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承諾,兌現是非常重要的

爸爸說話太虛偽了……”本來說好了考了好成績就帶孩子去看海,爸爸媽媽卻耍賴,12歲的女孩一氣之下選擇離家出走。為了能讓家裡的寶貝取得一個滿意的成績,不少爸爸媽媽都會許諾,不過您的承諾又是否兌現了呢?

溫嶺就有這樣一位爸爸,他也給自己12歲的女兒小燕許下一個承諾:如果期末成績全部90分以上,就帶著孩子一起去看海。小燕經過自己的努力,期末考試全部達到90分,可是爸爸媽媽卻這樣對他說:“這麼冷的天,看什麼海啊!”沒想到自己的努力卻換來這樣的回答,越想越委屈的小燕,選擇了離家出走。

“你住在哪裡?要去哪?”回答民警的,是一陣嚎啕大哭:“我爸爸太虛偽了,答應我的事情做不到,還是奶奶對我好,我想回老家。”小燕告訴民警,自己12歲,來自安徽,以前一直在老家上學,直到去年9月份,才被接到在溫嶺打工的父母身邊。民警趕緊將小燕送回家,最終小燕的爸爸當著民警的面,保證等天氣一暖和些,一定帶著小燕去看海。

不知道您是否也曾對自己的寶貝說:“如果你乖乖聽話,爸爸媽媽就給你買什麼什麼”,或者是“如果你好好學習,每次考試都能達到多少分爸爸媽媽就帶你去吃什麼什麼”……您曾向寶貝們許下的這些諾言是否實現了呢?如果您也曾像小燕的爸爸媽媽一樣,曾對自己的孩子許下過承諾卻沒能及時實現,或者就沒想去實現,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的曾子是怎樣做的吧,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呢?

曾子殺豬的故事: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乾淨整潔的藍布新衣,準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著從身後攆了上來,吵著鬧著要跟著去。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著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回去在家等著,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我回來以後殺了豬就給你做。”這話倒也靈驗。她兒子一聽,立即安靜下來,乖乖地望著媽媽一個人遠去。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時,還沒跨進家門就聽見院子裡捉豬的聲音。她進門一看,原來是曾子正準備殺豬給兒子做好吃的東西。她急忙上前攔住丈夫,說道:“家裡只養了這幾頭豬,都是逢年過節時才殺的。你怎麼拿我哄孩子的話當真呢?”曾子說:“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謊的。他們年幼無知,經常從父母那裡學習知識,聽取教誨。如果我們現在說一些欺騙他的話,等於是教他今後去欺騙別人。雖然做母親的一時能哄得過孩子,但是過後他知道受了騙,就不會再相信媽媽的話。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覺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心悅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沒過多久,曾子的妻子就為兒子做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曾子殺豬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

一、千萬別認為你的孩子年幼無知,很好哄騙。許多家長教育孩子也許還遵循著一句古訓“泥鰍聽捧,娃娃聽哄”,於是經常哄騙孩子。也許開始還很靈驗,久之則毫無作用了。父母們這樣做既讓孩子們認識到了父母們的謊言,學著向別人撒謊,又使孩子對父母們失去了信任,從而不再相信父母的話。

二、家長要以身作則,言行和思想都要為孩子起好表率作用。“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對孩子起起著十分重要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對孩子撒謊,孩子也會不知不覺中對著父母撒謊。這在家長和學校缺少聯繫的家庭體現得更為突出。在家騙父母,在校騙老師。

三、對待孩子不要輕易許諾,尤其不要時時以豐厚的物質相許,這樣做就會使孩子們逐漸構成一種自大自利,唯利是圖的思想。

四、答應孩子的事必須要努力做到,做不到的事就不要答應。作為家長,只要答應孩子的事就必須要想辦法努力做到。當許下的諾言因種種原因無法實現時,必須要給孩子耐心的解釋,講清道理,讓孩子樂於理解。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子女將來的成長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有見識的家長在孩子面前處處以身作則,以培養他們良好的品德。曾子這樣做完全是正確的,他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別看殺了一頭豬,眼前利益受損,但從教育子女的長遠利益看,大有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