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多少:如何才能避免借款合同过诉讼时效?(接上期)

法律知多少:如何才能避免借款合同过诉讼时效?(接上期)

看完上期文章 ,相信小伙伴们都能够想到,诉讼时效与时效抗辩权相关联,而时效抗辩权与能否胜诉相关联。如果想要债务人无法获得时效抗辩权,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诉讼时效“不过期”。而让诉讼时效“不过期”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二是让诉讼时效发生中断、中止等等。下面着重说一下诉讼期间的起算、中断以及中止的事由,以及它们的效果。

诉讼期间的起算

债权债务关系适用的是短期的诉讼时效,即诉讼期间为3年。一般情况,如果借款合同约定了还款期限的,那么自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的3年内,你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借款合同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可以通过协商进行确定,自协商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的3年内,你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经过协商也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债权人可以催告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还款,自催告的合理期限届满之日起的3年内,你可以去法院起诉。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

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过要求其还款;债务人同意还款;债权人提起诉讼或者仲裁。这些事由都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即自上述的事由发生之日起重新计算为期3年的诉讼时效。每提一次都会使诉讼时效中断一次,但应在诉讼时效中断的最后一次之日起的3年内提起诉讼。

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

诉讼时效中止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中止的事由发生之日起就停止计算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6个月的诉讼时效。其事由包括:不可抗力;债务人死亡,其继承开始但尚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债权人被债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比如,甲欠乙公司一笔钱,但是甲现在是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实际上甲控制着乙公司);特殊关系(比如,甲乙二人为夫妻,甲欠乙10万,一般来说不离婚不允许分割财产,等甲乙离婚后才可以主张10万元的债权);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