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木措,讓孤獨心有所依!

知道高原的美,卻未曾真正深入懂得這美背後的精髓,直至奔赴納木措。

那一刻,才真正懂得了這與天空最近的地方、最壯闊無邊的風景,是以怎樣的魔力吸引著人們。

在納木措,清冷孤獨的氣息撲面而來,呼喚出我內心那份自然野性的生命力。目睹極致之景的路途並不容易,但此生能有這一次,什麼都值得。

納木措,讓孤獨心有所依!

欲睹非常之景 行非常之路

8年前,我曾在拉薩工作生活了3個月。那是大學畢業後gap year一年裡中途停留的地方。8年後的這個夏天,看到拉薩朋友發的藏地生活照片,我突然被觸動,起身便訂了機票,前往拉薩。

當我在拉薩的大街小巷轉悠,和朋友在餐廳吃飯喝酒聊天,深夜奔馳在環城公路上。這時,我不時會從眼前的現實中出離,在遠處觀望自己所在的地方:這是在拉薩呀!不可思議。

而最不可思議的,卻是在納木措的湖邊目睹的美與孤寂。暴雨之後,高原湖泊上雲幕低垂,雪山連綿,水天相接,有種到了世界盡頭的感覺。清冷,洪荒。只有湖水波浪襲來,烏鴉和沙鷗的鳴叫之聲。

在那超越平凡人世與風景的場所,我才懂得,這與天空最近的地方、最壯闊無邊的風景,是以怎樣的魔力吸引著人們,吸引著我的朋友在此度過漫漫人生。

抵達納木措之前,我從拉薩坐了5個小時的汽車。高原的公路狹窄,最後一段通往納木措的鄉道坑窪起伏,沙塵漫天。在青藏高原上的旅行,常常會呈現出這種模樣:道路艱辛,極度辛苦。或許這就是這個星球的法則,欲睹非常之景,得行非常之路。儘管此前已經兩次進藏,在西藏呆過3個月,我卻從未去過納木措。但它作為這片土地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它的美,始終牽引著我。

第三次進藏,無論如何也要去這裡看看。中午出發,傍晚抵達湖區。旅遊巴士將我們帶往湖邊小旅館。那是我見過的最簡陋的旅館:全部是用鐵皮木頭搭起來的簡易板房,房間裡擺放著三四張單人小床。

納木措,讓孤獨心有所依!

旅館老闆是本地藏族人,請了一位四川師傅做飯。兩個男人,守著這間小旅館,在這裡呆半年。冬天到了,這裡冰天雪地,氣溫冷至零下四五十度,非人類所能居留之地,他們也都離開了。待到來年春暖花開青草嫩綠之時,再次來到這4700米的湖邊,做半年遊客生意。為了在這離天最近的地方看看星空,我選擇在這裡住宿一晚。然而抵達之時雲層深厚,夕陽也只是抓住機會從雲層薄弱之處露了個臉,散發出短暫的璀璨光芒,便隱沒於雲後了。

夜晚降臨之時,星星零散地出現,甚是寂寥。

暴雨之後 世界盡頭的孤寂美麗

深夜,下起了暴雨。那是我一生中經歷過的最大暴雨,讓人心生恐懼。雷聲與閃電,好像就在屋頂,馬上就要落在人身上。腦袋上方的天空,似乎被憤怒的巨人撕開了一個口子,洪水便從這缺口處奔湧而出,衝向地面。睡在板房的單人床上,我聽著這可怕的雨聲、雷聲,心中甚是驚歎:在這離天如此之近的地方,雨竟是這樣下的,太神奇了!不久,雨聲漸小,我也輕淺睡去。

清晨6點半醒來,我立刻起身,穿好衣服,裹著厚厚的棉大衣,向湖邊走去。當湖水與雪山瞬間出現在眼前時,我有些呆了:眼前之景,有種讓人震顫之感。雲絮低垂,蒼穹低矮,與雪山、與湖面相連。一夜暴雨,山巔一夜白頭,厚厚的雪裹著連綿起伏的山,念青唐古拉的氣勢與高遠頓時揮灑迨盡。藍色的湖水盪漾,與藍色的雲層在遠方不分彼此。

四周一片孤寂,只有清晨的風、湖上的鳥發出聲鳴。清冷、岑寂、孤獨,就好像到了世界盡頭的冷酷仙境。原來這本村上春樹小說的書名,果真在現實中有實地對應。在湖邊散步,貪婪地觀看微波起伏的湖水、連綿的雪山、漂亮的雲層、湖面上不時掠過的沙鷗,貪婪地呼吸著清冷乾淨的空氣。高原上的清冷,是我多年來欲罷不能的東西。沙鷗時而在湖面停歇,時而起身飛向空中,在天空中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湖水雪山的背景下優美至極。

納木措,讓孤獨心有所依!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詩人旅夜書懷的詩句,我在此刻有種切身之感。像那在天地間自由飛翔的鳥兒,於世上極美之景間,優雅地起身、遊走、飛翔、停歇。雖孤獨,卻自由。而在這世界之巔的湖邊,你會深深地被美所震撼:孤獨是美的,自由是美的,在美的面前,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沒有想到,為看湖水與星空而來,未曾看到星空,卻看到了暴雨之後極度美麗孤寂的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天地大美 給孤獨以歸宿

回到拉薩已是中午時分,又是5個小時顛簸的車程。途中翻過519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埡口,昨天還有綠草岩石覆蓋的山,今天已是白茫茫一片,晶瑩潔白的雪安靜地飄落山間,無言地覆蓋著山巒。抵達拉薩的住處後,我躺下休息。極度疲憊之後是極度深沉的睡眠,那是我從未有過的睡眠體驗。4個多小時後,終於能從床上爬起來。我端著水杯,走向客廳,坐在沙發上,看著窗外湛藍低矮的天空,大朵大朵的白雲觸手可及。那是朋友在拉薩郊區的房子。2006年,她看到拉薩的照片,被這高原上清澈乾淨、壯闊無邊的風景所吸引,獨自一人進藏,如今已經12年。12年,一個女孩20多歲的青春芳華,都揮灑在這高原之上,並將在此繼續餘生。我們8年前在拉薩相識,彼時在這座城市的單位短暫共事,不過後來我去了東部大城市工作生活。而她,一如繼往地在這裡堅守,在這座城市裡紮下了根。那是我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很長時間以來我都對她感到不可思議。但從納木措回來,坐在沙發上看著窗外天空的一瞬間,我突然感觸到了一些東西。人內心的孤獨與悠遠,比納木措湖邊的天空與雪山還要寬廣。

納木措,讓孤獨心有所依!

在這天地大美面前,活著,便成了一件極其簡單的事情。所以在離去之前的一個夜晚,我們開車行進在布達拉宮前面。不遠處的布達拉宮高高聳立,美麗莊嚴,猶如女王。等待紅綠燈的片刻,我突然對她說:“其實你根本就不在乎在高原上生活久了,是否會影響身體。”

“當然”她開口說,“活著的幾十年,按照自己的意願,盡情地活著,足夠了。

如果說在平原上的繁華都市,人可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世俗與煙火之中,掩藏內心的孤獨感,在熱鬧與喧囂中盡享這人世盛宴。那麼,在這壯美蒼涼的高原之上,人便是以心靈直面這極致的美、極致的孤獨。

就如我在納木措所目睹的,那些極致美,與天空雲朵極近的距離,瞬息萬變的天氣,赤裸接的風雪雷暴,卻又如此地吸引人,讓人眷戀,是這天地大美,讓人的孤獨有了歸宿,有了寄託。

納木措,讓孤獨心有所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