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徐樟塘:小村干出大作爲

初探徐樟塘:小村幹出大作為

樓劍平

早就聽說蘇溪鎮徐樟塘村文化禮堂、美麗鄉村等建設搞得不錯,於是,在周未,約上圈內三五好友前往一探,果然名不虛傳。

徐樟塘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村兩旁分別是蘇溪大道和春風大道,後面是蘇福路,前面村內自建一條道路連接蘇溪大道和春風大道,毗鄰荷葉塘,離蘇溪鎮區也很近。進入村內,只見排排新房整齊劃一,既有別墅,也有排屋,前後間距大,房前屋後綠化點綴,公共空間和綠化面積不小,不由讓人羨慕不已。

據瞭解,徐樟塘村已有600多年曆史,村子不大,本村村民只有200多,外來流動人口卻有800多,七十年代從上西陶村剝離出來時,人口不過19戶87人。該村重文尚武,現有大學生41人,博士2人,碩士2人,副教授1人,從事教師工作的有9人,在職警察4人。義烏首任檢察長丁樟榮(任期1978年6月至1993年4月)就是徐樟塘村人,人們評價曰:位居要職而不傲,名重當世而不驕,退休後,還回村從事耕種,素有“農民”檢察長之稱。還有全國優秀人民警察丁德旺(現任金華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政委)也是村民們引以為豪的。

初探徐樟塘:小村幹出大作為

家家和諧、處處和諧,開啟善治模式

今年是毛澤東主席批示學習“楓橋經驗”55週年,而徐樟塘村注重“兩個文明”建設,推行國學文化,成為“楓橋經驗”在義烏實踐和深化的一個縮影。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徐樟塘村“兩委”班子積極踐行,凡是村裡發生鄰里糾紛或村民與承租人發生糾葛,總在第一時間介入,主動作為,耐心做好疏導工作,均能“化干戈為玉帛”,村民之間、村民與外來人員之間和諧相處。“日子越過越好,人的肚量和氣魄也大了,不會斤斤計較了”,有村民言道“吃虧是福嘛”

義烏民諺“客人是條龍,不來就要窮”。徐樟塘村對外來務工人員一直持包容、歡迎的態度,將他們視為本村村民同等對待,深度融合,村平安服務隊就有3名外來人口成員,包括文化禮堂在內的村公共資源設施,外來流動人員均能免費使用和獲得一定補貼。外來流動人員有困難,村裡幹部盡最大努力幫助解決。正因為氛圍好,村民房子不愁租,家家戶戶每年房租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初探徐樟塘:小村幹出大作為

“外來建設者背井離鄉,出來打工掙錢不容易,我們要把他們當成親戚來對待,能幫的一定盡心盡力”,徐樟塘村黨支部書記丁新平的話既樸實又真摯。

一心為民、久久為功,推動鄉村振興

近年來,徐樟塘村“兩委”班子緊緊圍繞村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積極謀劃、想方設法,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村民的生活不斷改善。

2010年9月,啟動舊村改造,原先高低不平的村莊地貌被平整。2015年年底,四層半排屋21幢共226間,別墅8幢共48間建成,村民陸續喬遷新居。2016年7月,水電設施、排汙管道、道路硬麵等相繼完工。8月,成立村微型消防站,全村安裝監控,全覆蓋無死角。10月,文化禮堂主體工程竣工。2017年,又推行“平安+智慧村居”建設,金華全市出租房屋智能化管理現場會走進徐樟塘……

初探徐樟塘:小村幹出大作為

徐樟塘村8間五層規模的居家養老中心已於去年11月18日開始為村裡老年人服務,並自發募捐10餘萬元為老人免費提供膳食,包括年老無依的“外嫁女”也可享有。值得一提的是,為老人燒菜做飯的村民都是志願服務,不要一分工資。食堂牆上粘貼著的“寬老人心、養老人身、急老人想、感老人恩”十六個字,讓人倍感溫暖。

由於成效矚目,徐樟塘村先後數次被市裡評為鄉風文明村、文化示範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衛生村、文明村等。當前,徐樟塘村正滿懷豪情和信心,朝著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目標闊步前進,徐樟塘村全體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必將與日俱增,成為鄉鄰的標杆。

初探徐樟塘:小村幹出大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