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16歲坐綠皮火車來到北京,29歲拿到年薪50萬

看到這篇推送的人,有多少人是從家鄉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裡打拼討生活的?又有多少人正在計劃著去到另一座陌生的城市打拼討生活?

原諒我用了“討生活”這樣聽上去比較卑微的字眼,因為有太多人選擇背井離鄉,來到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大城市,並非為了夢想或者某一個明確的目標,只是因為覺得這裡有更多的機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小潘是一個農村男孩,16、7歲時隻身一人揹著行李,坐著綠色火車一路“咣噹咣噹”來到了北京。

排版|小職


节目|16岁坐绿皮火车来到北京,29岁拿到年薪50万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服裝店銷售,幹了幾個月之後覺得不適合自己,之後又做過電話銷售、市場營銷等等雜七雜八的工作。幾年以後,小潘和幾個好朋友開始創業,堅持了三年,最終還是失敗了。

這時候的小潘已經29歲,在北京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一個女兒。他選擇站到《你好,面試官》的舞臺上,尋求一份年薪35萬的工作,而智能AI經過評估之後給他的定價是30萬。

节目|16岁坐绿皮火车来到北京,29岁拿到年薪50万

如果把面試過程比喻成一次較量,那麼小潘並非是一個優秀的比賽選手,在回答面試官的各種問題時,他給出的答案甚至沒能達到平均線,因此導致了11盞滅燈。

但是在整個面試過程中,他表現出來了最珍貴的一種特質:真誠。

就像雷明老師在節目裡說的,也許他的表現並沒有多麼出彩,但他給人的感覺是一個特別肯埋頭苦幹的人。一個年輕人在異鄉拼盡全力去生活,去支撐自己的家庭,這樣的北漂,漂的漂亮。

节目|16岁坐绿皮火车来到北京,29岁拿到年薪50万

11盞滅燈並不可怕,因為最後亮著的那盞,恰好就是他的心儀企業,而企業給他開出的年薪,是50萬。

我更願意相信這50萬不僅僅只是對一個人能力的認可,在北京這樣的城市裡摸爬滾打了13年,站在被聚光燈包圍的舞臺上,沒有展現出一絲職場裡的圓滑、油膩和小機靈,我覺得這是小潘身上最大的閃光點。

一個真誠、踏實、務實的人,配得上50萬年薪。

勤奮第一,聰明第二;結果第一,理由第二。這是他在節目裡對自己的註解,也希望每一個背井離鄉來到一線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