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有三忌,不可不知!

諺雲:禍從口出。

古往今來,因言壞事者比比皆是。

想做個會說好話,少說錯話的有心人,

“三愆”的學問,便不可不知。

《論語•季氏》中,孔子講了這樣一句話:“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所謂“三愆”,也就是與地位較高者談話時最容易犯的三個錯誤。

孔子一生閱歷頗豐,深知與人對話的種種講究。他的總結無論古人今人,總是值得一聽的。

講話有三忌,不可不知!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沒輪到你講話時,你搶著說,這就犯了“躁”的毛病。

孔子一日曾與幾位侍坐的弟子閒談,讓他們談談志向。子路性子急,孔子話音未落,他就洋洋灑灑地講了一大套。可子路萬萬沒想到,他這一通情感流露,卻讓孔子轉身就賞了他一聲冷笑,這熱臉可是大大地貼上了涼屁股。

孔子事後也解釋了冷笑的原因——“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不是說你講得不好,而是你這沉不住氣的勁兒,太不像樣。

講話有三忌,不可不知!

孔子一直強調“敏於行而慎於言”,遇事須機敏麻利,雷厲風行。可講話最忌“搶”,一定要思慮清楚,等時機恰當,再慢條斯理地說出來。

急著發話,本就易失之慎重。即便話本身沒什麼毛病,若說話的時機不成熟,好話也多半成了壞話。試想,即便子路說破大天,師尊話音未落就搶將上來,任誰見了,不會先皺皺眉頭,怪他失禮?

時機未到,急於言語,是為第一愆。

講話有三忌,不可不知!

“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

須說話時,就該大大方方地講清楚。藏著掖著,反倒不好。

齊威王的謀士鄒忌相貌過人。一天,他分別問妻、妾和訪客:“我和美男徐公哪個更帥?”三人不約而同地說他更帥,可後來他一見徐公,當即自愧弗如。

鄒忌思來想去,妻愛他,妾怕她,客人有求於他,當然會向著他說話。他尚且如此,威王身為一國之君,位高權重,想聽真話,自然也就更難。

於是次日,鄒忌便覲見威王,用這個故事婉言勸諫。威王心領神會,廣開言路,齊國大治。鄒忌的名聲也傳至今日而不衰。

講話有三忌,不可不知!

若鄒忌不言,則又如何?一來,他將坐失良機,錯過了眼前的賞賜與信任;二來,久久無人敢勸諫齊王,國勢日下,對他這個權相又有何好處?

員工該說話時不說,領導會怎麼看?要麼,別人說得透了,你無話可說,無能;要麼,上下級彼此疏遠,你或礙於情面,或藏著心眼,不肯跟我說真話,虛偽。於是乎,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反而見疑。

自作聰明,語帶隱瞞,是第二愆。

講話有三忌,不可不知!

“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孔子有訓:“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通達之人,必然具備揣摩他人言語,觀察他人臉色的本事。不注意看情勢說話的人,說好聽些叫做昏聵,講直白點,即睜眼瞎一個。

相傳,一縣官借壽辰之便邀名流赴宴,伺機斂財。一賓客借行酒令的當頭,編詩諷刺:“生得長臂兩條,專把油水來撈。慣於挑肥揀瘦,也愛戳戳搗搗。本性兒貪得無厭,混得個油頭滑腦。若得此君不幹,除非它已吃飽。”

縣官一聽,登時紅臉,場面一下子冷了。此時一舉人插話:“兄臺的謎底可是筷子?”眾賓大笑,尷尬立解。出謎的賓客借題發揮,固然伶俐。可縣官也不傻,抖了這個機靈,早晚引火上身。

講話有三忌,不可不知!

答謎的舉人則是真有智慧。他看準了無人開口的時機,從容應答,既幫著席間一眾度過了尷尬場面,又把畫風轉移給筷子,變相援護了出謎者,可謂諳通察言觀色之術。

懂得察言觀色的人,往往很少為說錯話而吃虧。反之,若對談話氣氛視若罔聞,一味自說自話,輕則說不到點子上,重則說錯了話,遭人怪罪。這就得不償失了。

不察人情,兀自亂語,是第三愆。

講話有三忌,不可不知!

古今言談雖然有別,但說錯了話便要得罪人,這道理從來未變。謹記“三愆”之道,既利於我們在交際中避免失言,亦讓人學會審時度勢,在最恰當的時間點說話,讓小言談獲大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