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水泥封屍案,人臉識別道出真相:已成億萬老總!

這是一起被塵封20年的命案。

1997年,一具被水泥封入建築的屍體被發現,工地卸妝工人尹浩被黑龍江警方通緝。

2017年,長春某建築公司老總王忠,註冊有10家公司,其妻子名下有多套豪宅,總資產上億。

20年前水泥封屍案,人臉識別道出真相:已成億萬老總!

從相片上看,工人尹浩(左)眉目清秀,毛髮旺盛,老總王忠(右)稍顯富態,毛髮稀疏。你,看出來了嗎?他們竟然是同一人!

二十年VS一秒識別

從相片上看,工人尹浩和老總王忠天差地別。但是藉助人像比對系統,就可以確定雙方的身份:隨著年齡的變化,人的毛髮、法令紋、眼角、面頰(胖瘦)會有明顯變化,這些都是阻礙人眼對其識別的因素。

然而這些對於人臉識別系統的影響甚微。人臉識別系統的辨識建立在“三庭五眼”之上。所謂三庭五眼,學過素描的人都知道,是一種對於人臉比例的描述。而對於人來說,眼鼻口相對於臉龐的比例不會變化,這就是人臉識別判斷人臉的主要依據。

在2017年8月,雲從科技御眼重明在CCTV1的《機智過人》欄目上,上演了跨年齡人臉識別。將撒貝寧和江一燕的幼兒時期的照片從20多張照片中選出。據瞭解,此次案件長春市公安局正是利用了雲從科技的這項技術,對轄區內最像犯罪嫌疑人的人員進行全面檢索,最終王忠作為相似度最高的人員進入民警的視線。

經由經驗豐富的民警進行甄別,最終確認了嫌犯身份!王忠被抓捕後始終趕到驚訝,“都逃了這麼多年,沒想到竟然會被抓”。

或許真的沒有【人】認識他了。但人工智能的出現是例外。

全國公安專家日夜兼程奔赴泉州

2018年1月,近百名公安實戰單位的領導與專家骨幹齊聚於泉州!他們正在研討這項守一方平安的技術。

這項技術將會把中國締造成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度。任何犯罪都會在科技之光下現出原形。最終以人工智能武裝警方,讓公安以百倍效率完成工作。

——這就是人像識別技術!也是此次找到潛逃20年逃犯的人工智能技術。

這次研討會由雲從科技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共同承辦。會議吸引了近百名來自公安部22局技防處、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視頻圖像信息智能分析與共享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行業、實戰單位的領導、學者和專家骨幹與會交流研討。

本次研討會圍繞著公安視頻大數據綜合應用關鍵技術課題,在人臉識別、行為識別應用的熱點、難點開展深入的交流和討論,旨在促進新技術、新經驗、新應用的推廣交流,深化認識、開闊思路,進而推動人臉識別在公安實戰中應用落地。

或許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人工智能會讓“逃犯”這個詞成為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