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條件送寬帶」談起——一個運營商基層的心酸

起這個題目現在感覺有些不合時宜,但恰好是我看了這則新聞才有了寫這篇網文的想法,還請各位看官多包涵。

前不久看到江西移動無條件免費送寬帶的廣告,同時看了不少地方校園營銷的政策,有些月租已經打到10元以下,含全國通話分鐘+全國流量不限量,一時間我感慨頗多。

一、傳統商業模式的盡頭

記得在BAT之前,在移動互聯網還沒有爆發前,甚至互聯網還只是萌芽的時候,能在運營商工作,無疑是實力的象徵,標準的高收入階層。然而,就是這個躺著賺錢的行業,在經歷了幾代人的共同努(zuo)力(si)下,終於走上沒落,喜大普奔。

事實上,目前全國部分地區三家運營商都出現了收入負增長,負增長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常態化負增長的趨勢。從目前運營商的業務結構來看,傳統業務收入增長仍然是業績增長的核心引擎,然而就是這個運營商的吃飯業務現在卻出現了問題。

三家運營商的核心業務其實是不同的,中國移動偏向手機業務而寬帶則是輔助業務,中國電信偏向寬帶業務而 手機責任輔助業務,中國聯通比較尷尬,早幾年合併網通以後,北方聯通實際以固網為主,南方聯通實際以手機為主。瞭解這個背景以後,就很容易弄懂為什麼中國移動這幾年大規模送寬帶,說白了還是要你捆綁手機號碼,繼續用手機業務;那也就容易理解為什麼中國電信在不限量套餐的跟隨政策上甚至超過了聯通,恨不得手機卡全免費。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移動通過寬帶免費打壓電信,電信通過手機免費反搶移動,聯通作為老三很受傷,當然聯通混改後與互聯網公司合作的2I2C產品一枝獨秀,但隨著通用不限量流量資費進一步走低,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一直以來,運營商的商業模式其實非常單一,無論領導們的PPT有多高大上,說了一萬個營銷概念,最終還是回到兩個業務維度手機和寬帶,在根據你所選擇的套餐給你批價,套餐的本質其實就是資費打折,當然2I套餐相對要複雜一點,但本質是不變的。在這種簡單商業模式下,一方面要滿足國家提速降費要求,另一方面為求業務發展又不得不持續降低資費,於是文章開頭的一幕出現了:9元校園套餐,全國語音1200分鐘+全國流量不限量;江西移動無條件送寬帶。

有人也許會問,都競爭到這種地步了,為什麼運營商還在降價、免費送、打折哪怕不賺錢也要業務上規模?答案簡單粗暴:這是運營商唯一的商業模式,運營商只會幹這個!你沒看錯,這就是答案,為什麼上級領導想出各種變態的考核辦法,扣錢、罰款、做檢討、寫日報、寫週報、寫月報、開經分,其實這些事兒總結起來只能有兩種意思:為什麼沒上量?為什麼上量了?盈利模式的單一,導致了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上通信產品的本質就自帶壟斷屬性(排他),所以在這個人聯網飽和的後4G時代,運營商開始進入新常態,負增長時代。

二、敢問路在何方

實際上,運營商裡也不乏大神思考過或者正在思考運營商如何轉型,但轉型說著簡單,做著難,加上央企背景,運營商轉型可謂難上加難。我相信很多人說運營商現在也開始向技術轉型了,但實質上運營商更多的還是在做技術的整合者而不是創新者。運營商的很多軟件開發實質都是外包給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的軟件公司,而運營商就是做貼牌而已。

運營商向互聯網公司或者技術型公司轉型的最大阻力主要是體制層面的問題,一流的軟件人才不會到運營商裡,至少近幾年不會。運營商本身官僚化的管理也無法給創新型人才一容身之所,他們強調管理,強調領導的權威,滿腦子都是工業時代的管理思維,無論他們怎麼包裝自己,他們中的很多人從來不曾真正理解什麼是互聯網思維。更可怕的是小白兔現象,不少小白兔現在已經身居高位,你指望這樣的人能對企業有多少幫助?或者你指望這樣的人能成為那種互聯網行業裡的大咖帶領手下穿越非連續?答案是,不太現實。所以小白兔,尤其是小白兔領導也會把一流人才逼走,在加上他們的小白兔手下,牛人會走的更快,當然也許牛人壓根就不考慮運營商,而這對於運營商轉型是致命的。因此,運營商的轉型在我看來,必須靠資本層面的操作,合併、收購才能完成,指望自建隊伍,從頭開始,難度很大。前段時間聯通和阿里已經成立了子公司,重點攻堅智慧政務和智慧城市項目,這算是開了一個好頭吧。

三、點線面體悲摧苦逼的運營商基層

這個題目其實引子得到梁寧產品思維三十講的一課。其實毋庸置疑,通信產品是人類進入數字文明後最為重要的環節,可以說是數字文明的基石,我相信這個行業會好,5G甚至是未來的新一代通信技術遲早會讓這個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然而,行業會好不等於公司會好,公司會好不等於個人會好,現在的每一個運營商基層人都面臨人生的選擇,我們不是在選擇去或留,而是選擇10年後以一種怎樣的方式繼續生存。

梁寧的課裡說一個人無論多麼勤奮的努力,也就是一個點的努力,而如果這個點所附著的線依附在一個下降的面上,而這個下降的面由在一個下沉的體上,那這個一生的勞動只能換來一個勤奮的點的一生。初次聽到這樣犀利的解讀,讓我非常震撼,其實人生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選對方向,在全力以赴,在一個上升的面上,找一個可以依附的體,在那個體上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線,做一個享受時代紅利的點。

我想說運營商基層裡沒有不努力的人,孫子兵法中說“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而放眼望去,運營商裡從上到下更多的是責於人,一個點無論你怎麼壓榨,他也就是一個點的價值,他無法逆趨勢而上,應該是想辦法帶著他們從高地向下衝,帶著勢能衝鋒,所謂求之於勢,但運營商裡由這種能力的人實在不多。

四、去庫存請先從運營商下手吧

國家這些年來轟轟烈烈的搞去庫存,消耗過剩產能,能不能考慮一下通信行業。9元不限量、寬帶免費送,各種營銷成本難道就是為了玩這個三家運營商的零和博弈遊戲嗎?每年三大運營商的營銷費用有多少?這些錢就是為了不斷的搞校園促銷,不斷的送寬帶,送網卡,不斷的降價你死我活嗎?往小裡說,這些前投入到網絡建設或者客戶服務上,能夠讓多少人覺得這個世界美好了那麼一點?往大里說,這些錢投資到那些不發達地區,為那裡人帶去3G/4G甚至5G網絡,帶著中興、華為、小米這樣的產業鏈公司出海捕魚賺外匯難道不比在國內虛耗強嗎?

一個人35歲讓他改行,我認為是給他第二次機會,一個人45歲讓他改行,他如何融入新的行業?給運營商基層一點點希望吧,我卑微的懇求工信部、懇求國資委,請你們重視運營商基層員工,他們也是人,他們的付出不亞於任何人,如果以後要淘汰他們,能不能早點淘汰,在他們還有能力改行的時候。

最後,運營商基層的同伴們,無論你身在何方,向你道一句:辛苦了。無論你今後如何打算,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相信自己,努力奮鬥,永遠奮進,永遠前進,成功就在不遠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