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德國農民的生活,未來20年,中國是否將進入「農場主」時代?

看完德國農民的生活,未來20年,中國是否將進入“農場主”時代?

在中國,由於農民與城市居民在教育,養老,醫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傳統理念認為,要想過上更好的生活,考大學便成為農村孩子的最佳選擇,無法考上大學的只好進城當“農民工”。

由於農業專業就業前景不盡人意,很多考上大學的學生,基本也大都不選擇農業專業,使得這一專業成為最大冷門。城市人就更不必考慮,很少人會選擇回農村,也很少人願意當農民。

看完德國農民的生活,未來20年,中國是否將進入“農場主”時代?

然而,德國的情況完全相反:農民是德國最搶手的職業,也是社會中最富的人群之一。農業是就業率最高的專業,只要能畢業就幾乎不會有失業的問題,到農村生活是很多人的夢想,很多人擠破頭想當農民。

那麼,德國農民有什麼魅力呢?

德國的農村很便利,德國農村,沒有任何城鄉差別,所有的農村都具有完備的基礎設施,生活、交通、通訊等都非常方便。

德國農業先進,完全實現機械化,德國農業很先進,有先進的農機,從播種到收穫,已經完全實現了機械化,農業從業人員約佔總勞動力的4%,農戶不足60萬戶,平均每個勞動力養活124人,80%以上的農產品能夠自給。

看完德國農民的生活,未來20年,中國是否將進入“農場主”時代?

德國農民很富裕,德國的農業發展以中小家庭農場為主,90%農戶經營飼養業及普通種植業,10%農戶是種植葡萄、啤酒花、水果、蔬菜及菸草的專業戶;畜牧業是德國大多數家庭農場重要的收入來源,每戶農民年人均收入約合人民幣31.5萬元。

德國農民有完善的社會保險及養老保障制度,政府對農業專業學生有很多優惠政策,比如,得到低息政府貸款買地或租地來建立自己的農場和農業企業,在創辦農場的第一年,可以得到政府的資金補貼和隨後幾年的減免稅收待遇;還有完善的保險制度,醫療、退休、工傷等保險覆蓋到每個農民。

看完德國農民的生活,未來20年,中國是否將進入“農場主”時代?

看到這裡,農民朋友們是不是很羨慕德國農民呢?在小編看來,我們不必過於崇拜和羨慕,我國的經濟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國家振興鄉村計劃正在穩步進行。我國農業正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很顯然這些年我們的小農種植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大規模土地流轉,土地承包正在醞釀著“農場主形式”的規模化種植。

此外,“美麗鄉村計劃”,農村養老以及農業補貼政策的大力實施,都體現出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和大力縮短城鄉發展差距的努力和決心。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期,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我國農民也將成為“自信、富有、悠閒”的代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