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感谢贫穷的女孩,其实在感谢“生而为人”

说感谢贫穷的女孩,其实在感谢“生而为人”

说感谢贫穷的女孩,其实在感谢“生而为人”

每个人都没有选择自己身世和家庭背景的权利。这个世界上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毕竟是少数,作为金子塔底的大多数,提起贫穷,就会想到一个必须会限定生活、制约发展的社会现实。

是的,当绝少数家庭还在为孩子择校还是出国求学付出昂贵的代价时,还有许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学业无着、止步不前,甚而荒废一生……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夺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说感谢贫穷的女孩,其实在感谢“生而为人”

这一段来自河北枣庄被北大录取女孩王心怡关于生活感悟贫穷的文字一时间戳中众生。仔细读这一段话,就会发现,贫穷终究还是刺痛了孩子。虽然她用乐观坦率的笑容掩盖着物质贫穷带来的伤痛,但生命罅隙里落下的伤痕,就像是积雨云残存席卷过的天空,伴随她一生的阴雨连绵过后,烙着的更多是 “虽然我害怕贫穷,但是我却可以自我安抚着勇敢上路”的印痕。

河北寒门女孩王心怡那些感谢贫穷的文字,与其说感谢贫困,不如说感谢经历和过往,感谢她通过个人不平凡的自我奋斗,感谢她穷而不坠的青云之志和经过年少清寒而节节攀升的为人之幸,亦为同样经历的人。

说感谢贫穷的女孩,其实在感谢“生而为人”

这样一个关于自我认知和希望的故事,在媒体将其存在的背景放大,将贫穷的原恶掩藏后,放大的是女孩的自我奋斗和意识觉醒,表现出的是她超于年轮的成熟与品读人生苦难的洒脱,但个体“勇闯天涯”的背后带出的贫困是否值得感谢的两极分化及引发的讨论却像另外一条鸿沟,横跨在富裕、贫穷的正中,再度直击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贫富悬殊带动的直观感受。

在大量充斥寒门难出贵子的今天,一个河北寒门女孩成功逆袭,必然是鼓舞一代青年,走出自我,坚定信念继续奋斗的典型案例,但同时我们要强调,如果只拿百分之一的个案,强化个人努力因素的成功“突围”,其实也是快速财富积累下,掩盖贫困家庭的背景先天不足和教育资源后天乏力。

说感谢贫穷的女孩,其实在感谢“生而为人”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同样,我们要再次强调的是,万分之一的寒门逆袭与百分之十的强权持续攀升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将此类贫穷放大,暴露的只是更多在社会贫困线上挣扎的残酷现实对于孩子的打击。因为,我们貌似强大的祖国,还有许多类似王心怡家庭的女孩,在一贫如洗的家庭里,享受着贫穷带来的内心折磨和超过年龄的人性打磨,他们或许在结束九年义务教育后就开始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务农,等待结婚。

每一个经受过苦难折磨,经历过贫困煎熬的人,在成长过程都会过早体验人间疾苦,体会人间冷暖,那些把日子越过越好的人,不是揪着过去不放的人,而是踏着过往咬紧牙关前行的人。

说感谢贫穷的女孩,其实在感谢“生而为人”

贫穷限制思维,努力是为了改变贫穷。在我们看到寒门女孩逆袭的同时,更应该思索,贫困背后的教育资源公平公正,以及社会制度对落后贫困地区的关注和社会资源对贫穷家庭的关怀和倾斜力度。

感谢贫穷,就像感谢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一样。

岳云鹏说过,我永远不会感谢那些伤害我、侮辱我的人,我永远恨他们。河北女孩王心怡的关于贫困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个人成长与自我成长与人生的感悟。文字结尾处感悟贫穷,也是在经历生活重重磨难的基础之上,自我安慰,调节,自我救赎的心声。而当她以707的高分被北大录取,当通知书寄到家门口之时,她还只身一人在异地打工。(因家境贫困,高考结束后,经高中物理老师介绍,她在保定一家辅导机构做辅导员)

说感谢贫穷的女孩,其实在感谢“生而为人”

对于网络上出现两极分化的激烈讨论的核心点,不仅仅是当前社会环境下,舆论开放,观点多样化的一个体现,同时更重要的反射出大人世界通过孩子对贫穷本身经历尚浅、认知不明的一种担忧。如果贫穷只是处于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于体谅父母,被母亲不屈服于现实,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而激发的生活动力,这本身就是当下社会和家庭该积极鼓励的,引起更多家长反思也很自然。可,当社会舆论交织,这个事件带动戾气纵横,更多关于贫穷的感谢渲染气氛,带来重新解读,那就与女孩本身的感触无关了。

如果媒体放大的是贫穷本身,寒门女孩逆袭,强化了个人成长与自我努力,完全可以战胜困难,平衡自我,走出阴影,这不免就有理想化和个人意识强化的嫌疑;也自然会引发一部分网友从贫困原罪与家庭背景,教育环境出发,指出无计可施的大多数贫穷家庭,穷到吃土的社会现实,理不清积贫积弱,通过劳动无法改变的现实,向贫穷致谢或者就存在想当然和认知能力有限的问题。这后面发的众多发声,带出来的自然而然的衍生,许多也与女孩王心怡的关于认知和成长感悟的文字初衷没有关联。

说感谢贫穷的女孩,其实在感谢“生而为人”

河北女孩王心怡,让我们看到了,寒门背后,经过苦难,穿越迷惘的高贵的灵魂。这个时代有这样的寒门女孩,可以抚慰一部分处于贫穷线上迷惘的年轻人。

通过王心怡,我们会知道灵魂摆渡过后,人的灵魂不是万里挑一,就是傲世悠然。也会让我们看到穿越生活苦痛背后,经历了苦难深重的现实,

自然会明白和读懂另一番生命的深意珍藏着生活说不清的秘密。

萧伯纳曾说:贫穷是最可怕的恶魔,是最严重的罪行。因为贫穷总孕育着恐惧、焦虑、不安定,也挑战着人性与底线,所以会暴露出丑和恶。是啊,贫穷是件可怕的事情,它意味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甚至被人嘲笑,甚至被人奚落,与更多机遇绝缘的现实……

大人的世界孩子不懂,社会的经历孩子尚且无法体悟!

诚然感谢贫穷不成立,如果贫穷有意义,那还追求什么富裕?那还读什么大学,改善什么生活?如果贫穷有意义,那还做什么扶贫工作?

说感谢贫穷的女孩,其实在感谢“生而为人”

心怡要感谢的是贫困中走出阴影的自己,感谢的是在贫穷生活困境里一直乐观的母亲,感谢的是周围一直陪着自己的精神支柱。我们要肯定一个家庭贫困的孩子的奋斗,但舆论如果借机将贫穷的状态当成鸡汤,那就把个案的价值和意义带偏了。

诚然,富”不代表心灵高贵,“穷”不代表精神贫瘠。也正如河北某平台编辑所说:“不是所有的富贵都是幸运,不是所有的贫穷都那么可恨。有人说原生家庭的差距阻碍了寒门逆袭,但是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自身的问题。真正可怕的不是贫穷带来的苦痛,而是底层却失去突出重围的决心。无论家境如何,只要心怀梦想,顽强拼搏都可以培养出懂得感恩,自立自强,成绩优异的好孩子。”

贫穷限制思维,努力是为了改变贫穷。在我们看到寒门女孩逆袭的同时,更应该思索,贫困背后的教育资源公平公正,思考在同等社会环境下彰显着人间的温暖和世界的温情。

说感谢贫穷的女孩,其实在感谢“生而为人”

感谢贫穷之所以火,大抵是因为在绝境仍不放弃希望,仍积极向上,不抛弃,不放弃,然后努力取得自己的成功,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过的更好吧! 因为已身处贫穷这个既定,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让自己永葆阳光,用知识与智慧充盈自己,抓住了高考这个此生最好的机会改变命运! 引起许多人关注,并持续关注,无非就是贫寒过后,充满希望和美好成真。

河北女孩王心怡然,可能给了正在默默奋斗而不得志的更多寒门子女以希望,可以让大家有力量继续努力,继续坚持守望的曙光吧!

只是,这背后触发的思考,依旧值得每个人为此努力,包括家庭、社会以及更多有责任和担当的精英人群。

2018.8.1晚

王欣:笔名(水云魅影/若水飘)

籍贯,甘肃武威,现居河南郑州。

一个拒绝浮华的现代人,一个挣扎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人。

一个追求自我归属随遇而安的流浪者,一个躲在在现代繁华背后,

审视灵魂迷失的边缘人。纯心写字,见心见人见万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