌控!

目前的政府軍控制了多半的地盤,雖然在北部與自由軍對峙,東部與民主軍對峙,南方還有德拉之困,但都是小規模衝突,雙方甚至還有談判之意,

因為阿薩德深知,伊朗自顧不暇,俄羅斯又不想插手太深,如果衝突升級,很可能讓控制區得而復失,俄羅斯總統特使近日與聯合國敘利亞特使磋商後表示:組建敘憲法委員會的問題在當前格外重要!敘利亞反對派應在敘利亞憲法委員會得到廣泛代表!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俄羅斯不願再打了,目前最迫切的意願是儘快建立一個親俄政府,但想組建新政府,必須有反對派的參加,只要能夠保證俄羅斯在敘利亞的現有利益,誰來當這個總統,已經不重要了,如果俄羅斯真要主張政治解決,阿薩德能不能在新政府中繼續掌權,就看他自己的能耐了,,,



俄羅斯想要掌控的不是阿薩德,而是敘利亞,伊朗人想留在敘利亞但留不住,因此,阿薩德對俄,伊來說,都顯得不是很重要了,兩家都不想扶持了,那就更談不上什麼“兒皇帝”了!


冷兵器TILLLINDEMANN


從保護與被保護的邏輯上來看,巴沙爾肯定對俄羅斯和伊朗是有依賴的。不過說什麼所謂的“兒皇帝”是不瞭解敘利亞和俄羅斯及伊朗的關係本質。木叔先介紹一下彼此依賴,再來談談關係的本質。

首先,談到依賴,敘利亞毫無疑問對他們很感激。

特別是對前者。如果沒有俄羅斯,巴沙爾可能早就被反對派拿下了。畢竟是俄羅斯派出了大量地面部隊,提供了大量武器,甚至部署了S400防空導彈來協助巴沙爾政權,否則,敘利亞內戰也不會打了這麼久。

(巴沙爾訪問俄羅斯,與普京及國防部長紹伊古交流)

對伊朗,巴沙爾政權也是有依賴的。畢竟伊朗及其什葉派追隨者派出了10萬左右的人力來進行馳援。因為光有武器沒有人也不能打仗,俄羅斯出動的人力沒有這麼多,伊朗就幫助巴沙爾政權來補充兵源。

因此巴沙爾政權能堅持至今,俄羅斯和伊朗功不可沒。但是說巴沙爾是兒皇帝這有點牽強了。其實巴沙爾獨立自主的看法還是挺重要的。俄羅斯也並沒有完全把敘利亞當作殖民地來看,伊朗更不可能完全支配巴沙爾的態度。

第二,要談敘利亞與他們的關係,就看看歷史與現實。

俄羅斯和敘利亞是簽署有準同盟條約的。這個條約來自於蘇聯當時與老阿薩德簽署的條約。規定敘利亞出現問題的時候,蘇聯會提供軍事援助。

因此俄羅斯繼承了這個條約的傳統,出兵敘利亞本質上是履行條約職能,並不是佔領敘利亞,讓巴沙爾成為自己的附庸。這就有點類似韓戰期間,我們幫著北方的金家打仗,但他們不是我們的附庸一個道理。自然不是所謂的“兒皇帝”。

(巴沙爾訪問伊朗,與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會晤)

另外,伊朗人來敘利亞,是巴沙爾請來的,也就是說,沒有巴沙爾一方的主動,伊朗人來敘利亞就名不正言不順。巴沙爾和伊朗的關係更多的是相互利用與合作的關係。畢竟巴沙爾的派系在遜尼派穆斯林看來算是異教徒,伊朗的什葉派對此則相對坦然。這是種在宗教上的親近關係。

同時伊朗願意利用敘利亞的領土作為反以色列基地,這點與巴沙爾當然不謀而合。因此雙方更多是利益上合作的關係,而不是附庸關係。巴沙爾當然也談不到是伊朗的所謂“兒皇帝”。


木春山


巴沙爾、俄羅斯、伊朗的合作,與其說是巴沙爾求兩位老大,不如說是大家都是無奈之舉,各取所需吧。

先說說大家的目的:巴沙爾肯定是拿保命保政權為第一目標。俄羅斯要保住海外的最後的軍事基地和衝破北約的地緣擠壓。伊朗則需要保住他的什葉派之弧。

這幾年,伊朗和俄羅斯一直都在流血,在敘利亞戰場投人投槍,每年耗費數十億美金,這點錢對美國來說連擺平阿富汗的破事都不夠,但是伊朗已經受到國際制裁很多年了,經濟困難,俄羅斯主要靠賣油氣過日子,這幾年油價又一直很低,俄羅斯伊朗其實日子很艱難,但是怎麼辦呢,敘利亞內戰打了幾年了,打成了小型世界大戰,只能不斷地“投資”下去,如果失去俄國和伊朗在敘利亞的至少數萬軍隊和僱傭軍,敘利亞政府的形勢會很不妙,一旦政府軍完蛋,兩國在敘利亞的幾年經營就全白費功夫了。

說巴沙爾淪為兒皇帝,其實很不恰當,全世界,真正能從利益驅動上全力幫巴沙爾政權的只有伊俄兩國,是選擇和老薩一樣的命運,還是找幾個幫手放手一搏?這個答案很好回答。

俄羅斯和伊朗對敘利亞訴求也沒什麼特別的,俄羅斯要軍港和空軍基地,伊朗要多幾個什葉派政權國家。一個是要在地緣上對北約進行反壓制,一個是要在勢頭上對沙特等遜尼派國家進行教派對抗,至於其他,敘利亞真沒什麼資源能吸引兩國的,俄國伊朗都是油氣出口大國,敘利亞石油資源很貧乏,所有的城市和經濟基礎都在內戰中被打爛了,還能有什麼給兩個老大的?

其實,這場內戰能怪巴沙爾麼?他是個劊子手嘛?未必,作為一個阿拉維教派的政權,敘利亞實在在中東沒什麼好口碑,遜尼派已經把什葉派的伊朗當成魔鬼了,更談不上更加冷僻的阿拉維派了,在中東,宗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非我族類如同不共戴天之敵,勢必要趕盡殺絕,在輿論上進行大肆抹黑就很正常了。


雲中史記



巴沙爾並沒有淪為俄羅斯和伊朗的兒皇帝,只不過在敘利亞局勢的掌控方面,必須以俄羅斯為主導地位的。因為在西方眼裡,巴沙爾只是任他們擺佈的玩偶,根本不會把他放在一個平臺上討論問題。

如果不是俄羅斯憑實力強勢介入敘利亞,巴沙爾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問題,就更別說主導敘利亞政局走向了。所謂弱國無外交,在敘利亞表現的尤其淋漓盡致。即便伊朗在中東地區也算是強國、大國,西方憑藉絕對實力,一樣沒有把他放在眼裡。



沒有俄羅斯的介入,敘利亞早已被西方滅國,以伊朗的國力,要跨境跟西方全面開戰,那是遠遠不夠打的,僅一個以色列就夠伊朗喝一壺的。所以,在敘利亞局勢上,只有俄羅斯才能夠得到西方的重視,有實力在一個平臺上對話和博弈。


這不是誰願不願意的問題,這是實力決定的。儘管如此,巴沙爾也不是俄羅斯的兒皇帝,因為他並不是在執行俄羅斯的國家利益,而是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平息國內叛亂、穩定政局,況且國內政治他還是有絕對發言權的。至於伊朗,巴沙爾更不是他的兒皇帝了,儘管伊朗在敘利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伊朗本身並不能左右敘利亞的局勢。

換一句話說,伊朗在敘利亞的存在價值都不是自己能夠做主的,更不用說去左右巴沙爾。總體來講,目前影響敘利亞局勢的外部環境只能靠俄羅斯來搞定。因為只有俄羅斯的體量和實力才能夠贏得西方的尊重,能夠在談判桌上與西方協調立場和戰略博弈。


謝金澎


這個問題有意思,但看錯了時代。

首先,毋庸置疑,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在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後一度面臨風雨飄搖的局面,後來在俄羅斯和伊朗等的支持下才得以支撐到今天,並打的反對派丟盔棄甲。可以試想,如果沒有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巴沙爾可能早就被趕下臺了。可以說,巴沙爾確實對俄羅斯和伊朗有很大的依賴。

其次,依賴不等於言聽計從,也不等於俯首稱臣。如今的國際社會不是五代十國時期,巴沙爾也不是石敬瑭。俄羅斯和伊朗支持巴沙爾政權,並不是兩國樂善好施,甘於奉獻,而是兩國在敘利亞都有重要利益。如俄羅斯在敘利亞有軍港和基地,敘利亞是俄羅斯介入中東事務的鑰匙,也是與美西方打交道時的一張牌。一旦巴沙爾垮臺,那麼俄羅斯在敘利亞的這些利益便可能不復存在。對伊朗而言,扶持巴沙爾既是維護和擴大什葉派的地盤和影響力,也是打破孤立局面、發揮地區影響力的表現。對巴沙爾來說,雖然其政權的生存要依賴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但巴沙爾也明白自己對俄羅斯和伊朗的重要性,可以說是互有需求。巴沙爾明白自己對俄羅斯和伊朗的價值所在,因此不會對俄羅斯和伊朗言聽計從。更重要的是,在事關個人安危和敘利亞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上,巴沙爾也不可能聽命於他人。

第三,敘利亞與俄羅斯及伊朗的關係也存在一定變數,包括俄羅斯是否會一直支持巴沙爾政權,伊朗在美國製裁下能否長期維持對敘利亞的支持等,都存在變數。這就意味著敘利亞與俄羅斯,伊朗的關係也可能存在變數,未來如何發展實難預料。


西域都護


巴沙爾淪為俄羅斯和伊朗的兒皇帝?不會的。


俄羅斯和伊朗是應敘利亞要求,幫助敘利亞政府收復土地,平復反對派,目前已經取得積極效果,正在進行掃尾工作。無論俄羅斯和伊朗,都不會在敘利亞久留,只要敘利亞局勢平穩,敘利亞內戰結束,俄羅斯和伊朗會撤軍的。此前,俄羅斯曾要求所有外國軍隊撤出敘利亞,包括伊朗,想來俄羅斯不是信口開河。當然,俄羅斯和伊朗撤軍的前提是,所有外國軍隊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軍隊撤出敘利亞。


敘利亞內戰結束後,只有所有外國軍隊撤出敘利亞,敘利亞的事情由敘利亞自己做主,敘利亞才能迎來和平曙光,才能真正實現和平。敘利亞的8年內戰,與其說是內戰,不如說是美俄兩個大國的博弈——以俄羅斯為首的一方支持敘利亞政府,以美國為首的一方支持反對派。正是因為有了美俄的博弈,敘利亞政府平復反對派才如此艱難。


美國總統特朗普說過,美國要從敘利亞撤軍,但法國總統馬克龍建議特朗普不要撤軍,所以美國現在還沒有撤軍的舉動。只要美國不從敘利亞撤軍,俄羅斯和伊朗是不會從敘利亞撤軍的。成果來之不易,革命尚未成功,不幫助敘利亞政府取得最後勝利,俄羅斯和伊朗不會從敘利亞撤軍,到手的湯圓豈能讓美國白白拿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