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會不會成爲下一個深圳?

還是搖骰子吧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的觀點是海南不可能成為下一個深圳。

原因其實很簡單,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最早的一個試驗窗口,且依靠香港的區位優勢,讓香港的發展模式成為深圳發展的有力借鑑,並與香港形成相互融合的經濟產業區域帶,而海南有什麼可依靠的呢?

深圳發展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要目標,在深圳各種高精尖端製造業已走在中國前頭,在依靠製造業基礎上又有高度發達的服務業,比如金融、物流、電子信息等方面都領先全國,並在世界上享有較高聲譽,而海南有這些嗎?

海南發展的主要目標方向與深圳截然不同,海南主要是以旅遊發展為主要產業形式,把其打造成國際旅遊島,以旅遊業帶動海南經濟發展,這一切顯然與深圳是沒辦法相比的。還有深圳集聚了全國大量的各類優秀人才,正因為有這些優秀人才才推動了深圳各行各業的發展,使深圳成為了全國的金融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及全球大公司、大集團駐紮中心,成為世界500強在中國聚集的最多城市。而海面有吸引各類優秀人才的條件及讓世界知名企業和公司熱衷的興奮點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由此,海南與深圳是兩個不同發展方向的地區和城市,一個是中低端的旅遊業,一箇中高端的科技信息產業,兩者不在同一層次上,所以不可同日而語;海南永遠不可能成為深圳,也永遠無法有能力去趕超深圳。


財經深思


如果放幾周之前,我可以肯定地說,不會。但如果放現在,我覺得還是有很大希望的。原因如下:

1.國家最近剛剛放出重大利好,準備把海南建造成全島自貿區。這意味著海南將全面迎接和擁抱改革開放,這也意味著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海上絲綢之路”中,海南將佔據最核心的位置,同時也意味著,國內外的投資將蜂擁而至。要知道整個中國僅有的幾個自貿區除香港全境外,只有上海有部分自貿區,還是隔開的。但是對比一下就知道,香港總共才多大?香港陸地面積僅1106平方公里,海南3.54萬平方公里,海南面積是香港的30多倍!全島自貿區的利好由此可見一斑;

2.海南的格局已不再僅僅侷限於國內,其面向的是整個南海,整個東南亞,乃至全世界。俗話已經說了,“北雄安,南海南”,這一定位,已經將海南也擢升至國家大事,千年大計。尤其是隨著三沙市的設立,海南對整個南海的掌控力和影響力與日俱增。在整個中國還沒有哪一個省份,能擁有像海南這麼大的海域面積,可以說海南的海域面積就是整個南海,而中國的南海領海面積達到了210萬平方公里!在現在這種海運時代,海南的這一優勢,可以說是得天獨厚,全國獨此一份。大家都知道沿海城市發達,而在未來,海南必將利用這一優勢更加發達,成為下一個深圳未嘗沒有可能;

3.海南目前的核心競爭力是旅遊業,旨在打造“東方夏威夷”,但從長遠看,海南的核心產業還有貿易和投資,一旦這種核心競爭力形成,海南必然會有一個質的飛越。到時候坐鎮南海,面向整個東南亞,以自由貿易為武器,著力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海南想不成為下一個深圳都難。



廣東包打聽


傳言已久的自由貿易港政策終於在海南落地了,三十年後,海南終於再一次站在了對外開放的新起點上。得天獨厚的優勢,會讓它成為下一個深圳或者浦東嗎?

站在開放的新起點

4月13日,習近平主席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主席在大會上鄭重宣佈,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4月14日,《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指導意見》正式落地。據瞭解,如果海南自由貿易港建成,按照全島3.5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來算,其規模將遠超1000平方公里左右的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不足4000平方公里的迪拜,成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港。

自由貿易港通常被視為自貿區的升級版,在自貿港裡,海關一線真正放開,貨物自由流動,取消或最大程度簡化入港貨物的貿易管制措施,簡化一線申報手續。

中國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繼續拓展對外貿易,自貿區和自貿港將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的特色是“自由”,不僅僅是稅收和貿易方面的自由,也是制度安排的自由,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是對外開放不斷深化的重要體現。

過去幾年,國家分3批設立了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到目前為止,只有上海自貿區正在籌劃升格為“自由港”。以上海地位之獨特,自貿區面積不過120.72平方公里,而海南自貿港則是“全島建設”,3.5萬平方公里的自由貿易港,幾乎是上海自貿區的300倍。 而憑藉上海的經濟中心地位,從自由貿易區到自由貿易港也是分兩步完成的,而這次海南同時獲得了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港兩大資格。這樣的利好政策是史無前例的。

為什麼是海南?

與上海自貿港相比,海南經濟地位並不突出,產業結構也不完善,更沒有人口紅利的優勢。為什麼國家會把海南選中成為深化對外開放的試驗田?

海南建省以來發展迅速,但與東部發達省份的差距並沒有明顯縮小,甚至還出現了擴大。2017年海南省人均GDP接近5萬元,只相當於廣東省的60%,與30年前的比值相差無幾。1988年海南省人均GDP相當於福建省的90%和浙江省的66%,但到了2017年這一比值卻分別降至58%和5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核心推動力是製造業,只有製造業才是強國之本,加入WTO以來,我國奠定了世界工廠的地位,有了更大的發展,而這一時期海南的發展恰恰受制於製造業。海南地廣人稀,早期不具備勞動力密集型製造業的發展條件。相反,隨著內地經濟不斷深化,海南的旅遊資源開始得到重視,形成了以旅遊和房地產為主要產業的經濟結構。在新時期的改革開放背景下,海南必須要有新的政策驅動,才可以進一步調整自身產業,實現協調發展。

按照這個目標,在現代服務業方面,國家提出支持海南設立國際能源、航運、大宗商品、產權、股權、碳排放權等交易場所;科研和創新方面,提出要設立海南國際離岸創新創業示範區;旅遊方面,提出要實施更加開放便利的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優化旅遊資源配置等等。這一切都需要合理的產業規劃和頂層設計,需要把優惠條件用足用好。

國家選擇海南,也並非只考慮到經濟因素。國家將海南定位為“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核心是立足東南亞、南海和全球,形成一個與東盟及南海各國經濟貿易對接和交流的區域,這對南海建設、國家安全、對外交流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告別圈地和保稅區

過去,我們也曾劃定過一些開發區、自貿區和保稅區,也曾給予這些地區以政策上的支持,但有些時候,我們往往陷入一個“死循環”,也就是:政府公佈政策,畫圈出讓土地,搞基礎設施建設,接著房價上漲,之後各路資金和人口流入,房價繼續大漲,推動租金成本上升,原本給予優惠政策吸引來的新產業,利潤空間都被租金擠掉,於是有活力的中小企業紛紛遠離新區,導致新區規劃失敗。總之,土地等資產價格上漲總是早於、快於產業增長,這已經成為新區建設的一大難題。

所以,能否留住產業和勞動人口才是海南自貿港成敗的關鍵,而能否留住人、財、產業,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海南是否能夠有效控制資產價格上漲的衝動。再簡單點說,未來能否給幾百萬、上千萬的人提供低成本的住房,把勞動人口留住,是海南發展的一個關鍵。

另外,海南能否成功,還要看它能不能建成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貿易港”。而經濟是否自由,除了與關稅和貿易有關,更要看區域的制度創新能力。能否有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不斷提供優質的服務,也是決定自由港能否成功的又一個關鍵。如果“自由港”仍然是保稅區的翻版,那麼意義就不大。

三十年前,海南建省並被確立為經濟特區,這是它在中國的改革史上,唯一一次與深圳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三十多年過去,深圳已經成為南中國經濟的鉅子,海南站在這條新的起跑線上,又不得不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改革開放是海南與生俱來的基因,希望如今它已經增添了幾分堅韌與成熟,也沒有失去當年熾熱的目光。


最IN資訊


海南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深圳呢?我的看法是,海南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深圳!

4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鄭重宣佈,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海南的命運,海南將成為中國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探索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著力打造成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

海南自上世紀80年代末建省和最大經濟特區後,經過20多年的發展,從一個邊陲島嶼變成了一個國際旅遊島,如今,再建設自由貿易港,這是一個很大的飛躍,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描述“海南是因改革開放而生,海南是因改革開放而興”,海南,也從此迎來了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機遇。

海南自由貿易港是習近平總書記一手規劃出來,相信各級黨委和政府都會舉全國之力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好,的具體規劃還沒出來,海南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級政府都在探索中,相信會參考很多國際上比較成功的案例進行探索、規劃和促成,規劃海南美好的發展藍圖,也相信海南會變成中國第二個深圳!


旮旯裡的小破事


1、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發展健康養老及旅遊產業,不過對比迪拜、巴厘島、普吉島、馬爾代夫……等旅遊城市,似乎哪一個硬件都比海南強。目前海南的生活節奏還是很慢,空氣陽光好,是養生的天堂。不過海南不會成為下一個深圳,畢竟沒有強大的產業支持,前景是可觀的,但是發展的路途必定是比較曲折的,需要多方面的摸索。

2、海南不能成為第二個深圳,但是它肯定會有他的發展模式。深圳的發展,有天時地利人和,而且深圳的高科技產業,也有周邊珠三角地區的配套輔助,海南地處邊緣,沒有什麼產業腹地,但是他有他的獨特性。

3、海南由於是島嶼,觀光旅遊比較特殊,還有電影娛樂行業,科研產業,創意產業,醫療產業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不一定要像深圳模式,發展電子產業。深圳的富士康,佔地多,民工多,配套設施需求大,物流要求高,這種情況不大適合海南。預計,海南會成為一個從未有過的海島,正在打造自己的東方迪拜打造新的自貿區自貿港,能夠成為全球購物中心,以及發展旅遊度假聖地。

確認過眼神,遇上對的人。如果你也感興趣就關注我吧,一起探討更多有趣新鮮的話題。


我房網


你好,嗨住租房回答這個問題。

深圳:高科技和金融業發達

深圳和海南都是經濟特區,有著政策的支持,但是兩者的發展卻截然不同,2014年海南省GDP500億全國排名28位,而深圳GDP達到了1.6萬億,是海南的4.6倍,兩者差距甚遠。是什麼使得深圳發展迅猛而海南經濟一直不景氣。

造成兩者發展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區位因素,當年由於廣九鐵路,深圳聚集了一定的人口,並且深圳又毗鄰香港,相比內地,人的眼界和思潮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再加上政策的支持,深圳的改革步伐走的又快又穩,一騎當先。

在社科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共同發佈的全球城市競爭力2017——2018年度排名中,深圳的經濟競爭力為全球第六,10年前,深圳只有平安集團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如今已經有6家企業上榜,而且均為深圳土生土長,分別是平安集團、華為、正威國際、招商銀行、萬科和騰訊,深圳的支柱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業,物流業。


海南:只有旅遊業

相比深圳,海南的發展則截然不同,海南發展滯後於深圳的根本原因是區位劣勢,一個孤零零的海島,交通不變,市場容量小。相比於深圳位於珠江三角洲密集的城市帶,海南的地理位置相對較遠。

海南人口凋零,密度不大,而且沒有開放的人才政策和外來居民的教育配套。而工資待遇,民生法規,社會治安,旅遊道德等都有很多欠缺。海南雖然是一個旅遊大省,但其旅遊服務品質較低,前幾年海南旅遊宰客事件又很壞的影響了海南旅遊業的發展,所以說海南要發展,最重要的任務是完善內外交通,島外考慮海底隧道,島內完善各類交通基礎設施,這個過程恐怕還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海南的高速發展,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高房價不代表快發展

據2018年4月全國主要城市新建住宅,二手房成交均價對比,深圳新建住宅房價以32917元排名第二,三亞以30236排名第五,海口以17420排名14,深圳作為中國發展最快的新一線城市之一,房價高不言而喻,而海南的房價如此之高卻有點匪夷所思,這主要是海南環境的稀缺性,像海南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往往更受內地人作為休閒養生和旅遊度假的選擇,在這裡購房也就顯得合理,然而土地有限,買的人多,房價自然上漲,再加上炒房投資的熱錢湧入,房價變得越來越高,直逼國內一線城市。2017年海南限購限地才遏制了瘋狂上漲的趨勢。所以說,高房價並不代表快發展。


年輕人在選擇就業和生活時,也要選有經濟發展前景的城市,但是這些城市的房價往往非常高,難以負擔,所以租房往往是更好的選擇,而租房,也要選擇一個好的平臺,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網打盡,房源多,房源真。


嗨住租房


時代不同了,海南想成為下一個深圳基本上不太可能。

第一,環境不同了。

一座城市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當時的環境。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是也。

深圳的發展,有當時的國內和國際環境。比如,在國內,深圳是拓荒者

今天的海南又是另一個環境,在國內,海南相當於追趕者。二者有很大的區別。

第二,起點不同。

當年的深圳,是一個漁村,是一片白紙。

而今天的海南,有著一定的經濟文化基礎。

第三,定位不同。

當年的深圳,是“窗口”,而引入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居多。

今時的海南,又是另一個定位了。

第四,面臨的難題不同。

當年的深圳,突破的是思想難題。

今天的海南,突破的是發展模式上的難題。尤其是,海南不能靠房地產發展了。

所以,深圳和海南,各自有各自的特點。海南就是海南,它不會成為也不可能成為下一個深圳。


靜觀財經


海南不可能成為下一個深圳

深圳是時代造就的,改開伊始,深圳是窗口、是標範、是集全國最優秀的人力資源成就了深圳。還有伴依香港的原因,資本、城市管理、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等等有現成的借鑑模板。所以有了今天的深圳。

今日的海南,首先無法集全國的優秀人力資源的力量,原因在於資本及產業的方向與深圳不同。海南不可給有如電子產業大發展的時代機遇,而吸納人才。也不可能再建設另外一個國家級金融中心,面向全國的投融資市場,而無法吸納頂級的金融人材。而現代化城市最重要的是服務業,也必須建立在有大的經濟區域之上,及大的產業帶之上,國際性的服務機構才會入駐,所以,現代服務業將是無法大業發展的。

那海南到底有什麼優勢呢?

從人力綜合成本來講,海南並無優勢,所以無法承接製造產業轉移。

從物流來講,海南並無大經濟區域作為物流依託,而形成商貿優勢。

所以,海島區域性、獨立經濟生態將是最終出路。以生態優勢轉化成“國家級度假目的地”才是正解。

國家級度假目的地是以世界旅遊市場為目標,把海南轉化成“中國人的海南”,以觀光為核心的龐大產業集群。把整個海南變成自然的觀光公園,創造大旅遊產品,把整個海南變成一個旅遊產品進行產業開發、整合。依託產業開發旅遊商品銷售及生產。統一的市場管理,用大數據來分配指導資源,將旅遊業轉型為娛樂業,再輸出娛樂的視聽產品,形成產業鏈,吸引娛樂、影視人才的輸入,進一步提高成大文化產業,又返哺旅遊業的產業良性循環鏈。

建立“城市公園概念”,改進城市導視系統,每一巷、一路、都融入城市公園集群,而不是百城一面的“中國化城市”,而是“有生活市井氣質”的人文公園。一路一景、一巷一景,隨處都有的休息坐椅、路邊店鋪坐椅。形成另類的休閒城市形態。再通過城市花車巡遊、南海之星、漁船出海、入港儀式等等活動而提升城市的動感美。而這些可視為政府的公共產品的提供。

將城市城管部門改進成“城美推進部門”,邀請世界一流的畫家為城市“畫像”來改進城市的審美水平。而提升城市公園的價值,繼而形成產品,最後成為資源優勢。


漁夫釣客


海南較之深圳,會不會成為後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可比性。能成為後者,是具有更加開放、更加創新的深圳精神,但同時又有自身特點,使之成為21世界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戰略支點。

根據此前的規劃,力爭到2020年,海南要建成投資貿易便利、法治環境規範、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試驗區;到2025年初步建立自由貿易港製度;到2035年自由貿易港製度體系和運作模式更加成熟,營商環境躋身全球前列。

新海南的建設,較之深圳的今天有很多先發優勢,比如法制的完善,法制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是改革開放的保障,對於海南來說,規則的制定已經有大量的成熟藍本,諸如上海自貿區的經驗可充分借鑑,具備高起點謀劃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天的海南開發並不是要模仿誰、成為誰,而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的一次自新。

未來的海南,不可能簡單複製總部經濟、房產經濟、海島旅遊經濟,它一定是綜合的,具有現代經濟服務能力、符合綠色經濟、海洋經濟,並具有人才儲備優勢、資源持續、科技創新的優勢。海南島作為南海的一顆明珠,她只能是海南,不會是深圳,作為一個戰略支撐點,她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島嶼開發、經濟建設,還需要掌握南海資源、區域發展。海南只有融入到周邊區域的經濟活動中才能具備更加長遠的生命力。

海南要做的,包括人才的引進和自我培養,不排除與世界一流高校合作辦學的可能;綠色生態紅線的更加精細化,避免商業活動帶來的生態擁擠;地產調控的持續性等。海南已經提出,要建立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禁止高能耗、高汙染、高排放產業和低端製造業發展,構建綠色產業體系;要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加快構建以清潔電力和天然氣為主體、可再生能源為補充的清潔能源保障體系;要建立閒置房屋盤活利用機制,鼓勵發展度假民宿等新型租賃業態,探索共享經濟發展新模式;要科學合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汽車,全面禁止在海南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加快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應用,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財經無忌


海南不會成為下一個深圳,當年國家就是想要把海南打造成第二個深圳,才會把海南全省建特區,但現在海南是什麼情況已不用多說。

海南提出要建設國際旅遊島,因為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靠旅遊吃飯。如果想成為下一個深圳,是不可能離開工業的,但這樣環境遭到了破壞,又如何成為國際旅遊島?所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而且上段時間提出的自由貿易區,讓海南人興奮了一把,但是自由貿易區慢慢就要普及了,未來會有很多自貿區。這就像國家級新區一樣,設立太多之後就不再稀奇。

海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發展工業很難成氣候,而一個地方脫離了工業和製造業,必定會受制於人。而且海南決心要建成國際旅遊島,這又限制了過多的開發,因為沒有了良好的生態環境,這一切都會成為泡沫。

不過國家現在很重視海南,海南的未來潛力還是很大。但本身不具備發展工業和製造業的時候,就不要想著和大陸的城市競爭,畢竟處處都是劣勢。

歡迎關注堅果旅行,獲取更多有趣實用乾貨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