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靖康之恥的直接罪人,但爲何後世對他卻敬仰無比?

靖康之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也是當時漢人心中一件永遠的痛。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皇宮中的各種奇玩異器,書籍古器、府州地圖、宮女妃嬪,總之能帶走的都被洗劫一空。

此人是靖康之恥的直接罪人,但為何後世對他卻敬仰無比?

而曾經高高在上的宋徽宗、宋欽宗父子,更是被金人強行帶走,押上北上的囚車。就在這恥辱時刻,有一個大臣勇敢的站出來,且熱血沸騰的喊道: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當死從。他認為他是大宋的大臣,更是太子的老師,國難面前不能逃避。哪怕當時的金人並沒有為難他,但他仍然義無反顧的站出來,陪同徽、欽二宗及一群皇室俘虜北上,最終慷慨殉難!這位勇敢的大臣就是北宋知樞密院孫傅!

孫傅這個名字也許看似普通,但他在當時所表現出來的愴然一幕,卻被人所銘記,成為了後世長期備受敬仰的忠勇人物。比如南宋文天祥少年時對他就無比的景仰,明之多次橫掃草原的一代名將王越更是因讀書讀到這一場面,而毅然地踏上軍旅之路。

可以說孫傅在當時已成為了世人眼中的勵志模楷,而備受景仰。然而在他耀人的光環下,卻隱藏著另一個身份,卻常常為人所無視,那就是他是北宋滅亡的直接罪人!

此人是靖康之恥的直接罪人,但為何後世對他卻敬仰無比?

作為一名文官,孫傅從入仕之時起就是一個清官廉臣的典範,為官品德極好,知民間疾苦,甚至曾經不惜得罪上級而為民請命,是一個廉潔的出名人物。然而在金兵兇悍南下,宋欽宗臨危登基,滿朝文武慌亂一團時,孫傅卻在朝堂上一番慷慨言辭,使宋欽宗深受鼓舞,於是孫傅被得到了重用,官至兵部尚書,擔當起了保衛大宋的重責。

然而孫傅作為一名文官,政績可以做得很好,但論軍事打仗能力卻是難擔重任。在他的指揮下,宋軍幾次昏招迭出,白白葬送了大宋的抗敵本錢,結果在孫傅的忙活下,終於使金兵成功的抵達汴梁城下。大宋危在旦夕!

但就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孫傅的一個決定,更是使得北宋翻盤再無可能,那就是他想到了一個卻敵的“好辦法”——請神兵。當時京城神棍郭京胡吹自己有神術,能召神兵下凡。本來這是一種民間常見的騙術套路,但勇敢卻嚴重缺乏社會經驗的孫傅,居然信了,而且還說服宰相何慄也跟著信,並向宋欽宗力保。

此人是靖康之恥的直接罪人,但為何後世對他卻敬仰無比?

有著他們兩人的力薦,宋欽宗自然全力支持,於是在與金兵打到關鍵時刻,宋軍卻突然打開城門撤掉城上防務,想要郭京的“神兵”出城殺敵。結果可想而知,面對幾乎毫不設防的汴京城,金兵一舉就拿下了。然後就是,汴京被洗劫一空,徽、欽而宗也當了俘虜,靖康之恥,由此上演。

雖然在這場國恥裡,孫傅留下了他人生中最悲壯的一幕,是個鐵錚錚的漢子。然而孫傅在戰鬥中毫無軍事水準的的表現,卻為何會被推為戰役的總指揮官,而為大宋做出亡國的抉擇,這恐怕才是北宋亡國的更重大教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