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亭地名傳說:大清河(附:原長蘆大清河鹽場風光攝影三片)

來源:《樂亭地名傳說》/樂亭故鄉人網站(www.guxiangren.com)

主編:石煥玲、鄧樹民

編輯:李永波、謝立勇、常麗華、石學佳

題圖攝影:老貧農

樂亭地名傳說:大清河(附:原長蘆大清河鹽場風光攝影三片)

大清河日出。攝影:楓葉映雪

樂亭地名傳說:大清河(附:原長蘆大清河鹽場風光攝影三片)

大清河出鹽作業。攝影:生活秀

樂亭地名傳說:大清河(附:原長蘆大清河鹽場風光攝影三片)

大清河在縣城西南七十華里左右的地方,這裡有一個村莊叫大清河村,有一個鹽場叫長蘆大清河鹽場。無論是村莊還是鹽場都冠以大清河的名字,這個大清河本來是一條普通的河流,與其他的河流沒有什麼兩樣,可是大清河卻有著一個民間流傳的小故事。

在古代,大清河不是一條清河而是一條渾河,河水全是摻雜著泥沙的黃水,由於河水太渾濁,水生動物少的可憐,只有那些青蛙、癩蛤蟆在水邊跳來跳去,偶爾看到土黃色的水蛇在黃水中扭動著身軀,尋找著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

河中的河水為什麼那樣渾濁?原來這條河中有一個大烏龜,它已經有千年的道行了,有了道行就有了靈性,它知道怎樣佔據這條河流又不被發現。它為了保護自己,必須隱匿身形,不然就會被漁獵者送到飯桌酒館,成為他人的腹中之餐。為了更好地隱藏自己,它每天就用四個爪子攪動河底的泥土,被攪動起來的泥沙漂浮到了水中,使大清河的水變的渾濁了,而渾濁的河水就象一個龐大的幕罩,把烏龜緊緊地裹在了中間,免除了外來的危險侵害,使自己悠然自得的在這裡安靜生活。

大清河的水最終都流向大海,在大清河的入海口,渾濁的河水與海水混合在一起,使入海口的海水也變的渾濁了,它與深海的海水相比涇渭分明截然不同,一個是碧綠清澈,一個是昏黃渾濁。由於這裡的海水渾濁,就連那些過去常到海邊遊玩的小魚小蝦也不再光顧這個地方了。

有一次,東海龍王敖廣到天上的靈霄寶殿向玉皇大帝奏本後回宮的路上,發現那裡情況異常,心想,四海皆清,唯大清河獨濁,是何道理?回到水晶宮後就派蝦兵蟹將前去打探,這些蝦兵蟹將去的急、回得快,它們把探聽到的情況如實稟告了東海龍王。龍王聽後想,看來這個老烏龜是一個得道的仙體,修煉成仙實屬不易,況且這個老烏龜能這樣做也是老謀深算、胸藏韜略。它在那裡閒暇無事,久而久之很有可能節外生枝,於其這樣還不如把它請到龍宮,封它個丞相,讓它來協助我管理大海得了 。想到這裡,龍王就拿起御筆、飽蘸香墨擬訂了聖旨,派蝦將前往大清河宣招烏龜速到龍宮就職。

烏龜接到龍王的聖旨以後,就隨著蝦將慢慢悠悠的向大海游去。它一邊遊一邊想,要不是想當年唐僧忘記向如來佛祖問我的壽命,我能有千年之壽嗎?要不是有千年之壽能得道成仙嗎?要不是得道成仙能到龍宮當丞相嗎?要不是當丞相能住在水晶龍宮嗎?它越想越高興,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水晶宮。它來到龍宮後,龍王看它憨態可鞠、忠誠沉穩的樣子,就真的封它做了丞相。做了丞相後,協助龍王把龍宮治理得井井有條,把大海管理得更加興旺,一直到現在這個烏龜還在龍宮裡做丞相呢。

這個大烏龜離開了大清河以後,大清河的水越來越清了,比其他河裡的水還要清亮得多,於是人們就把這條由渾變清的河稱為大清河,大清河這個名稱一直沿用到現在。這裡的村莊因為有大清河而稱大清河村,這裡的鹽場也因為有大清河而稱大清河鹽場。不過現在如果再去尋找古時候大清河的容顏,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