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這些致富小錦囊請收下

致富錦囊大放送!

1 藍莓盆栽也可採摘,一盆最高上千元

四川省都江堰市天馬鎮建華村十三組的周光平,種的是盆栽藍莓,每盆賣價從幾十元至上千元不等。而且,在盆栽藍莓賣出去之前,照樣可以採鮮果出售以及搞採摘體驗等經營項目。

周光平說,當地種藍莓的農民90%都是做的大田種植,他覺得一定要有特色和亮點,所以在四川省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搞起了盆栽藍莓。

為了讓顧客把盆栽藍莓買回家之後放心食用,周光平專門打了兩口機井,用潔淨的井水澆灌藍莓,同時採用人工拔草和生物防控技術。盆栽藍莓所用的土都是越西土、森林松針土,從源頭上解決了土壤的汙染問題。

周光平還解決了藍莓因異花授粉單株不一定開花結果的難題,使每一單株都實現了開花結果,至今已賣出了1000盆左右。

從去年開始,周光平的盆栽藍莓掛果量越來越多,然而數萬盆都要統統賣出去,並非易事。因此,在藍莓成熟季,周光平就採摘鮮果出售,同時招徠遊人體驗採摘,這樣在盆栽藍莓沒賣出去之前,儘量地把鮮果變現,基本就可維持日常管護開支了。

周光平說,藍莓採摘了鮮果以後,會生髮許多新枝,會使樹冠更漂亮、第二年也會結更多的果,一點兒不影響盆栽盆景的價值。

2 黃韭入花盆,每盆高達50塊

能做成盆景的不光只有果樹,蔬菜同樣也可以。在河北省深州市西安莊村,村民將黃韭栽入特製的花盆內,做成獨具特色的黃韭盆景。

村民馬金嶺是最早從事黃韭盆景栽培的,原本6塊錢一斤的黃韭,如今每盆能賣50塊錢。

馬金嶺說,過去他們的黃韭銷到北京、天津、石家莊,雖然大家都說好,可是消費者並不知道這些黃韭是誰生產的、怎麼生產的,說白了,沒有品牌,沒有特色。

但是黃韭盆景一出來,這些問題就都解決了,收入比以前是翻了好幾番。

當地村民選用優質黃韭進行無土栽培,施上生物有機肥後,城裡人買回去,平時只要每隔一天噴澆少量清水就行了,很容易養活。

這些黃韭盆景,造型像蘭花,放在陽臺上養,既可以用來觀賞,又可以吃,一年能割4茬,每次都是新鮮的。

過去一週,這些致富小錦囊請收下

馬金嶺還改變了過去“坐在地頭等買主”的傳統銷售方式,建起自己的黃韭銷售網站,通過上傳黃韭盆景的相關圖片和文字介紹來招攬客戶,網站每天點擊量達到上百次。

在馬金嶺的帶動下,西安莊村越來越多的“新農人”都開始栽培黃韭盆景,並註冊微信、微博賬號,建起了自己的網上微店。種植戶每畝黃韭的收入也由原來的6000多元,增長到了現在的1萬多元。

3 有獎銷售買水果,成本不高,效益不低

家住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的小周,在農貿市場租了一個攤位,專營各類水果。有一天,常客張大嬸來購買蘋果時半開玩笑地說:“現在賣啥都搞有獎銷售,對於我們這些老主顧你就沒有什麼優惠嗎?”

送走張大嬸後,小周的腦海中忽然有了一個念頭——“有獎銷售”。

幾天後小週一改水果攤不標價的慣例,把蘋果、梨、葡萄、橘子等水果分門別類,前面擺放好價格牌,價格與別的攤位基本相同。

他又把一塊“有獎賣水果,獎品任您選”的牌子掛在攤位上方。買水果的金額在10元以上者可以得獎,多買多得,獎品有醋、醬油、鹽等。一時間,小周的攤位前便熱鬧非凡,顧客購買踴躍。

過去一週,這些致富小錦囊請收下

當天收攤後,小週一算賬,進貨成本380元,銷售額為530元,除去顧客品嚐的損耗和獎品成本30元,純利潤120元,這相當於同等規模的其他水果攤兩三天的利潤。

接下來的日子裡,小周又受到超市會員制的啟發,開始模仿著給顧客辦理積分卡,積分越高獎品價值越高。

這一招推出後,更是得到了家庭主婦們的追捧,紛紛登記成為他的會員。就這樣,賣水果這個平淡無奇的小生意,被精明的小周通過巧妙設獎、記積分的經營策略搞得紅紅火火。水果進貨由最初每3~4天跑一趟批發市場改為每2天甚至1天跑一趟,小周成了農貿市場水果賣得最火的一家。

如今,每月小周出售水果、乾果的淨利潤都基本保持在3000元左右。有獎賣水果給小周帶火了生意,帶來了滾滾財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