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人常打趣说,去哪最实在还是11路,这里的11路说的是双腿,但对于东郊人而言,真正的11路的确是最实在的一条公交线路。它从东到南,途径三四厂到康复路再到南门,几乎承包了纺织城人的日常出行,早上四厂吃个早饭,中午康复路看看衣服、杂货,晚上南门就算是进了个城,这曾经是多少东郊人小时候的梦想。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自1953年2月开通至今,东郊人对它就感情深厚,当时的11路还叫“东郊线”,由东五路至灞桥,那时候它是纯粹的东郊公交。直到2007年它的终点才延伸至南门,而之后的小变动却伤了五厂的心,2014年它的起点从五厂变成了林河春天,不过这不影响大家乘车的热情,从五厂走到四厂去坐车的孩子,内心都对它有着去不掉的感情吧。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四厂、三厂

14年以前其实还应该加上五厂,纺织城的鼎盛时期这里被叫做“小香港”,曾是中国西北的纺织工业重镇,繁荣一时。

上世纪80年代,纺织行业堪称陕西省出口创汇的第一大行业,纺织城在西安经济份额中力拔头筹。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纺织行业逐步进入了萧条时期,纺织城的几个大型纺织企业纷纷陷入困境,当地印染等相关行业的大小企业也都不景气,整个纺织城开始衰落。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不过繁华过后,愈显安静。如今的纺织城,在破旧的厂房、沉寂的街道和棚户区之间,人们过着简单的慢生活,生活也不那么复杂,政府对老城区的改造也在不断进行中,2017年底,纺织记忆·灞桥铁路主题公园预计建成开放,这个公园就是以废弃的纺织城铁路为主线路。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半 坡

身为东郊人,小时候去的第一个博物馆大概就是半坡博物馆,它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第一个完整的人面鱼纹盆就是在这里发现的,也许你来过而且觉得很没劲,但它的价值远高于你看到的一切,而且它的票价也是良心,旺季也只需要35元即可。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半坡除了博物馆,还有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有“西安798”之称的半坡艺术园区就在这里,它是以前的旧厂房改造的,现在还到处可见以前人的生活痕迹,如今红墙青瓦下有着一群年轻人,他们像父辈一样敢于创新,只是当下的潮流与彼时不同,但这样敢于创造的心一直没变。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轻工市场

说起轻工,许多人的记忆就被勾起来了。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逢年过节到轻工采购,作为西北偏大的轻工批发市场,它的种类之齐全是难以想象的,基本上只要你想要,在这里都能找到,平时的日常用品、各种杂物、服装,这里应有尽有。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如今轻工经过几次翻修,已成为一座以批发零售为主的现代化、高档次的大型服装内衣市场,是西安市重点保护项目之一。而它对面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则承担起了日常琐碎杂物这一块,倒是分工很明确。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康复路

说到康复路,很多人对它印象很差,环境脏、乱、差,商户都挤在一条街上,货物堆得比门都高,各种安全隐患,但这里还是很多人的儿时记忆,小时候逢年过节,来康复路买新衣服,给家里添置东西,这个环节甚至比年夜饭还重要。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改造前)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改造后)

康复路之所以能成为很多人的记忆,离不开它久远的历史,虽然比不得古城的韵味,但至今33年的时间,换成新兴的任何一个商场,大概都是比不过的,如今的康复路不再是一条街,而是一个大商圈,仅从朝阳门到东二环之间,就建成了包括白马服饰广场、华东服装城、丹尼尔商城、西北商贸中心等28家批发市场。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五 路 口

五路口现在被更多人提起,是因为它是西安地铁1号线的一个车站。但在学生时代,五路口就意味着西安最大的书店“图书大厦”,(现在应该已经不是最大的了)那时候什么书找不到的话,大家就会组团去五路口,而且还要记住盘道从那个口出,谨慎的样子现在想起来还想偷笑。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如今的五路口是火车站与朝阳门之间的枢纽,车站标识也是如此,两者都印在标识上,朝阳门是西安的东城墙最北的门,开辟于建国后。因为这座城门朝着太阳,是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朝阳门。城门内为东五路,门外为长乐路。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五路口另一边的火车站也是个怀旧的地方,它是城墙根底下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西安站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可以直达中国大陆的每一个省级行政区的省会城市和重要的地级市的车站,截止2016年末,它的客流吞吐量位居西部地区第二位,所以目前重建翻修计划已经开始落实,目测新的西安火车站会更大气。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革命公园

西安革命公园创建于1929年,是为纪念北伐战争前夕,陕西国民军坚守西安死难的军民而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东段北侧。园内主要有革命亭、忠烈祠、东烈祠、西烈祠、东西大冢,以及1997年兴建的杨虎城将军铜像、2005年矗立的刘志丹同志汉白玉石像等革命纪念建筑。1983年革命亭被列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不过现在的革命公园还有另一个身份,每周三和周天,西安的大叔阿姨,大爷大妈,便不约而同的共赴革命公园,去参加相亲角约定俗成的相亲大会,不过这场相亲大会是给他们的孩子准备的,所以不论你在外是多么叱咤风云的样子,在革命公园里就只是一个小册子,这种独特的现象现在也算是道风景线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北 大 街

北大街位于西安市市中心,北起城墙北门南至到钟楼。介于新城区与莲湖区之间。北大街以西属于莲湖区,以东属于新城区。对于游客而言,北大街是个常被忽略的地方,因为多年的发展建设,如今它已经没有了旧时的样貌,如今你看着它没有什么特色,但西安最老资历的电影院就在这里——和平电影院,这是多少70、80年代人的回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而西安的变化之大,拿十几年前的北大街,和今日的北大街对比最为直接,1995年的北大街街道狭窄,两旁的建筑物多为低矮的楼房,改造后,北大街旧貌换新颜,街道两旁商场林立、道路宽阔,如今的北大街也更多了些商业化。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改造中的北大街)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如今的北大街)

南 门

我们俗称的南门其实就是永宁门,是西安明城墙的正南门,也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也是西安城墙各门中,复建得最完整最漂亮的一座,如今的永宁门为环岛交通,门外有南门广场,门内为南大街,门外接南关正街。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如今的南门已经形成了一个商圈,一出城墙就能看到王府井、南门金花,这两个在西安算是较大的高端商场,原来的烂尾楼如今已经完全看不到了,而且城墙外还不断在规划,目前已经的成果也足以证明改造的成功。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它是西安最孤独的一趟公交车,却承载着东郊人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从东到南,11路走过的路线,恰好是西安发展的轨迹,纺织城从繁华一时到衰败,南门从烂尾楼到如今的鼎盛,时代的车轮从不停歇,脚下的历史也不会回头,只有我们始终还记得过去的岁月,我们还记得也就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