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樺甸「4·15」系列暴力案件偵破紀實(4)上

吉林樺甸“4·15”系列暴力案件偵破紀實(4)上

第四章 殺手是什麼人?

根據指揮部命令,前往醫院布控的偵查員在醫院調查董二愣、董大愣,在查找犯罪分子的重要線索時,得到的回答頗為出人意料。當時,由於二人身上有傷,不能帶回詢問,最初的工作只能在董二愣、董大愣救治的病房內分別進行。作為“受害者”,董氏兄弟本應積極配合警方的調查,提供各種背景情況及線索,協助公安機關迅速偵破此案,但他們所表現出的一切,卻似乎恰恰相反,令人困惑和生疑。

董二愣傷輕些,齜牙咧嘴地坐起來,睜開紅腫的眼睛眨巴眨巴。

“你認識殺你的人嗎?”偵查員問。

“不認識。”董二愣慎重地搖頭。

“你認為這個案子會跟什麼人有關?是孫繼強他們乾的嗎?”

“不知道。”

“你說實話,真的沒見過那兩個人嗎?”

“從來沒見過,更不知是哪兒的人,進屋就開槍揍我,”董二愣變換了一下坐的姿勢,“但肯定不是孫繼強手下的人,如果是孫繼強手下的人我認識。”

死裡逃生的董二愣向調查他的偵查員講了案發經過。本來他們兄弟想利用喝酒的機會接觸手中頗有實權的稅務分局副局長董XX,圖個今後辦事方便。萬沒想到禍從天降,喜事變成了悲劇。酒杯剛端起來還沒喝,就被兩個來路不明的殺手將其打死,他們幾個受重傷,人財兩空。再問,就一問三不知了。

董二愣一再強調:“這個案子跟我根本沒關係,是不是稅務幹部跟什麼人有仇?人這一生啥都是命中註定,該著河裡死,在井裡死不了。我們四個人還不知誰可能惹仇人了,被仇人跟蹤上了,捱了一頓槍揍,大家都跟著倒黴了。”

第一次正面接觸董氏兄弟到此為止。不知他們是被那血腥激烈的一幕嚇破了膽,還是另有原因,回答偵查員們提出的問題謹慎而顧慮重重,問一句,說一句,好像這個案子真的與己無關,也看不出他們希望公安機關插手儘快查明此案的強烈願望,因此也沒有提出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而向轉院去吉林救治的樺甸市國稅局徵收分局副局長馬XX調查取證的偵查員也來電報告,傷勢嚴重、左眼被擊中已確診造成永久性失明的馬XX也不認識那兩個突然衝進去的人。說起來數他最冤,這場橫禍簡直是“撿”來的,他說當晚下班後,根本沒想去飯店吃飯,卻在路上碰到應董氏兄弟之邀前往天馬大廈赴宴的國稅局樺郊分局副局長董XX,邀他一起去喝點,他不想去,但不去又不好。在樺甸誰不知道董氏兄弟呀,就去了。誰知這一去便吃了大虧——他身中數彈,左眼被子彈擊中,造成永久性失明!

他感到奇怪。當外面有人問“誰姓董”時,他當時就想是不是來找董二愣他們的,可董XX還以為有人找他辦事,於是毫無戒備地應聲而起,將身體的要害部位完全暴露在殺手的槍口之下。而平時槍不離身、處處防備的董氏兄弟卻沒答應,可憐董XX如果真的是答應錯了,只因與董氏兄弟同一個姓,酒沒喝成,轉瞬間卻當了他們的“替死鬼”!

後面的事情,馬xx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時間不知不覺中已進入4月16日凌晨。雖說發案現場情況大致查清,但案件仍然亂麻一團,理不出頭緒;而發展變化又讓人眼花繚亂,猶如闖入迷宮。

然而,迅速彙集在樺甸的畢竟是一群經驗豐富的警察精英。“4.15”大案指揮部在現場勘查和廣泛調查走訪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案情作出了正確判斷,這個判斷後

來被一個個與此有關的大案的偵破證明是非常準確和及時的:一、這是一起有計劃、有預謀、有準備、有目標的特大涉槍嚴暴案件,神秘殺手的攻擊目標可能是樺甸黑幫團伙的“龍頭老大”董二愣及其兄董大愣;二、兩名殺手熟悉現場,案發前可能對目標進行過跟蹤,不排除現場有內線的可能性;三、兩名殺手有較強的作案經驗和心理素質,心狠手辣,不計後果,可能是來自外地被打擊處理過或有案在身的人員;四、樺甸另一黑幫團伙的“龍頭老大”孫繼強有條件列為重要涉案嫌疑人,也不排除其利用重金收買他人作案的可能。

分析認為:兩名殺手出手快,毫不遲疑,顯然事先就作過充分準備,必置被襲擊者於死地。從以往歷次惡性案件的情況來看,抱有這種作案心理準備的多是蹲過監獄,受過打處的人,他們受金錢佔有慾望支配不計後果的殘酷性從現場就可以體味到。

參加會議的各方面一致贊同對全市黑幫團伙進行一次全面清查。

要同清查槍支結合起來,由槍到人,再由人到案。

犯罪分子使用的是德國造的霰彈槍,這種槍從哪裡來?還有一支大口徑轉輪手槍。

秦利明、嶽忠田、宋有生面對種種謎團,仍然充滿信心,他們知道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才越是考驗和展示他們本質的時刻,也就越要有高超的指揮藝術和清醒的頭腦,更要有堅強毅力與百折不回的鬥志。

面對僵局,指揮部果斷施策,決定迅速查清董氏兄弟和孫繼強等人的幕後情況,從外圍展開包抄式偵查。

與此同時,按照指揮部的命令,中心現場調查、取證工作仍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外圍,大量參戰幹警加強封鎖了鐵路、公路、水道等各交通要道,檢查可疑車輛和人員;並對車站、酒店、飯店、旅館、洗浴中心、酒吧、舞廳和按摩房進一步進行了地毯式嚴密檢查,注意尋找受傷的可疑人員。

所謂地毯式檢查,是近年來隨著暴力犯罪不斷升級,公安機關常用的一個新名詞,意即針對不同情況在不同重點地區投入大量警力,像用密齒篦子梳頭一樣梳理搜查犯罪分子的蹤影。

當晚,樺甸市委、市政府領導親臨天馬大廈案發現場,慰問全體參戰幹警,發動群眾,希望大家提供各種情況及線索,積極協助公安機關破案。

經專案組連夜工作,黎明時分,初步查清了孫繼強、董帥彬兩大帶有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伙及其各自關係網。

一份打印的兩個團伙主要成員名單分別送到秦利明、嶽忠田、宋有生等領導手中。

樺甸市公安局長孫學忠、副局長陳萬義等人分別向指揮官們介紹著每一個人的情況。

孫繼強(綽號強哥)團伙:劉克強(綽號三花子),趙福軍(綽號趙五)老小東、於秀波、李猛、石巖、石洪顏、董貴武、張東來……

董帥彬(綽號董二愣)團伙:董天彬(綽號董大愣)、於曉東、吳強(鞠雪強)、

王君、楊佔山、杜世平、王繼成、劉傑、張龍寶、膝海龍、劉春鵬、李洪志、薛軍仁、薛安仁、顏景超、顏景圖。

王偉……

與此同時,在天馬大廈內負責調查的燁甸市公安局刑警們分別對各樓層服務生和吧檯小組進行了交叉摸底談話。

刑警大隊重案中隊長王秉南不到30歲,中等個兒,濃眉大眼,警校畢業,有一種城市人的機智與膽略。他和付偉東找到三樓吧檯小姐,向她詢問案發前都有什麼人去過310包房。

服務小姐驚魂未定,經再三工作,她終於願意配合警方提供有關情況。

王秉南說:“請你回憶一下,將案發過程仔細點說一遍。”

小姐:“仔細點?”

王秉南:“對。”

小姐:“好,那我仔細點說。董二愣他們經常在這兒吃飯,都認識,還在七樓長期包房。今天中午他們在這兒吃飯時就定了今晚還在這兒吃,定的是310包房。出事前,大概6點來鍾,有兩個人坐電梯上來了,問我董二愣請他們吃飯在幾包,我說3包,他們就進去了,不一會兒,董二愣哥倆也坐電梯下來了,沒理我就進去了,後來點菜的事我不知道,不一會兒又上來兩個人。”

王秉南:“兩個什麼人?”

小姐:“我不認識,看樣子惡道道的,我也沒敢問,還以為也是董二愣清的朋友吃飯呢。”

王秉南:“他們長的什麼樣?穿什麼衣服?”

小姐回憶了一會兒,說:“那兩個長的都挺年輕,個子都挺高,有1.70至1.76米左右。一個長髮,長臉,無鬍鬚,小眼睛,雙眼皮,特別健壯。另一個禿頭,也是長臉,眼睛挺大,瞅人挺兇,他們好像都穿米黃色的風衣,其中一個還拎了個兜子。說話是本地口音。”

小姐接著介紹說,昨晚上將近6點,外面寒風呼嘯,刺骨撲面,天空早已黑盡,她值班三樓的燈光分外明亮。那兩個穿風衣的大個子沒坐電梯,從樓梯繞上來時,並未引起她的懷疑,因為常常有人來找包房裡正在就餐的人,而且凡是來此的人又大都是當地的“人物”。當那兩個年輕人行至吧檯處時,其中一個問她310在哪兒,她用手指了指近在咫尺的拐角第一個包房,走廊空無一人,他們就大步走過去了。

緊接著,裡面就突然傳出一聲震耳欲聾的槍響,“砰砰叭叭”地打起來,女服務小姐都嚇蒙了,不知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槍聲一響她就本能地躲在吧檯底下,嚇得叫都叫不出來,眼睛緊閉,後來那個在310站立服務的小姐尖叫著跑出來也鑽進吧檯下面,兩個女孩子什麼也不敢看,只顧雙手捂耳尖叫著。

“除此之外呢?”王秉南和付偉東追問。

“我哪敢看呀?”小姐眼裡仍然是暗淡無光和驚恐,“平時人背後都叫二愣他們是‘黑社會’,他們打起來了,躲還躲不掉,誰敢看?後來那兩個人就走了。”

“怎麼走的?”

“就這兒,”小姐指了指樓梯,“他們沒坐電梯。”

後來,走廊裡突然寂靜無聲下來,那兩個不速之客提著槍走出煙霧瀰漫的310包房,從樓梯下樓去了,他們在壁燈照射下留下的身影讓嚇破了膽的小姐們知道殺手們離開了,沉重的腳步發出無法避免的聲響。

王秉南立即將這一情況向指揮部作了彙報。

犯罪分子為二人,男性,均為1.70-1.76米,長髮,長臉,無鬍鬚,其中一個小眼睛,雙眼皮,身體特別健壯。另一人也是長臉,大眼睛,瞅人挺兇。二人均穿米黃色風衣,其中一人手拎一個兜子,說話本地口音。

這一情況馬上引起秦利明、嶽忠田和宋有生等指揮部成員的高度重視。他們坐在會議室裡,綜合各方面不斷彙總上來的線索,一個特徵一個特徵、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分析著、研究著……

案情仍不明朗。但到此至少可以印證指揮部的案情分析:不速之客目標明確,要殺的人在310包房。一上樓,就找310包房,卻沒打聽找誰,說明這事可能有“內線”,此前他們已經知道310裡面的人是誰。這個“內線”又是誰?

線索首先是客房部經理悄悄告訴王秉南的。他說有個叫吳慶福的保安挺可疑,案發後,吳慶福嚇得夠嗆,說:“這不完了嗎?”跟經理請假想回家,經理沒讓。後來就上十二樓睡覺去了……

王秉南和付偉東對視一眼,這是第一個有條件的重大線索。此人可疑!

他們立即上了十二樓,吳慶福房間裡正睡覺的幾個保安驚訝地注視著出現在他們面前的王秉南和付偉東。吳慶福被從被窩裡提起來,從床下翻出一把刀,把他帶到三樓的一個包房。

詢問立即開始。王秉南“叭”一聲將刀放在桌上,表情嚴峻,聲音含威:“知道為什麼找你不?”

“不知道。”吳慶福目光閃爍,企圖避開迎面射來的銳利鋒芒。

“看著我,”王秉南聲音不大,但不容置疑,“你打聽二愣他們的事幹嗎?”

“我……”

“說!”付偉東大喝一聲,吳慶福嚇得一哆嗦。

“我要提醒你,吳慶福,”王秉南說,“你知道案情,但不要害怕,要講實話,肯定能得到從寬處理。你明白嗎?”

吳慶福低下頭。

他今年22歲,是樺甸市北臺子鄉農民,1998年曾因盜竊罪被判刑1年,緩期五年執行。作為別人的“眼線”,他知道自己在這起案子中所起的特殊作用,驚慌心態已經十分明顯地從臉上流露出來。顯然,王秉南的話在他心裡已經起了作用。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反覆較量,王秉南和付偉東拿下了吳慶福的口供。

“你說不說?”

“說,我……全說。”吳慶福的肩頭微微抽搐了一下,揚起的腦袋低了下去。

“大哥,這事是一個叫‘小軍’的人乾的。還有一個人我不認識,我只知道他叫小軍。真名不知道,不是樺甸的,樺甸也有個叫小軍的,我認識,不是他。是姜小東和於秀波找的這個人,出事前,姜小東讓我搞準二愣他們幾個人在哪個包房吃飯。我就打電話問三樓,又告訴了姜小東。就這麼回事,別的事我就不知道了,真的,大哥。”

王秉南和付偉東又再次去找三樓那個小姐,窮追不捨:“案發前,有人跟你打聽過誰在310吃飯嗎?”

小姐臉色蒼白,搖頭不語。

“到底有沒有?!”

此前這小姐已被公安機關多次詢問過,案發前有無人打聽310客人,派出所民警詢問過,樺甸市公安局的人詢問過,吉林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也詢問過她,但這小姐始終不承認有人問過她什麼。現在,線索逐步明朗,吳慶福本人也招了,面對王秉南和付偉東的詢問,她仍不承認。

王秉南不得不加大力度,點破她,她只得承認了。

“有。”小姐的聲音幾乎讓人聽不到。她嚇得臉煞白,兩隻手絞著自己纖細的手指說,“一樓有個保安叫吳慶福,好幾次打電話問我310包房就餐的人是誰,是不是董二愣他們,後來又問幾個人和就餐時間,我當時也不知道他要幹什麼,就告訴他了。後來就出事了,他嚇得夠嗆,偷偷跟我說:“這活不能幹了,要命的事!”

至此,證明了孫繼強團伙的重要成員姜小東、於秀波參與作案,並且他們認識那兩個神秘的殺手!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